当前位置:家谱馆 > 金姓网 > 金氏新闻 金氏新闻

贵州盘县金氏寻同宗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金姓展区
贵州盘县金氏寻同宗

     我系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杨松金氏。常听老人讲,我们这个金氏家族来源于南京,说是来自“南京猪市巷”,大概是在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之后从南京迁徙到了贵州盘县的。之后,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盘县杨松金家家族,后又分为杨松金胡家和杨松金马家两个宗支。因我杨松家族现正在撰写家谱,故此想寻找族系来源,希望南京或者全国各地的金氏家族能为此给与帮助。  

     从南京来之后,仍然沿袭老家的辈字,但当时只剩下五辈的辈份,即:“玉章斗表环”。后来这边又续写了家谱辈份,以下就是现如今我杨松金马氏字辈——

声尚科其殿  

世润榜开先  

明良克继作  

德大朝毕元

     目前,家族中大多数人为“明”字辈或“良”字辈,最高辈分为“榜”字辈。  

     青海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青海汉族是从“南京竹子巷”迁来的。故事的大致情节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某个正月十五日,“南京竹子巷”的民众在演出社火时捆扎了一个大脚马猴,有位大臣认为隐射、侮辱了当朝马皇后(当时的女人以小脚为美,而马皇后脚大出名),告之皇帝。朱元璋龙颜大怒,便将这些老百姓都发配到了西部地区。  

故事有多个版本,在青海民间至少流传了几百年。“竹子巷”是音译,有关的史料和民间家谱中有苎丝巷、珠玑巷、主司巷、珠市巷、朱子巷、珠子巷、竹丝巷、诸市巷、猪市巷等多个异名。  

     对于这个传说,地方学者和老百姓中形成了四种主要观点:一是文化符号说。认为传说只是一个符号。这种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了青海汉族的祖源,认为来自江南的汉族只是明代移民中的极少部分,而传说中的事件又不见于《明史》等正史,说明是当时的文人为团结汉民族而创造的一个符号。二是机构说。认为“竹子巷”是明朝的一个官方移民机构,凡是通过这个机构办理手续的人们就以机构借指来源地。三是驿站说。认为“竹子巷”是明朝移民集散的“驿站”,人们以“驿站”名借指来源地。四是信史说,确信传说中的地点和事件是真实的。上述观点中,信史说影响最大,流传范围也最广。机构说和驿站说是部分学者的假说。文化符号说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但需要补充一些有力的新材料,来解读符号化的背景及演化过程。  

     民间传说的社会影响力非常强大,因此不断有人到南京寻找“自己”的祖籍地。2005年4月11日至21日,青海日报社主办的《西海都市报》以“寻访娘家”为专栏,每日专版讨论青海汉族的祖源问题,两名记者还专程到南京市寻访传说中的故地,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据说报社每天都要接到上百个与此有关的电话,“有西宁、平安、湟中、大通、民和、乐都、湟源(等县市)的读者”,有的提供线索,有的提供族谱来作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次引人注目的寻访最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这样的寻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多次,其中还有政府行为,据说有人还找到过竹子巷,本人也感到非常骄傲。笔者作为传说中的“南京竹子巷”人的后裔,非常关注这次讨论。本文拟结合文本资料和民俗资料,对这个传说作一梳理考察,以求教于方家,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以上的为网络上找到的猪市巷的资料,不一定名词是我所说的。望各地金氏如果有如我上文所说的“玉章斗表环”字辈的与我联系。

贵州盘县金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