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姓江西文化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赖姓展区
江西宁都县客家联谊会致力于客家历史和文化研究,编撰出版客家研究专著《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一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受县客联会委托,兹将该专著成书由来的基本情况记述下来,作为本书的跋录后。
一、宁都研究客家文化,注重讲究科学方法
1、赣南是客家摇篮,宁都堪称早期客家摇篮。由于我县四套班子领导重视支持,及其求真务实抓发展的精神,促进宁都客联工作和客研事业实现新的飞跃。2000年由宁都县原县长、宁都县客家联谊会名誉会长赖启华主编的《早期客家摇篮——宁都》一书的编撰出版,是我县热心客研的人士,多年来综合性研究宁都客家历史与文化的成果,此书的面世,开始确立了宁都在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中最早聚居地之一的地位,扩大了宁都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宁都的知名度,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国际上著名的汉学家、客家研究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法国远东学院院士、法国高等实验学院博士生导师劳格文先生亲笔题词,赞日:“宁都早期客家摇篮名不虚传"。可见这本客家研究专著的发行宣传,为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让世人了解宁都,宁都走向世界,奠定了综合性资料依据的基础,对宣传宁都、发展宁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宁都研究客家文化,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到启示:重点是抓住“早”字,突出围绕130多个客家姓氏的源和根做文章。宁都邱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县客家研究会和联谊会依据唐开元年间邱氏客家始祖在宁都灵村开基的史实,做了大量的文物资料调研整理和舆论宣传工作,吸引了不少海内外人士来宁都寻根问祖,捐资助学,修缮祠宇,保护文物,为宁都做了许多好事、实事;还有,宁都又是客家赖氏的发祥地,1 997年,四川达川地区原专员赖宜生来宁都寻根问祖,特意资助宁都三中30万元兴建“光彩楼”。这是客家人发扬中华民族尊祖爱国、兴学重教优良传统精神的具体体现。
3、宁都研究客家文化,重视对宁都客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能着重解决有关客家著性源流历史、迁徙轨迹的研究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方能为进一步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提供翔实的专题资料依据,达到真正提高吸引力的目的。如2001年县政协和县客联会联合编撰出版的客研专著《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一书,集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加大宁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当时,不但98岁高龄的孙毅老将军欣然为该书亲笔题词和题写书名,而且得到了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黄石华博士和国际客家学会会长郑赤琰教授等资深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郑教授题词说:“《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的出版,是国际客家研究又一成果。”2002年6月,北京大学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北大历史系郭华榕教授,在湖南炎陵举办的“客家与炎陵"客家文化国际论坛上,提出了“对客家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应从综合性的泛泛研究转入深化对一个个客家姓氏发展源流、迁徙轨迹进行专题研究”的学术研究观点,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推进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必然趋势。我县客联会的工作思路与这一精神相吻合,不但把编撰本书纳入2002年的工作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组织了工作班子,展开了实际工作。
开始,本书起名为《赣南客家第一姓》。经邱常松先生收集、考证赣闽粤客家大本营主要纯客县的相关地方志、客研专著论文、谱牒资料,发现客家民系中最早的客姓首推宁都赖氏。故邱先生首先明确提出:“宁都赖氏为客家第一姓”的学术观点,并得到出席赣州市“赣台客家文化研讨会”诸多专家学者们的肯定和认可。经宁都县客联会认真研究,予以认同,遂委托邱先生执笔撰写编撰方案,付诸实施。
二、宁都赖氏被冠以“客家第一姓”的科学依据
据考证确认:赖忠诚是最早迁入宁都的客家先民。他是三国时代人,蜀汉间官任都尉太常卿,于三国末西晋初,因战乱隐名避世,从河南临颍迁宁都桴源定居,成为客家赖氏始祖,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裔孙繁衍赣闽粤,播迁海内外,人口已逾百万,遂成客家著姓。《早期客家摇篮——宁都》一书说“赖氏是宁都有文字可查的最早南迁中原汉民”,宁都赖氏堪称早期客家摇篮中的一颗明珠,其迁徙历史和发展源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不但劳格文、黄石华、郑赤琰、郭华榕、刘劲峰等著名的专家学者有题词和序文肯定,而且得到了2002年11月中旬在赣州召开的赣(州)台(湾)客家文化研讨会与会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学术界冠以宁都赖氏为“客家第一姓”的主要依据是:
1、田野调查,墓葬尚存。经宁都县博物馆调查,客家赖氏始祖赖忠诚墓,今尚存于宁都肖田乡美佳山村热水梅江之源。清道光乙巳公元1 845年赖拱辰先生作的《桴源即景感旧二律》中提到“热水尚存三国墓”,实物、文字证实,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
2、查阅谱牒,彰彰可考。经本书主编邱常松先生和副主编赖观扬、赖华先生等客研人员查阅赖氏谱牒,据《宁都桴源赖氏族谱》载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赖溶清先生撰“重修忠诚祖墓记",记载了赖忠诚墓旧碑之墓志铭一段文字日:“公生于后汉建兴十四年丙辰八月十二日戌时,自活州丰宁县平宁里徙揭阳之桴源,殁于永熙戊午二月十八日,葬三都热水,火龙吐珠形,丑山未兼癸丁三分。”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前的古墓旧碑记载之墓志铭的文字,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足以证明赖忠诚是最早进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是宁都桴源赖氏的开基祖,宁都赖氏谱牒一致尊称赖忠诚为客家赖氏的“始祖”、“实宗”。
3、志谱印证,史实吻合。关于赖忠诚直下第七代裔孙赖仲方,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开发宁都县城奠基雪竹坪(即今梅江镇)号“筑室翁”的史实,对照《宁都直隶州志》、《宁都县志》和《江西省宁都县地名志》所载,印证吻合。赖仲方于东晋末为追随赖忠诚先祖的芳迹,复迁宁都桴源,后于刘宋元嘉年间,迁雪竹坪筑室而居,经百余年几代人开发,传至孙辈赖宣著七兄弟,已“人烟日繁,俨然胜地”,初具城镇规模,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定为虔化(即今宁都)县治,从那时开始,宁都古城延续至今,一直都是县府或州署所在地,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开拓奠基宁都县城第一人赖仲方墓今尚存县城南郊梅江之畔,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客家赖氏经千数百年的繁衍发展,后裔不但向闽粤等地迁徙,遍播江南各省,而且远徙港澳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美国等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已逾百万。故史书有称“赖氏望出颍川、南康”,然而南康郡(即赣南古郡名,相当于今赣州市)之赖氏皆出自宁都。所以说,宁都是赖氏由颍川发展的大流,是百万客家赖氏的发祥地,客家赖氏的源和根在宁都。
4、研究客家赖氏始祖赖忠诚的生辰、忌年以及客家赖氏迁徙发展源流历史,有趣地发现几件大事年谱,其轨迹是有历史规律的,这可能是历史巧遇的安排:①赖忠诚生辰为后汉建兴十四年,即是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其生年正好是阳都(今宁都)建县之年。三国末西晋初,正当赖忠诚而立至不惑之年,处于战乱年代,为避战乱,他隐名避世,从中原来到宁都桴源定居,成为客家赖氏始祖,与宁都这块土地是有缘份的。②宁都桴源赖忠诚逝于西晋永熙戊午年,即元康八年,公元298年,赖忠诚百年后,至东晋隆安二年,即公元398年,晋安帝特赐赖忠诚后裔在浙江的居地——松阳为郡,并御笔亲书“松阳郡”三字,始有“松阳赖氏”之称,正好一百年。即是说,宁都桴源赖氏早于浙江松阳赖氏一百多年,也就是说,“松阳赖氏"源于“桴源赖氏”。③由赖忠诚的七世裔孙“筑室翁”赖仲方亲手开发的雪竹坪(今梅江镇)“人盛地胜”,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定为虔化(即今宁都)县治,正好赖忠诚逝世三百周年,从那时起,宁都县城城址一直未变,延续至今,千年古城发展到今天,已旧貌换新颜。
三、《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的编撰出版,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1、《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是一部系统介绍客家赖氏源流播迁历史和专门论述佐证客家第一姓首推宁都赖氏的客研专著,且融史料性、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客家文化资料书籍。如果《早期客家摇篮——宁都》是宁都客研“母书”,《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是宁都客研第一部“子书”的话,那么《早期南迁汉民·客家第一姓——宁都赖氏》就是宁都客研第二部“子书”。多部“书”的面世,将多方位、多角度佐证宁都为早期客家摇篮,的确名不虚传。
2、该书从研究客家赖氏的形成、发展、播迁的历史,可以深入探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可以用确凿的证据、生动的事例,让世人了解宁都客家先民为客家大本营的壮大和客家民系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让世人认识宁都,让宁都走向世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来宁都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开展联谊活动,扩大招商引资渠道,提供可靠的历史资料依据;对加强对外往来,沟通联系,增进友情,敦亲睦族,发展宁都经济、文化,将产生促进作用。
3、该书的出版发行,既有作资料存史的价值,又是宣传宁都客家历史与文化的极好形式,对教育后人,激励宁都人民“尊祖爱国,勤劳诚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振兴客家经济,再展宁都雄风,具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4、该书以宁都县客家联谊会的名义编撰出版,不但得到了县四套班子领导的关怀,而且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海内外的资料和经费支援。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著名的客研专家、资深学者劳格文、黄石华、郑赤琰、郭华榕、刘劲峰等先生亲笔题词或作序,为本书增添了光彩;衷心感谢香港赖庆荣、赖锡仕先生和台湾赖源顺、赖昭男、赖松森、赖贵三先生等有识之士提供珍贵资料(包括题词)和足额的经费支援,为本书顺利编撰出版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还要一并诚挚感谢海内外如赖仁宏、赖宜生、赖联明、赖春宝、赖晓清等热心人士,包括为本书捐助了经费或提供了资料或付出了辛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援助和支持。在这里,应该提及的一点,这本书在编撰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最终付梓出版,这是县客联会宁永红会长精心指导;本书编委会同仁真诚合作;客联会及编纂工作有关人员紧密配合,辛勤劳动;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积极参与和热心支持,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本书主编邱常松,副主编赖观扬、赖华先生按“编纂方案"所定任务,不辞劳苦,悉心广搜博览,积极收集相关资料,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书稿撰写,经过数易其稿,而后由赖国芳顾问、邱常松主编进行统稿总纂,并由宁永红顾问审定后付印,终于完成任务,成书面世,来之不易。凡为本专著成书作出贡献者,历史将会铭记,特此鸣谢!但水平条件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见谅赐教。
赖国芳
二OO三年一月八日于宁都
※赖国芳:江西宁都县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本书顾问,主编出版有《孙中山客家始祖在宁都》等客研专著。曾历任中共宁都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农工部部长,宁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宁都县政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业绩载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英才大典》等辞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