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赖姓网 > 赖氏郡望 赖氏郡望

赖-秘书遗后家声远,好古传芳世泽长(1)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赖姓展区
中华赖氏,起源于古赖国,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武王有弟叔颖被封于赖国,佢为楚灵王

所灭,其后以国名为氏。中国大陆赖姓人口排名第98位,台湾赖姓人口排名第19位。

     一、赖姓渊源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所载,建于武王十三年(前1122年)。

商末年间,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武王命弟叔颖率众诸侯起兵伐纣,功成后退居河南省赖地。

武王念其功勋,赐为子爵,并封叔颖所居地为赖国。史称赖子国。后赖国被楚国所灭,迁于鄢,赖

国子民饱受磨难,历劫不灭,心怀故国,自强不息,遂以国为姓,木本水源,尊叔颖王为太始祖,

此为赖姓之起源。史称赖姓正宗。

    2、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为氏。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所载,

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历通,又音赖,故烈

山氏、历山氏、赖山氏皆同。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东迁,于商代在河南历

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

    3、源自少数名族有赖姓:如,阿昌族赖姓源于阿昌语“喇来”,因其尾音于汉语“赖”字谐音,

故姓赖。另外满、台湾土著、蒙古等少数名族均有赖姓。

    二、得姓始祖

叔颖,是轩辕黄帝廿九世玄孙,文王之第十三子,周武王之弟。据史料所载,武王令叔颖率兵与诸

侯讨伐无道之纣王,功成退居河南省赖地。周朝为黄帝姬姓后裔姬发所建,为加强其统治,武王大

封同姓诸侯。前841年,武王封弟叔颖于赖国。鲁昭公四年(前538年),赖被楚灵王所灭,其后子

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赖姓。故叔颖则被尊为赖姓始祖。

    三、迁徒

    周封赖国今在河南省息县包信镇。流传于世的各地赖氏族谱以及众多的史料和大量出土文物所

证实。也是众多史学家、方志学家、考古学家经过对包信镇的现场考察和学习论证取得的共识。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汝南郡,“褒信侯国,有赖亭,故国”。宋朝人郑樵所撰《通志•氏族略

》、元代史学家马端临著的《文献通考》、明朝人陈士元的《万姓总谱》、清代顾栋高编的《春秋

大事表》、清顺治《息县志》以及存于息县褒信镇东岳庙的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东岳庙碑》记载:

“包信镇,古春秋赖国地也。汉为褒信县……”。又从清咸丰年间桂文灿编绘的《春秋列国图》和

现代史学家顾颉刚、谭其骧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同样标志古赖国于息县东北。以上历朝历

代的史书和金石文字便证明古赖国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

    自赖国被楚所灭,其遗民迁鄢陵后以国为姓,还有部分散居于河南的颖川郡、河南郡(今南洛

阳)、河内郡(今河南武陟)等地方。此后又逐步向南迁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没有成为高门

望族,直到宋朝才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以迁居在江西南康(今赣州)和迁河南许昌市的颍川及河

南洛阳一带的河南三支望族。由赖国直系遗民迁鄢陵和许昌一带隶颍川郡辖的赖姓其人数最多且影

响最大,故以“颖川”为赖姓的郡号。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年),庄公任处州府太守加崇政

班御史,见松阳(浙江境内)山水秀美,率家人迁居松阳。据永定县和蕉岭老族谱载:“……其由

颖川继迁松阳,自庄公始。西晋光公,字列宝,官浙东从东海王越,讨成王颖,卒于军,返葬浙东

。一子元。元二子:长庄,次厚。迁松阳家焉”。庄公之子遇,任江东太守,于晋安帝隆安二年(

398年)上本奏请所居松阳为郡,蒙晋安帝准奏,御笔亲书“松阳郡”赐之。松阳郡号就此而定。叔

颖66世孙硕公,字仲芳。官太常侍少卿,于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是遇世乱,辞官偕弟毅迁南康郡之

揭阳(今赣州),隐居黄洋界之桴源。盖松阳迁徙后直以桴源为乐土矣。元嘉末又徒迁居赤竹坪筑

室开居。后赤竹坪改虔化县治(今宁都县城),递传郁、徽、灿公,时蕃衍日盛,分派已繁。从此

,赖氏姓进入大发展的鼎盛时期。迁居南康一带的赖姓也形成了一支望族,便以“南康”为赖氏的

又一郡号。

     据湖南的一些《赖氏族谱》载,湖南最早的赖姓来之福建汀州上杭县古田,为赖标后的后裔,

居于三湘、益阳一带。

     另又有以“西川”为郡号的脉派。是续“松阳郡”之后的又一个郡号。据老谱载:叔颖第90世

孙六郎公之子:虞观、朝美、朝英、朝奉四兄弟,因忠宋不助元,为避加重苛税和徭役等,虞观公

裔开天恩户使用西川郡,朝美公裔开天明户沿用松阳郡。但此郡各地并不多见。可又见上杭《赖氏

虞观族谱》(1979年)载:赖氏以西川为郡,是以文王迁于岐山县,即陕西省西部显岐山县,叔颖

公为文王之子,古溯厥本源,以西川为郡望和堂号。又有族谱载曰:康熙21年御制百家姓时所封。

从此,赖姓进入大发展的鼎盛时期。

    通过大量的族谱资料和对客家民系五次从中原向南迁移的情况可知,赖姓族人自东晋时就开始

迁出到浙江松阳一带,此后陆续迁出到江西赣州(为南康郡),再次向福建、广东、湖南、陕西及

台湾等地发展且散居在各省的县市乡。赖姓族人——这支从中原向南漂泊而自强不息的族系,饱受

磨难,滚滚的时代潮流促千年的迁徙、创业,不断壮大。拥有优秀文化底蕴的赖姓形成了其意志坚

毅刚强,不畏艰难险阻的一支劲旅,在各个历史时期特立卓行,创建辉煌。摘自《闽台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