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毕姓网 > 毕氏郡望 毕氏郡望

蒲圻毕氏字派

时间:2021-1-31 来源:家谱馆毕姓展区

字派,用于宗族辨析血脉的行辈用字,又叫字辈。有以字传辈之意。预设而通用的字派字的选用,多联句成文,有所蕴含,易于记忆通用;且宜两不同:与前人已经通用的字不同,尽量发音不同。


世系字派,来源无外两种。一是前人没有预设字派,当时的先人在同辈人中几乎通用的字,它已经是这辈人行辈的标志,后人不得再用此字为行辈标志;一是支系约定预设而通用的字派。这些字的选用,应联句成文,当有所蕴含,便于记忆通用;宜两不同:与前人已经通用的字不同,尽量发音不同。

宗支之成,因为迁徙。迁者远离故土,忘却字派,却嗣继繁盛。数世成谱,用字自序,一宗支成矣。蒲圻毕氏,源出庐陵。江西庐陵用“祖高继万,开国承家,人文代起,玉树同华”(见湖南毕宗岩后裔北支石首市《毕氏族谱》记载)。蒲圻毕氏,不用庐陵字派成因无考。蒲圻自立,谱已九续,派语数更,今世已难复宗,是故蒲圻分灶焉。

所谓蒲圻毕氏,指我庐陵彦公祖的迁出后裔,在蒲圻立祠堂、修谱书所收宗佑及宗文二公之裔孙。不是只指今世居蒲圻家园的宗亲。

我蒲圻毕氏宗支,均为毕彦公后裔。其长子毕恭传毕祥再传宗佑,即今神山镇毕家畈世系之先祖;彦公次子毕宽传毕保再传宗文,即湖南临湘韩家塘董婆泉之先祖,今蒲圻新店毕家湾世系及湖南澧县新安毕家巷就是分迁之所。两支同出一源,后数十代后又合叙一谱。字辈各行,终同为一文。

  

考查我蒲圻毕氏宗支字派用字,有字派定制,应早于蒲圻五续谱。《原派题辞》说“自中兰公继续宗谱,厥有定派。乾隆戊子,会权公更益之。”

从我查看旧谱,蒲圻毕氏宗支有字派定制应该早于“中兰公厥有定派”这个时候。蒲圻血脉的传世始祖80世毕宗佑、毕宗文都是出生于江西庐陵,相隔100多年,一辈人,辈分标识没变。但查湖南常德华容石首其他宗支,同代也有毕宗岩者。显然,庐陵 “宗”字派,是事实存在的。

关于庐陵谱有无字辈,据研究毕士安的学者提供的文献资料来看,至少字辈的雏形是存在的。但为什么蒲圻谱没有记述呢?这要看蒲圻毕氏谱书创立的过程和原因。毕祥迁蒲,一人而已,六传独存天麒公一人。怕后人失其根本,是85世毕天麒初创此谱的初衷,凭记忆追记前几代祖宗,但对于字派,却无一字记述,这也是他要记录的根本呀?乱世失谱,摆明了是天麒公前六世的事实。从宗佑公后裔和宗文公后裔,用字不一,可见前人所传字派到毕天麒已经失传,从后来又出现字辈雷同的情况看,天麒公没有叙字辈。这种情况直至中兰公才止,是有所期待呢?还是缺叙字辈的能力?我认为天麒公知道庐陵是有字辈的,期待有朝一日回归庐陵寻祖,才没有另起炉灶制置字辈。从我族人早期的资料可知,我族有隔代无字辈的奇俗。不知所以?即一代取三字,中间为行辈用字,下一代又只取两字,中间不设行辈用字。就是后来我宗从中兰公以后使用的字派,由于不拘文意,较早又有不合韵的现象,不专门抄写,难于口口相传,终至“漫无可考”。

迁徙先祖,因乱之故,或无纸笔墨砚之资,口记心记不及,辗转千百里,述谱难全,岂能苛求?

2010年11月12日,湖南常德毕伏臣来云阳,所携带的原湖南华容毕人俊所藏光绪谱,记载有华容石首毕氏分迁以后,用毕世长的诗歌自订字派,传有数代,见庐陵毕氏字辈 “祖高继万,开国承家……”比他们早,从后便从庐陵字派。这说明蒲圻毕氏和华容石首毕氏都是毕世长的后裔,蒲圻字派出现也要晚于庐陵字派。

  

至于中兰公所拟字辈为什么没有传承?连宗文公后裔都没有使用。估计是当时中兰公所传影响有限,覆盖范围不广所致,从毕家湾一脉早期的字辈与他们联系不大,也可以联想到当时谱书是没有记述湖南临湘宗文公裔孙的,所以字派也没有统一。只惜原稿无存,无可稽核。

  

从77世祖毕彦公往下看,77、78、79三世字辈在本宗资料已难考据。从宋史来看,毕彦公下是“少”字辈。而六续谱78世及以前的记述,或不明朗,或者迥异,还待进一步考据。

  

但可以肯定,祥公、保公而始,记述应无争议。80世用“宗”为行辈,其下81世至97世,神山镇毕家畈支系毕氏宗佑公后裔和蒲圻城西青丝潭毕家湾支系和湖南澧县新安古城堤毕家巷支系毕氏宗文公后裔各行其是,但各宗支范围内用字明显规范,多数比较统一。其字辈如下:

  

(1)毕氏宗佑公后裔80-97代世系字派:

(据六续谱卷3-22整理)

宗80,文81,世82,元83,一84,天85,

大86,应87,癸88,如89,永90,楚91,

庆92,大93,尚94,登(正)95,凤96,达97,宏98

继92,庭93,应94,正(开)95,近96,自97,存98

  

(2)毕氏宗文公后裔80-97代世系字派:

(据六续谱卷23、4整理)

宗80,文 81,元82,逢83,福84,成85,

玉86,万87,大88,君89,启90,楚91,

廷92,尧93,天94,舜95,日96,仁97,

湖南澧县新安毕家巷一支字派:

  “天094,生095,学096,仕097,

开098,荣099,宗100,科101,家102,

文103,方104,万105,世106,同107”

  

(3)蒲圻五续世系字派:

宏其运泰启源椿芳 道隆德立 前烈克扬

  

(4)蒲圻六续世系字派:

宏其运泰启源椿芳 道明德立 武烈文光

庭传孝友代显忠良 君子有谷 万事荣昌

  

(5)蒲圻八续沿袭并增加字辈

宏其运泰启源椿芳 道明德立 武烈文光

庭传孝友代显忠良 君子有骨 万事荣昌

竞先基业 继拓远航 怀国守制 克谱新章

  

从98世后看,重复的有“启”、“道”“文”“万”“世”“继”诸字。五续、六续、八续谱的编者,都是学问之家,对于先人已经使用过的辈分标志用字,何以重复使用?今天看来,仍然不可思议。

制定字派,统宗大事,一定要详查先世,澧县新安、蒲圻新店、蒲圻神山,早我支系之先祖,用字已然成例,不能改变。至于四川遂宁宏其运泰之后字派自拟,在我之后,不复考虑。后裔字派,先祖辈分用字,必须避用。

字派中祖嗣同文,岂不可叹?“天”在支系间重复、“大”“宗”在支系内重复。“宗”“天”“大”的问题,已不可正。这事发生在没修谱,字派没有同意,还情有可原。但是,中兰公以来,先祖用做行辈字派“启”、“道”“文”“万”“世”“荣”“继”诸字派,又列于后世字派题辞,则失于考证,是为乱派。今第九次续修,必须予以纠正。

2010年4月5日,奉节毕方礼来云阳,2010年11月12日湖南常德毕伏臣和澧县新安代表毕文祥也来云阳,我们再三研读前贤定制,于此建议修订如下:

1、宗文公之85世“道”只毕道成一人,字派为“成”, “道” 视106世专用。只能为了后人,唐突先人了。

2、“启”已使用,已不能改。只有繁简分看, 90世为繁体,102世为简体,不得互化。否则就贻笑大方了。

3、“万”“世”分别改126世“万”为“臻”,127“世”为“至”。秉道均意韵, 130世变“竞”为“承”, 134世去 “继”为“竞”。

4、同时,从加强字派的意蕴出发, 117世“友”、125世“谷”两字为“信”、“骨”。“友”“有”音韵调同,“谷”“骨”雅俗异趣。

5、“荣”为新安99世已用,128世更为“镕”。

6、新安104 世“方”已经使用,105“芳”字不适,新安为“宛”,新安“万世同”三字全部停用。

如何?拟此以待同门共研。大家有意见则更为其他,无意见则从此议。

待此谱刊刻,则通晓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