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贾姓网 > 贾氏郡望 贾氏郡望

原平——崞县考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贾姓展区


  

原平——崞县考  

时间:2015-07-03 21:55 | 来源:互联网 | 作者:贾敏之  

郡县制源流

         作为山西原平人,对原平历史一直知之甚少,只知道原平原来叫崞县,后来知 道,崞县最早在现在的浑源县,西晋时才由刘琨迁过来。再后来,建国以来第一本《原平志》(1990年)出来了,对原平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近来,接了些史 志方面的活儿,不免要搜集资料,翻古籍、查网络,自然接触到关于原平崞县的一些东西,这一翻查,反而让我更加糊涂。网络自说自话,纠缠不清倒也罢了,一些 史志上竟也互相矛盾,特别是崞县西晋迁到原平境内到隋大业二年正式命名崞县这段时间的原平与崞县的历史更是夹缠不清。我这人有点原平人的执拗,死犟,有问 题总想弄个水落石出,今年以来,整整半年多时间即纠缠于这个问题中,不能自拔。我就不信这羊不吃麦子,顺垅垅窜,非弄它个明白不可。说的是原平——崞县考,话却不妨说得远点,索性来个追根溯源,也不枉了我半年辛苦。

         据 史书记载,中国古代县一级的的行政单位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王朝在直接控制区设置“邑”,作为行政区划单位,邑设置“族尹”进行管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诸 侯封地称为“国”,诸侯国内也实行分封,诸侯把土地分给卿大夫,称之为“邑”,卿大夫把土地分封给“士”,称为“禄田”。“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 民食力”(国语·晋语)。所以后来,邑县连称互解。县字通悬,《说文》“县”字解, 曰:“天子畿内,县也。”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即悬在一起,也即拴在一起,所以叫县,《礼记·王制》 中经常出现这个县字。如“天子之县内,方圆百里之国九……”、“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等。

         查史书,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县”名,在春秋时晋国,《左 传·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5年)“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   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遂仕 之,使助为政。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这就是说,在此之前,早有绛县,县为大夫封邑,而晋侯可以派吏往仕。又《左传·昭 公二十八年》“晋顷公之十二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司馬彌牟為鄔(今介休)大夫, 賈辛為祁(今祁县)大夫,司馬烏為平陵(亦曰太陵,大陵,今交城县境)大夫,魏戊為梗陽(清源县)大夫,知徐吾為塗水(榆次)大夫,韓固為馬首(今寿阳) 大夫,孟丙為盂(今大盂)大夫,樂霄為銅鞮(今沁县)大夫,趙朝為平陽(今临汾)大夫,僚安為楊氏(杨氏县)大夫。謂賈辛、司馬烏為有力於王室,故举之; 謂知徐吾、趙朝、韓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職,能守業者也;其四人者,皆受縣而後見於魏子,以賢举也。”《左传·哀公二年》(前493)赵简子伐郑,对部下 说:“今鄭爲不道,棄君助臣,二三子順天明,從君命,經德義,除诟恥,在此行也。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 这里不仅有“县”还有“郡”,而郡小于县——“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虽然有郡县,但仍是分封大夫。也 有人认为,最早创建“县制”者,是楚国。《左传·庄公十八年》(前676)“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

         楚 武王死于公元前690年,武王克权当在此之前。楚国是问鼎周室而称王的诸侯国,所以他不按周的制度来分封,而是派“尹”去管理,派了个尹,尹却反了,所以 迁权于那处。这里说权仍是权,未加“县”、“郡”,说是郡县制的开始,似有疑义。又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八年),楚灭陈。“是岁也,灭 陈而县之”,太史公这里就直接说是“县之”,即以之为县。与上“楚王克权”,二者合而考虑,可备一说。这 就是说,春秋时期已有县、郡设置,其多为大夫封邑,但亦有君主派人管理的郡县。春秋后期,郡县制开始逐渐为各诸侯国所采用。

         战国时期,郡县的设置已较广 泛,诸侯之间战争不断,攻城略地,在夺得的别国土地上设郡县,《史记·匈奴传》“秦昭王時,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 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鴈 門﹑代郡。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卻千馀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 拒胡。”

         又《史记·乐毅列传》:“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以属燕。”从这些记载可知秦、赵、燕已皆在边地设郡县,而且不再分封大夫,而是 派官吏管理了。《战国策·赵策·王破原阳》:“(赵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失经则弱。今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是变籍 而弃经也!’”赵武灵王要胡服骑射,攻下原阳以后,不再分封,而把它作为骑兵县。牛赞认为他这是变籍而弃经。或许,赵国的郡县制就是从赵武灵王破原阳设骑 邑而开始的吧?在郡县制中,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县之下有乡、里等作为国家对 居民进行控制的基层组织单位。郡的设置要较县为晚。秦穆公九年(前651),晋公子夷吾(即晋惠公)对秦国使者谈到“ 君实有郡县”,为秦国设郡的最早记载。而后,晋、赵、吴相继设置了郡。这一时期的郡地位比县为低,但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的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有名可考 的最早设置的郡当为魏文侯时的西河郡(吴起曾为西河守)、上郡和楚悼王时的宛郡。随着边防设郡之地逐渐繁盛,内地的县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 机构,于是就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为郡之长,多由武官充任,有征兵领军之权。至战国末年,各国郡县的设立已很普遍。正 式置郡县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

         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 《晋书》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可达40郡之多。汉时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郡国。国指诸侯王国,武帝以后,国的地位相当于郡。一郡所统 之县,一般约为20县上下,一郡总人口数以20万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万。两汉百万人口以上的郡有十几个﹐其中最多者为西汉的汝南郡﹐达二百五十九万 人﹔少者不过几万﹐甚至象东汉时的朔方郡﹐仅七千多人;北魏时的敷城郡,只有359个人,当然,这是战时寄治之郡,不可与一般郡比。汉代一县,其面积大约 为方百里。人口稠密之地,不足方百里者也可成县;而人口稀少之地,一县或远超过方百里。汉代列侯所食之县曰侯国,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有少数族居住之 县曰道。据西汉平帝时的统计,当时全国县﹑邑﹑道﹑侯国,总数为一千五百八十七;东汉顺帝时的记载,总数为一千一百八十。县之下置有乡﹑亭﹑里。平帝时全 国共有六千六百二十二乡,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亭。由此推测﹐每县下面大约有九乡和十几亭。里是民户聚集之处,犹如后世之村落。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 来看,西汉初,一里的户数多少不等,多者百余户或几十户,少者才十几户。秦称郡之长官为守。汉景帝时改名太守,西汉时郡的军事平时似主要由郡尉主管。由于 郡守要兼领武事,故当时人常以“郡将”称之。郡之长官,除太守外,秦置监、尉。西汉置尉而不置监。景帝时改尉为都尉。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设于两地。都尉 也设府置官属,在郡中和太守并重,有时可代太守行事。县之长官为令、长。新莽时曾将令、长改名为“宰”。《汉书》说县满万户者,其长官称令,不满者称长。 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又设尉,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一人。汉代的太 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令﹑长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敛徭役等事。 令、长之下设丞一名,以主文书、仓库和监狱。又设尉一名,专管武事,大县则设左尉、右尉各一人。丞、尉之秩为二百石到四百石,又设廷掾以监乡。县也设置十 几个曹的掾、史,以分掌县内的许多具体事务。汉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而守、令以下的掾属则归守、令辟除,故汉人又称郡县掾、史为门下掾史。 除三辅和边郡外﹐多任用当地人为吏。乡设三老以掌教化,设啬夫以听讼和收赋税,设游徼以禁盗贼。亭有亭长,里有里典或里魁﹑里正。郡 县制确立后﹐中央通过考课和监察以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汉之制,郡守于每年秋冬向中央上计,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即在这时各对其下属进行考 核,根据他们的治状而定殿最。守﹑令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秩,重则免官﹑服刑。和考课相辅而行的是监察制。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也 各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等可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它官吏。

         由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使得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保证了政 令的划一性。秦汉的郡县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为后来两千年的地方行政体制奠定了基础。东 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隋开皇三年 (583),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 (607),又改州为郡,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618),复称为州,州置刺史。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改州为郡,郡置太守。后又改回。自此,郡极少设置。至元代,郡名完全废弃。战国时,赵国设有上党郡、云中郡、代郡、雁门郡、安平郡。据《战国策· 秦策一·张仪说秦王》:“代三十六县,上党十七县。”在这五郡中,雁门郡、代郡可能与崞县有关,因西晋以前崞县在径北,赵的雁门郡、代郡皆在径北,代郡三十六县,其中可能有崞县,但也只是可能,因为三十六县到底有哪些,史无可考。“秦 庄襄王二年蒙骜伐赵,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三年,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

         (史记·秦本纪第五》无论庄襄王三年初置太原郡,还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为三十六郡,都只有郡名而无县名,《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 《汉书》等书上均未有原平、崞县之名,所以崞县、原平不能肯定说秦时就有。西汉始出现原平、崞县史书上出现原平、崞县始于班固《汉书》,隋以后,原平消失,崞县已成定型,下面且引汉以后各代地理、地形志,或可从中找出轨迹。《汉书·地理志》在太原郡出现了原平,但亦很可疑:“太 原郡,秦置。有盐官,在晋阳。属并州。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有家马官。县二十一:晋阳,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

          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葰人,界休,莽曰界美。榆次,涂水乡,晋大夫知徐吾邑。梗阳乡,魏戊邑,莽曰大原亭。中都,于离,莽曰于合。兹 氏,莽曰兹同。狼孟,莽曰狼调。邬,九泽在北,是为昭馀祁,并州薮,晋大夫司马弥牟邑。盂,晋大夫孟丙邑。平陶,莽曰多穰。汾阳,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 汾阴入河,过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京陵,莽曰致城。阳曲,大陵,有铁官,莽曰大宁。原平,祁,晋大夫贾辛邑,莽曰示。上艾,绵曼水,东至蒲吾, 入虖池水。虑虒,阳邑,莽曰繁穰。广武,句注、贾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明明 写的县二十一,这里怎么数也是二十二县,单个县后面有说明的无疑,两县放一起的这几对都可疑:“葰人(今繁峙境内),界休(今介休),莽曰界美。”“中都 (平遥西),于离(汾阳一带),莽曰于合。”“阳曲(今定襄),大陵(文水东北),有铁官,莽曰大宁。”“原平(今原平),祁(祁县),晋大夫贾辛邑,莽 曰示。”“虑虒(今五台),阳邑(太谷县东北),莽曰繁穰。”这五对,读起来,按字面理解,很容易读成一个县,且看“原平,祁,晋大夫贾辛邑,莽曰示。” 这一句,如果说原平用句号断开,则原平是原平,祁是祁;如果用逗号或顿号断开,则原平与祁皆为贾辛邑;原平与祁县中间隔着许多县,不可能连在一起,或者是 贾辛有两邑,一在原平,一在祁,但这显然不可能,因为在前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已明确说贾辛是祁大夫,不可能再隔过那么多县把原平也封给他吧?所以这 里断句应该是句号。同理,其它四对也应该在第一个县名后用句号断开,但这样一断,二十一就成了二十二。是太原郡本身二十二县?印刷错误成二十一县呢?还是 真有重复?多出一个来呢?所以,我说可疑。好在,以后的史书中,仍有原平出现,所以,原平可以排除,至于到底是二十二县,还是真多出一个来,不在本文讨论 范围,故仅存疑。即使如此,对西汉原平仍有一疑,即原平于汉武帝元鼎三年立县。关 于原平在汉武帝元鼎三年立县,1990年版《原平志》这样说,忻州《地区志》也这样说,而且似乎已成定论,但我遍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均未 找到出处,元鼎三年记事很少,那一年立郡县的也有,是“天子更封宪王子平为真定王、以常山为郡,于是五狱皆在天子之邦矣。”以及“封代王义为清河王。”请 注意这句“以代王为清河王”,因为这句与原平有关,高祖十一年冬,“乃立子恒为代王,都中都。代、雁门,皆属代。”中都在今平遥,汉文帝刘恒被封代王,初 都中都,后都晋阳,雁门、代皆属,就是说整个山西省的中部与北部都是代国地盘。后来,文帝儿子刘参被封为代王,刘参死后,子共王刘登接任代王,刘登死后, 儿子刘义被封代王,元鼎三年,徙代王义为清河王,同时废代国。代国废后,恢复太原郡,说元鼎三年原平建县,是否就是从这里来的呢?不得而知。但《史记》、 《汉书》、《资治通鉴》均无此语,亦无废国建郡县之话。而且“集解”、“正义”之类也不见提及。

         原 平建县虽说不上什么大事,但如果是元鼎三年所建,这几本书中总应该有个出处,而且既然有人这样说,肯定是找到了出处,也可能是我未找到吧?史书查不出,查 网络,百度上是这样讲的:“汉太原郡在今山西中部,雁门关以北地区。郡治晋阳(晋祠一带)。秦庄襄王三年置郡。楚汉之际属西魏国,高帝二年属汉,六年废太 原郡,以郡21县置韩国。同年韩王信投降匈奴,遂废韩国,分其地置太原、雁门二郡。七年又废太原、雁门二郡,合其地,复置代国,“立子(刘)恒为代王,都 晋阳”。文帝二年,分代国南部原太原郡之地新置太原国,“立子参为太原王”,都城仍为晋阳。文帝三年(前177年)并代、太原二国为代国,都晋阳。元鼎三 年(前114年)汉武帝废代国,复置太原郡,郡治晋阳,郡下辖21县,其中晋阳、榆次、兹氏、界休、邬县、祁县、盂县沿袭前代。新置14县:葰人,秦霍人 县,广武(今山阴旧广武),原平(今原平南),虑虒(今五台古城),阳曲(今定襄待阳),汾阳(今阳曲西北),狼孟(今阳曲黄寨),上艾(今平定新城), 阳邑(今太谷阳邑),大陵(今文水武陵),平陶(今平遥平陶),京陵(今平遥京陵),于离(地址不详)。”

         百 度所说,可以理解为14县为元鼎三年新置,这一说法仍未注明出处(可能来自地方志,也可能亦从元鼎三年徙代王义为清河王而来。),但这里至少广武并非元鼎 三年所置,《史记》韩王信等列传: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信及冒顿谋攻汉,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 南。”可见广武早在汉高祖时已是县了。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以将军从高帝击反韩王信於代,降下霍人。”“定雁门郡十七县,云中郡十二县。因复击豨灵 丘,破之,斩豨,得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肆。定代郡九县。”“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最从高帝。得相国 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汉高祖时就定了雁门郡十七县,这十七县中至少有广武 县,不能算是元鼎三年新置吧?汉代的国与郡同,国下面都要置县的,代国应该原来就有县,所以也不能说是新置。至于百度说元鼎三年新置十四县,同样不知典出 何处?所以,虽然有百度支持,我仍然认为应该说原平是西汉置县,并非汉武帝元鼎三年,除非找到出处,拿出证据来。

         汉 崞县在雁门郡,《汉书·地理志》:“雁门郡,秦置。句注山在阴馆。莽曰填狄。属并州。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县十四:善无,莽 曰阴馆。沃阳,盐泽在东北,有长丞。西部都尉治,莽曰敬阳。繁畤,莽曰当要。中陵,莽曰遮害。阴馆,楼烦乡,景帝后三年置。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 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莽曰富代。楼烦,有盐官。武州,莽曰桓州。汪陶,剧阳,莽曰善阳。崞,莽曰崞张。平城,东部都尉治。莽曰平顺。埒,莽曰填狄亭。 马邑,莽曰章昭。强阴。诸闻泽在东北。莽曰伏阴。”西汉雁门郡,辖境在山西省北部,也即勾注山以北,及今内蒙古集宁市以南地区。郡治善无。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境。赵武灵王时置,秦因之。全祖望曰:楚汉之际属赵国,寻分属代国,高帝三年属汉,四年仍属赵国,六年属代国,景帝后以边郡收。这 里的崞县,指的是径北的崞县,也即现在的浑源。但这里的秦置和上面太原郡秦置一样,指的是郡乃秦置,并没有明确说县也是秦置,所以,秦并不一定有崞县。而 且,秦因之,指得是秦因袭赵武灵王,如果理解为县亦秦置,那可能赵武灵王时就有崞县。到底有没有,找不到出处,拿不出证据来就不算数,所以,仍只能说是西 汉置。东汉时,原平、崞县都划归雁门郡,《后汉书·郡国志》:“雁门郡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三万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万九千。阴馆、繁畤、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平城、埒、马邑。卤城,故属代郡。广武,故属太原,有夏屋山。原平、故属太原。彊阴。”这里增加了原平、卤城、广武,去掉了善无、沃阳、中陵。原因是被西汉赶到漠北的匈奴等胡人卷土重来,不断侵掠河套地区,雁门郡只好南移。东汉雁门郡移郡治于阴馆,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国魏移治广武,在今代县城西十五里。《三国志》无地理志,郡县无所考。

       《晋书·地理志》上原平县、崞县亦皆属雁门郡:“ 雁门郡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二千七百。广武、崞、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马邑。新兴郡魏置。统县五。……九原、定襄、云中、广牧、晋昌。”到 这里,雁门郡已经基本移到径南。晋雁门郡从径北迁回径南,郡治在广武。“汉灵帝末年,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九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 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魏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径岭以北并弃之。至晋因而不改。”建安二十年迁定襄、九原、 云中民回内地,立新兴郡,在今忻州、原平、定襄境内,其中九原在今忻州,定襄在今定襄。云中在今原平。郡治在今忻州境内。这里透露出的消息是原平境内增加了云中县,云中县县治在今原平境内楼板寨。西晋时发生了一件有关原平与崞县的大事,就是刘琨内迁径北五县入径南的事。《魏书·序纪》“穆皇帝讳猗卢”,永嘉三年“晋怀帝进帝大单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国远,民不相接,乃从琨求勾注径北之地,琨自以托付,闻之大喜,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峙、崞五县之民于径南,更立城邑,尽献其地。”“是晋有此五县,至永嘉时始废。”

         又《资治通鉴·晋纪九》永嘉四年猗卢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率部落万余家自云中入雁门,从琨求径北之地,琨不能制,且欲倚之为援,乃徙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五县民于径南。在曹魏黄初元年,就“并径岭之北尽弃之”了,但那时的崞县仍在径北今浑源县境,到刘琨时,就弃得完全彻底了,连吏民亦迁回了径南,这时原平境内增加了楼烦城、阴馆城、广武城,而原平仍然存在。崞县则从此与原来浑源境内之崞县完全失去了联系。

         西 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互相攻伐。从晋建武元年(公元304年)到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进入十六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太原 郡先后被前赵(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五国交替割据,这几国都曾在太原设“续开之州郡”,各行建置。但为时短暂,无新建置,仅是彼此沿袭,无所变 革。十六国时,并州移至河东郡。太原郡仍属并州。北魏时太原郡和并州又同治晋阳。“惠 帝改新兴为晋昌郡。及永兴元年,刘元海僭号于平阳,称汉,于是并州之地皆为元海所有。元海乃以雍州刺史镇平阳,幽州刺史镇离石。及刘聪攻陷洛阳,置左右司 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人,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又置殷、卫、东梁、西河阳、北兗五州,以怀安新附。刘曜徙都长安,其平阳以东地 入石勒。勒平朔方,又置朔州。自惠怀之间,离石县荒废,勒于其处置永石郡,又别置武乡郡。及苻坚、姚兴、赫连勃勃,并州并徙置河东,又姚兴以河东为并、冀 二州云。”在这样的乱世,原平境内集了四城二县。已经可以说是蔚为大观了。但到北魏时则比这还要复杂。崞县从刘琨徙径南后一直在原平境内北《魏书·地形志》原平与崞县又分在两处:原平在肆州雁门郡。肆州治九原。天赐二年为镇,真君七年(太武帝,446)置州。 领郡三,县十一 。户四万五百八十,口十八万一千六百三十三永安郡:后汉建安中置新兴郡,永安(孝庄帝,528、529)中改。 领县五 ,户二万二千七百四十八,口一十万四千一百八十五。定襄:前汉属定襄,后汉属云中,晋属新兴。真君七年并云中、九原、晋昌属焉。永安中属。有赵武灵王祠、介君神、五石神、关门山、圣人祠、皇天神、定襄城、抚城。阳曲:二汉、晋属太原,永安中属。有罗阴城、阳曲泽。平寇:真君七年并三堆、朔方、定阳属焉。永安中属。有鸡头山神祠、三会河。蒲子:始光三年置,真君七年并平河属焉。永安中属。有索山祠。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孝文帝,486)复改。永安中属。有思阳城、驴夷城、仓城、代王神祠。秀客郡永兴二年(明元帝,410)置,真君七年(太武帝,446)并肆卢、敷城二郡属焉。领县四户一万一千五百六。口四万七千二十四秀容:永兴二年(明元帝,410)置。有秀容城、原平城、肆卢城、石鼓山神、女郎神、金山神、护君神、风神。石城:永兴二年置。有大颓石神。肆卢:治新会城。真君七年并三会属焉。有清天神、大罗山、台城、大邗城。敷城:始光初(太武帝,424)置郡,真君七年改治敷城。有石谷山、亚角神、车轮泉神。雁门郡:秦置,光武建武十五年罢,二十七年复。天兴(道武帝,398)中属司州,太和十八年(孝文帝,494)属。领县二,户六千三百二十八,口三万四百三十四。原平: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有阴馆城、楼烦城、广武城、龙渊神、亚泽神。广武: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有东西二平原。雁 门郡从并州剥离出来,成了新立肆州的一个郡,属县也从原来的14到8到这时的两个了。这时的雁门郡郡治移治古上馆城,即今代县治。

         原在原平境内的云中县也 在太平真君七年合并到定襄县。而原平城归属了秀容县,在雁门郡又出现了一个原平县。这就是说,原来的原平县北移,另设城池。与广武县相邻,应在现在的原平 西北代县东南一带。

         崞县在恒州繁峙郡:“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属。”在 这里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崞山县,这个崞山县到底在哪里?多数人认为这个崞山县在浑源境内。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此时的浑源境已非魏所有,而魏也已非北 魏,而是东魏了。争议这个问题的人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繁峙郡是天平二年所置,天平二年是东魏孝静帝年号。而此时所置的繁峙郡属恒州,《魏书·地形 志》:“恒州,天兴(398,道武帝)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477—499孝文帝)中改。孝昌(525,孝明帝年号)中陷,天平二年(东魏孝静 帝,535)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领郡八,县十四。……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 属。”恒州原治平城,孝文帝南迁后改为恒州,孝明帝时遭六镇之乱陷没,已不属北魏所 有,所以在孝静帝天平元年(534)从洛阳迁都邺城后,再置恒州,寄治肆州秀容城。州皮不存,郡毛焉附?所辖郡县,图存空名,所以这里的繁峙、崞山只有郡 县名,而无户口、人口记录。魏收在《魏书·地形志》序中说:“孝昌之际,乱离尤甚。恒代而北,尽为丘墟;崤潼已西,烟火断绝;齐方全赵,死如乱麻。于是生 民耗减,且将大半。……魏自明、庄,寇难纷纠,攻伐既广,启土逾众,王公锡社,一地累封,不可备举,故总以为郡。”录完寄治的十州后又说:“前自恒州已下 十州,永安(孝庄帝,528)已后,禁旅所出,户口之数,并不得知。”恒州治下八郡十四县分散流徙,战乱之地,禁止人出入,郡县寄治何处都难尽知,怎么能 知道户籍人口?

         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是件大事,置县、迁县、废县、复县都是有记载的, 具体到繁峙、崞县,我认为刘琨迁径北五县入径南,繁峙就迁到如今的繁峙境内,筑城而治,崞县就迁到今原平崞阳,筑城而治。就再没有改过,也未在原地复县, 否则不会没有记载。有记载的是北魏第二任皇帝明元帝在崞县城置石城县,从此崞县湮没无闻。郦道元《水经注·漯水》:“漯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 又东,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县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经繁峙县故城东, 王莽之当要也。”这里记得很清楚,崞县是故城,繁峙亦是故城,即是说,永嘉在此废县后,再没有恢复崞县与繁峙县,两县迁到径南后,这里便成了故城。

         郦道元 是北魏人,与写《魏书》的魏收是同时代人,郦道元死于孝明帝孝昌三年(527),《水经注》写作,应在此前。即是说,至少在孝明帝孝昌三年之前,在径北未 恢复崞县、繁峙,也无崞县改名崞山县之事。由前引《水经注》可知,原崞县有崞山、崞水 (崞川水》,北魏太武帝有个保姆姓窦,即出生在崞山之下。窦氏从小抚育了太武帝,死后葬在崞山,“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被太武帝尊为太后。从太 武帝开始,北魏诸帝经常到崞山祭祀窦太后。即使如此,崞县也没有在原地恢复旧称,《魏书·帝纪》写到诸帝到崞山,皆曰“畋于崞山”,而从未见有崞或崞县二 字出现。畋于崞山,是在崞山打猎,并非在崞山县畋猎,如“道武帝西至五原,田于阴山;高宗六月丙申,畋于松山。”都是指山而非县。崞 山有如此尊荣,南迁到原平境内的崞县人自然忘不了家乡之山水,他们看到原平西部的山与家乡崞山相似,便将那座山也称为崞山。后来风闻窦氏葬于崞山后,他们 为表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新朝的归顺,亦在新命名的崞山建窦太后祠,祭祀魏太武帝保姆窦氏。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说:“至《隋志》、《金志》并言崞县有崞 山,则在今崞县地,乃因改置崞县後,人取县境之山以名之也。”东魏在孝静帝天平元年 (534)迁都邺城后,在邺城置司州,同时重新划定州郡,于天平二年置繁峙郡,同时置崞山县。所以说是同时置崞山县,因为前此从未有崞山县在《魏书》上出 现过。

         崞山县治所在哪里呢?我认为就在石城。元明帝永兴二年置石城,本就在刘琨南迁崞县后崞县人筑的崞县城中,崞县城改置石城县后,成了县城,再不是寄治 之城,所以崞县名也就湮没无闻了,但他们所名的崞山还在,孝静帝新置繁峙郡时,因有窦太后葬崞山之事,于是便将崞县名为崞山县,寄治于石城。6年后的兴和 二年,在晋州的新五城郡置石城县:“晋州孝昌中置唐州,建义元年改。治白马城(今临汾)。北五城郡兴和二年置。领县三,户二百一十二,口八百六十四,平 昌,兴和二年置。石城,兴和二年(孝静帝,540)置。北平昌,兴和二年置。”我认为这个新置的石城即是由石城县迁过去的,石城县迁走后,县名便正式命名 为崞山县。武定元年(543)又在此寄置廓州:“廓州武定元年置。治肆州敷城界郭城。领郡三:广安郡武定元年置。

         永定郡武定元年置。建安郡武定元年置。” 这里的郭城,应该是崞城,因为此时的敷城已在天平四年也迁到晋州去了:“敷城郡天平四年置。领县一,户九十,口三百五十九。敷城天平四年置。”所以这里说 “治肆州敷城界郭城”,敷城郡迁走后,才90户359个人,只是个小村子。据说原敷城郡在今原平的红池村附近。既是肆州一个郡,治一个县,在迁走前地域应 该相当大,近人有说敷城郡包括今天的宁武天池一带,理由是有“石谷山、亚角神、车轮泉神”,也可备一说。

         廓州寄治崞城却有《隋书·地理志》为证:《隋 书·地理志》雁门郡,后周置肆州。开皇五年改为代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五,户四万二千五百二。雁门,旧曰广武,置雁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 曰雁门。大业初置雁门郡。有关官。有长城。有摐头山,有夏屋山。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有东魏武州及吐京、齐、新安 三郡,寄在城中。后齐改为北灵州,寻废。有长城、滹沱水、泒水、唐山。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 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恒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五台,旧曰虑虎,久废。后魏置,曰驴 夷。大业初改焉。有五台山。灵丘,后魏置灵丘郡,后齐省莎泉县入焉。后周置蔚州,又立大昌县。开皇初郡废,县并入焉。大业初州废。按 隋书所说崞,完全是刘琨迁径南之后之崞,大业初改为崞县即在此地。这里的“东魏置廓州……寄山城”之“山城”似应指“崞山县城”,也即《魏书·地形志》所 说的郭城。这一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之40,山西二也是这样认为的:“后魏改为崞山县。东魏天平二年,县属繁峙郡。后齐省入石城县。

         《隋志》:东魏 于石城县置廓州,领广安、永定、建安三郡,俱寄治崞山城内。”光绪《山西通志·光绪省 志县考》:“永嘉末,径北地入代,刘琨徙崞、楼烦五县之民于广武、原平界,立城邑以居之,是以径南有崞县之始。北魏改崞曰崞山,隶繁峙郡,仍治径北,又移 原平于广武县境,别置县,雁门郡尝移治之。永兴二年,于秀容郡界置石城县,是为今治立县之始。始光中,于其西境置敷城郡,真君七年改县,与石城并属秀容 郡,又并云中入定襄,仍属新兴郡。永安中,改隶永安郡,而南境之汉原平故城时则为秀容县地,东魏天平二年,徙繁峙郡并所领崞山、繁峙二县寄治秀容界,是为 今县名崞之始。”这考证是颇有见地的,但只弄错了一点,北魏并未改崞为崞山,是东魏天平二年才置崞山县。这一点《魏书·地形志》记载很清楚,我前面已经说 明,此不赘。而且《隋书》也说“崞,后魏置,曰石城县。”即后魏时置县,名叫石城县。即在隋县所在地置县,并没有说后魏置崞山县。而东魏是置繁峙郡,并非 徙繁峙郡,置乃建置,徙从别处徙,原来就没有繁峙郡,何徙之有?而且,所领繁峙即在今繁峙县,郡治就应该在繁峙城中,又何徙之有?“置”与“徙”两回事, 不可混为一谈。但其所说“是为今县名崞之始”却是很有见地的。杨守敬《水经注疏》:“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迳繁峙县故城东,(守敬按:前汉县属雁 门郡,後汉、魏、晋因。在今浑源州西。至後魏天平二年属繁峙郡,则移於今繁峙县东矣。)”也认为繁峙县在东魏置繁峙郡时,已不在故地,而在今繁峙县东了。

         同理,崞山县在东魏置繁峙郡时也已不在故地,而在今原平崞阳了。《旧唐书·地理志》谓 “崞县属河东道代州,武德元年,代州领雁门、繁峙、崞、五台四县。证圣元年分五台、崞县置武延县,唐龙元年改唐林。”是从隋大业初改为崞县后再无变动。而 且唐代已置浑源县,“浑源县。唐置。有浑源川。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户五千。”浑源已与崞县再无瓜葛。2011年9月30——10月4日附一《魏书·帝纪》《魏书·世祖纪》 延和元年春正月丙午,尊保太后为皇太后,太平真君三月辛卯,葬惠太后于崞山。帝 纪第三卷四上...夏五月乙酉,行幸崞山。辛卯,还宫。世祖保母窦氏,初以夫家坐事诛,与二女俱入宫。操行纯备,进退以礼。太宗命为世祖保母。性仁慈,勤 抚导。世祖感其恩训,奉养不异所生。及即位,尊为保太后,后尊为皇太后,封其弟漏头为辽东王。太后训厘内外,甚有声称。性恬素寡欲,喜怒不形于色,好扬人 之善,隐人之过。世祖征凉州,蠕蠕吴提入寇,太后命诸将击走之。真君元年崩,时年六十三。诏天下大临三日,太保卢鲁元监护丧事,谥曰惠,葬崞山,从后意 也。初,后尝登崞山,顾谓左右曰:“吾母养帝躬,敬神而爱人,若死而不灭,必不为贱鬼。然于先朝本无位次,不可违礼以从园陵。此山之上,可以终托。”故葬 焉。别立后寝庙于崞山,建碑颂德。附二《水经注·漯水》漯 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又东,崞川水注之。(朱脱水字,赵、戴增。守敬按:《魏书·世祖纪》,太平真君五年,至马邑,观于崞川。)水南出崞县故 城南,(朱崞下衍山字。赵云:按两《汉志》俱作崞县。《地形志》,恒州繁寺郡领县曰崞山,则正道元时新制,不得云故城也,盖其率笔耳。全、戴删山字。守 敬按:前汉县属雁门郡,後汉、魏、晋因,後魏改名崞山。至天平二年,置繁寺郡,领崞山、繁寺二县,在郦氏後。据《隋志》,魏繁峙已非故治,则崞山当亦 非故治也。惟衍山字耳。故城在今浑源州西。崞川水出故城南,则亦在浑源州西,故《金志》系崞川水於金城,金城即今应州,以水出今浑源州之西,即西流入应州 也。而《一统志》谓崞川水在浑源州东北二十里,则非此水正源矣。)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守敬按:玄岳即今浑源州之北岳,盖古书皆以北岳在上曲阳  勃氏作《注》时,尚无以浑源之山为北岳者,然北方为玄色,是亦有北岳之渐也。)右背崞山,守敬按:《魏书·世祖纪》,太平真君二年,葬惠太後於崞山。

         《通 鉴》,宋大明元年,魏主畋于崞山。齐建元元年,魏主如崞山,皆此山。在今浑源州西北二十里。至《隋志》、《金志》并言崞县有崞山,则在今崞县地,乃因改置 崞县後,人取县境之山以名之也。)处二山之中,(朱作三山。赵改二山,云:谓玄岳及崞山也。)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迳繁县故城 东,(朱脱县字,赵、戴增。守敬按:前汉县属雁门郡,後汉、魏、晋因。在今浑源州西。至後魏天平二年属繁郡,则移於今繁县东矣。)王莽之当要也。又北 迳巨魏亭东,(朱脱东字,赵同,戴增。)又北迳剧阳县故城西,(守敬按:前汉县属雁门郡,後汉、魏因。《舆地广记》,晋省。)王莽之善阳也。(朱《笺》 曰:孙云,一作鄯阳。赵云:按《汉志》是善字,不从阝作鄯。)按《十三州志》曰:在阴馆县(县见前。)东北一百三里。(守敬按:钱坫曰,剧阳故城在今应州 东。)其水又东注于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