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庄姓网 > 庄氏郡望 庄氏郡望

青阳庄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庄姓展区
一、青阳庄氏家庙上元闹花灯

    青阳庄氏家庙以其“堂窥万象、门对三台”、“双烛(塔)浮图前拱照”等超时空建筑美学和人文风采,自明嘉靖十年(1531年)建成前祠后,即有每年正月初一日祭春、正月十五日元宵点上元灯的传统民俗,距今已有480年历史。明清时期,青阳庄氏科举成就辉煌,每逢新春佳节,都有一些新科进士、举人或仕外职官返乡,合族共庆新春。元宵夜,泉州城双塔凌空、彩灯高放。青阳庄氏家庙弦歌和鸣、满堂春色。族中英才俊彦或即景吟诗作赋,或即兴撰书春联,人歌祖德、笙箫沸发,太和已和、其乐融融。清代中后期直至民国时期,又有回唐山过年的海外游子和迁台移民,闹花灯民俗又有了新的发展。抗战胜利后,这种点上元灯闹元宵的宗族传统达到了高潮。在元宵节前数日先要张搭柱联、牌楼,配备各色花灯:五梅花灯一对、红葫芦中灯、红角灯一对、八骏马走马灯一对、苏灯一对、新娘灯五对以及庆灯、红枣灯、檐前灯若干。四名山(四座)、禹门(金库)、走马塔(五座)、五谷蝶(金马玉堂)、花蝶、月豆塔、乌豆塔、赤豆塔、小麦塔、瓜子塔、禾米塔、粟塔、绿豆塔等。还要备办四十碟甜点及水果、糖茶、清茶等。1982年家庙重修落成庆典时,曾出资请开元寺东西塔连续点灯三夜,庄氏家庙灯烛齐辉。

    该民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一度中断,九十年代中家庙恢复春冬二祭传统。近年,许多前来寻根谒祖的海外乡贤、台港澳宗亲都希望尽快恢复上元夜点上元灯闹元宵宗族传统。

    二、青阳庄氏首举朔望礼

     朔日,指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现代汉语词典》注释:

     朔,农历每月初一日,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日。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上来,地球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通常,望日是指每月十五日。

     朔望礼是晋江很多地方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传统民俗信仰,到了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日,无论家住市镇或乡村的家庭,大多有人要抽时间带着香纸果合、贡品前往乡里挡境等寺庙或一些地域性福神、王爷、观音等宫庙行香礼佛,祈求合家平安、生意兴隆、添丁进财添福寿。这是一种完全由民间信众自发的、约定俗成的民俗信仰,每到是日,不用任何人、任何机构通知或号召,也无需固定时辰,从早到晚都有人前往附近的庙宇行香礼佛。一些信众广泛的地域性宫庙,来自附近城镇、乡村的善男信女,或者提着香袋、挑着竹篮步行,或者夫妻同往、或者全家合敬,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城乡民俗风景线。

     这种大众化的民俗活动源于何时?又如何发展、演变和普及呢?近年来,笔者在对青阳的历史风貌进行深入考究中,一些民间民俗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断引起关注。在对青阳的明教信仰活动踪迹进行考究中,偶尔发现了“朔望之礼”这一民俗信仰最早出现大约在明代正统年间前后。据《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记载:青阳庄氏七世善端字殷惇谥安逸“祀事多废,首举朔望之礼。”

     庄善端生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卒于景泰七年(1456年),享年41岁。他赋性温厚,爱亲睦族,热心公益事业。在他26岁的正统六年(1441年)时,就亲自前往三山,为蒙难的族叔平山公“扶枢以归”。当时青阳各姓明教信徒中的骨干人物因朝庭的打压而逃难或宅第遭摧毁者大多面临祀事荒废,一些过往先辈生卒无法判明。因此,庄善端首举朔望礼的时间大约在他30岁前后,距今大约580年。而且,这一时期的朔望礼仪主要也是针对祀事多废而在祠堂、宗祠或祖宅等安放木主牌位的场所举行的。从善端的从弟庄勉(字体昂,谥松壑,1422~1471年)“知尊祖重宗”、“独建小祠堂(今海月公宗祠),以奉祖祢,而兴春秋之祀,朔望之礼”也可证实,明正统年间或之后已有朔望礼民俗活动出现,且一开始是与祀事活动相关的,礼仪的场合也不是现在的宫观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

     从庄氏族谱还看出,祀事多废的时间跨度有近180年。其中就包括宋末元初的庄氏二世思齐、公茂两兄弟至今生卒的具体时间不明,这很可能与元末明初的离乱有关。庄思齐之子圭复卒于元至正廿四年(1364年),却至明洪武九年(1376年)才安葬,拖延了十二年,配陈氏,生莫考,卒年也不明。庄圭复长子谦,配黄氏,枢遭离乱焚于家。庄公茂之孙天冀的原配陈氏,也同样发生枢遭离乱焚于家而不知卒于何年六月十一日。可见,朔望礼的出现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因能在祀事多废的灾难中给人一种精神安慰而得到普及。

     至于何时朔望礼改在宫观寺庙进行,目前尚未见志书、族谱等相关记载。通过分析,可能与下列三种情况有关:

     (一)原先对过世的亲属只按生卒月、日举行祭祀,改成每月朔望日祭祀显然太过频繁,经过一段时间后,便演变成以“公祀日”形式代替朔望礼。但朔望礼这一创举毕竟已深入民心,仍必然会以其它形式和场合出现。

     (二)由于长时间祀事多废,尤其是曾惨遭过元兵洗劫的村庄,在明永乐以后由于一些逃难百姓陆续返回家园,社会逐渐有了生机,乡里百姓往往要到宫观寺庙或一些埔头为死难亡魂或“阴公”做功德超渡,朔望日便成了较热选的日子。特别是一些祠堂、宗祠或祖宅遭焚毁的村庄,朔望之礼在宫观寺庙举行是一种较为顺理的民俗。这种情况在明嘉靖间倭乱中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那时很多祠宇、丙舍遭焚毁,且较长时期无财力重建,先人祭祀多废,朔望礼也只能在宫观寺庙举行。

     (三)明正统之后,青阳明教的转型业已基本完成。但明教信徒的食素、添油供养明灯等习俗仍较长时间在民间盛行,并融入佛道宫观寺庙中。选择初一、十五日或初九、十九、廿九日“食短斋很普遍,选择朔望日到宫观寺庙行香礼佛、添油供养明灯也就逐渐普及。特别是经过长期灾难的荼毒,百姓渴望安居乐业,求助神灵庇佑的强烈内心需求,都会加速推动利用朔望日求神拜佛民俗信仰的大众化、普及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阳朔望礼转向宫观寺庙推广普及是当年明教信仰转型的一项创举,也是青阳明教信仰与儒道释相结合,并逐渐走向世俗化的一种象征。

    三、青阳庄氏祭祀文化

    祭祀源自远古先民对天地二神的自然崇拜。据《尚·大傅·洛诰》载:“祭者,察也,言人事至于神也。”《说文》对“祭”字解释:“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也。人神相接故曰祭。”因此,祭祀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联系,是原始宗教活动之一,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礼仪之一。

    祭祖不同于祭神,它没有对天地之神的畏惧心态,而是出自内心对祖宗的尊敬和缅怀,其本质基础是宗法和人伦。中国历朝都推行以孝为德行之本,祭祀祖宗也就成为一种崇高、神圣而严肃的道德行为。其作用是强化子孙的血缘观念和认同意识,生发出同“根”的自豪感,使宗族成员和睦友善、精诚团结,为本宗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不懈努力。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一带,祭祖这一传统礼仪直到今天仍然为许多姓氏宗族的海内外后裔中保留并延续下来,从而形成一种丰富独特的文化积淀,激发了宗亲成员的凝聚力、亲和力和热心奉献、建设美好侨乡的爱国爱乡热情。

    “祠”的本义就是祭祖,“祠堂”、“宗祠”的本义即是祭祀祖先之所,故祭祖是祠堂、宗祠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它具有宏扬祖德宗光、执行宗族法规、训戒合族子弟及宣传教育文化的作用。其深层次文化内涵则是慎终追远不忘本之意,是强化宗族寻根意识和团结精神的体现。

    通常,祭祀分有按季节进行的春祭、冬祭等;也有按场合进行的庙祭、堂祭、墓祭等。祠堂、宗祠祭祖的仪式各姓氏宗族不尽相同,但主要可分为告祖和祀祖。告祖就是在正式祭祖之前先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告诉列祖列宗,子孙现已集聚一堂,将要开始祭祖,请其神灵临莅享祀。告祖和祀祖都要有一定仪程,并都要宣读告(祭)文,然后焚化,表示祖宗已经接受。

    重大祭祖活动仪程应包括敬天公、宣读皇天祝文,敬土地公、宣读祀福德正神祝文等程式。但在例行春冬二祭时,上述程式也可简化。

    青阳庄氏宗族的祭祀习俗由来已久,近二十多年来庄氏家庙(祠堂)和各宗祠(小宗)均已修复并逐渐转入正常活动。青阳庄氏家庙祭春日原来是农历正月初一日,正月十五日则张灯结彩,赏花灯、闹元宵。近二十多年来赏花灯、闹元宵的传统尚未恢复,祭春日则改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年七十五岁及以上年龄男性裔孙参加祭祖。祭冬日是冬至,是年七十四岁男性裔孙即可提前参加祭祖。各房宗祠只举行祭春,是年六十岁及以上年龄男性裔孙参加祭祖,但有的房头则有规定七十岁及以上年龄等不同限制。各房祭春日分别是:思齐房正月初六日、碧立房各祖宅自择吉日活动、震福房正月十六日、裕斋房正月初十日、希信房正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