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曾姓网 > 曾氏郡望 曾氏郡望

堂号之追远堂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曾姓展区
漳州秋坑追远堂

漳州秋坑村“追远堂”,是秋坑村“黄氏宗祠” ,座落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秋坑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37年),坐乾巽兼亥巳,总占地面积约368平方米,建筑面积248平方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扩建前殿。后于民国28年(1939年)再次修葺。堂内供奉肇基始祖纯朴公、纯真公,祠堂上高悬木匾“追远堂”。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追远堂”饱经风霜,堂构失修,且一度被改为他用,堂貌文物遭受严重毁坏,面目全非。

枯木逢春,久旱遇甘霖,2009年12月9日,在省总会和漳州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省总会福州二办主任黄诗朱、秘书长黄国光,宗史专家黄孝感、黄宏裕等宗贤,不畏路途遥远,应漳州办事处的邀请专程来到芗城秋坑黄氏宗祠“追远堂”考察。经认真考证,祠堂原始四根石柱上的对联:“仕朝廷文建奉礼之本;绍理学家崇志孝为先”;“追始在何年超过甲子一周丹雘重新垂统绪;远延至九世欣慰云礽相继藻蘋既洁奠春秋。”同时,我们核对了《漳州府志》和《青山世谱》,其世系自榦公延及元渊公七代完全相同。所以,双方高兴地确定了漳州芗城秋坑黄氏是膺公后裔。石破天惊,令在场黄氏宗亲欢欣鼓舞,衷心感谢福州二办宗亲,帮助他们实现梦寐以求的寻根之梦。

“重道尊儒,事昭古代:报功崇德,责在后人。”漳州秋坑黄氏,敢做腋裘之计,踊跃捐款重修黄氏宗祠,于2010年2月14日破土动工,12月15日竣工,并于2011年1月25日举行白须卿宗祠重修落成庆典活动,省总会、福州二办、漳州办事处领导应邀出席,宗亲络绎朝贺,登堂爇香礼拜,共襄盛举,同庆宗祠落成大典。

漳州书都追远堂

漳州书都追远堂是书都村的祖祠堂。书都肇祖遁斋公(即萧状元国梁公的第十二世孙),高瞻远瞩,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竟然放弃仕途,约于明成化年间,由漳州接官亭"世德堂"徙入本村开基立业。

书都追远堂约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即一七五五年。是奉敬萧国梁状元公的第十二代孙,遁斋公妈之灵庙。宗祠纯属砖、石、土、木混凝结构的古老建筑物,用地508.40平方米。据传兴建追远堂时,皆是台湾萧氏宗亲出资,祖地宗亲出力,共同建造而成的。建有大宗一座二居,俗称上下厅,建有天井、走廊,正大门一个,旁小门四个,大门外两旁安立一对石雕(俗名石贴),下端镌刻着狮、象、花果等图案,祠前晒埕分为上下埕。其建筑面积之大,建材体积之粗,雕刻功夫之精,布局设置之周,结构安装之固,碧丽辉煌,宏伟壮观,在漳州市城乡名列前茅。在正堂后方的屏风上中央,高悬着一块大匾,上书:"追远堂"三个刚劲有力、金光闪闪的大字,十分引人注目.在追远堂匾后的后房中间,建有一大祖宗神位的座台,台上安置一个大栏橱,安放着书都村的始祖、大房祖、二房祖、三房祖之神主。大匾下方两侧的大椽桷上书写两幅对联:"源遡兰陵宋代科名推首选,派分书社清时仕籍看重辉"、"守先人法度必耕必读必然富贵,遵祖宗教训自怨自艾自当盛昌"。正堂上的四根大圆柱上也书两幅对联,其内联:"宗传漳平由远而近本一家勿以多寡,祠建书都自古及今无二姓不可贵也",外联:"白岭分龙腾云穿川脉圣地,黄山作案排惟列帐抑轩昂"。对联大大激发了后裔子孙;承前启后,为振兴萧姓前程而努力奋斗.

追远堂祭祖定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十日。祭祖自古及今定有"祭文"、"祝文"与"祭规"、"祭仪"等等。祭祖用的大灯上书:"萧府状元及第"红字,是漳州市城乡宗祠、祖墓祭祀用灯之唯一贵称。

书都追远堂历史悠久,至今保存十分完美,目前已被漳州市文管办列入文物保护点,编号: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