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氏郡望堂号字辈
郡望 编辑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间郡:汉有河间郡(或河间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北魏时置郡,移治今河北省河间,献县。隋唐时为瀛州河间郡。北宋后期升河间府,治河间(今河间)。元为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
江陵郡:汉代设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朝齐改置江陵郡,辖境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东一带。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堂号 编辑
俞姓主要堂号有:“流水堂”、“江陵堂”、“高山堂”、“春在堂”、“正气堂”、“思本堂”等。
宗族特征:
1、俞姓虽早见于史,但宋代以前并不常见。
2、俞姓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地区,但随着交通发达,人口迁移,已经分布全国各地。
3、俞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俞姓入两广之早,更为他姓所不能比。
4、俞姓在哲学、医学、音律、书法、以及深层次文化研究等方面多才华横溢者,尤其是在医学和音律两个方面,似乎有着天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大将俞大猷也有著述《正气堂集》、《剑经》两书传世。
字辈 编辑
西昌姜坡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海俊达镇龙潮承希良臣天腾可开学文德元启世秉忠志立品仁崇化正道永昌大恒怀光显长远明宗映相仕国嘉兆钦恩赐禄以万荣”。
安徽巢湖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祖宗信龙仲从再嘉拄国宜昌后文为应绍先发祥惟善泽勤学本家传建业光昭德存诚道义全”。
浙江宁波俞氏字辈:“士日聪安木伯文洪起道仁瑞玉树增光志承祖烈功应昌芳智开善觉修治甘棠惟孝廉高雅正悠常廷显介福永康宁庄”。
浙江绍兴俞氏字辈:“宗大文良拱宏英承肇启先绪斯昌大兴人瑞邦家之光”。
广东黄公林俞氏字辈:“仁慈兴孝义承思大学初雍熙英俊裕培治朝九永业富荣祥瑞平安家士龙”。
甘肃武威俞氏字辈 :“新安珠孟仲鸣永廷得文维生业基存 天山兆瑞明景开国泰民安万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