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氏郡望堂号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佘姓展区
佘氏郡望堂号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新郑郡:即今河南省的新郑市。(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曰郑桓公,此郑建国之始。东周初郑武公迁都于此,曰新郑(今河南新郑,距郑州市三十八公里),以别于原陕西省之郑地。战国韩国灭郑尝都于此,当时为韩哀侯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秦过置新郑县,又分置苑陵县,同属河南郡。晋省新郑入苑陵郡地。隋朝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复置新郑县,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省苑陵入新郑,后不复变。唐、宋诸朝以来或属郑州、或属开封府、或属钧州,时有变动。明、清两朝时期隶属关系亦多有变动,自清朝乾隆六年(辛酉,公元1741年)又改属开封府,后直至清朝末期不再变。民国初期,新郑县属开封道,以后撤道,直属省辖。
堂号
全国各省市佘族堂号:(19条)
1 雁门堂:山西雁门、湖南平江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2 铜陵堂:安徽铜陵、歙县、江西南昌、湖此咸宁、随州、湖南桃源等地佘族用 此堂号。
3 敬慎堂:安徽桐城、舒城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4 叙伦堂:安徽泾县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泾县佘谱)
5 鳌江堂:福建晋江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6 敬爱堂:江西泰河、湖南邵陵、桃源、重庆南岸、渝北、南川、四川遂宁、 安岳、蓬溪、大英、大竹、贵州仁怀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7 聚义堂:江西修水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8 树义堂:湖北咸宁等地佘族用此堂
9 燮理堂:湖北孝感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10义聚堂:湖北黄石、湖南望城、岳阳、重庆丰都、贵州雷山等佘族用此堂号。
11福厚堂:广东顺德等地佘族用此堂号。
12崇德堂:广东普宁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普宁六斗埔佘谱1913建)
13述德堂:广东普宁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普宁六斗埔佘谱1939建)
14忠谏堂:网络介绍佘族用此堂号。
15慰忠堂:网络介绍佘族用此堂号。
16佑启堂:网络介绍佘族用此堂号。(祐启堂:湖南桃源《佘氏宗祠志》载繁体。)
17湘水堂:湖南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族谱录”佘明宗亲提供。)
18礼信堂:重庆开县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族谱录”佘雨筱宗亲提供。)
19世松堂:云南盐津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族谱录”佘松翠宗亲提供。)
00发胜堂:安徽等地佘族用此堂号。(“族谱录”佘发胜宗亲提供。笔者认为“堂号”是一支家族的称号。不能随便认定,更不能用自己名字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