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桑姓网 > 桑氏郡望 桑氏郡望

桑氏郡望堂号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桑姓展区
桑氏郡望堂号

【郡望】:

1、 黎阳郡:黎阳县设置于西汉初期,北魏的时候改黎阳县为黎阳郡。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2 、河南郡:汉高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堂号】:

1、 枢密堂、淮翼堂:明朝的时候,桑世杰被封为秦淮翼元帅,连克镇江以东诸州县,判行为枢密院事。

2 、铁砚堂 桑氏宗族堂号为铁砚堂。前辈传流着这样一段故事,自古相传隋朝时,老先人勤奋读书,自幼家贫,惟有祖遗一台玉石砚保存,到他手已八世了。砚底已磨见深,古砚黝黑发亮,纯洁如洗,龙凤呈祥雕塑逼真,栩栩如生,龙口溢水,龙凤对恃,龙凤尾可作笔架,边旁留有储放墨块。与制砚名手顾二娘的神品—洞天一品媲美,造型古朴凝重,有自然天成之趣。慨称文物佳品,价值连城。曾有多人梦求此砚,以高薪收买。  

  一天夜晚,风雨交加,雷电轰轰,伸手不见五指,老先人正在堂屋撰写著书,突然窗开灯熄,再点亮灯时,古砚不见,老先人心慌意乱,到处托人寻找不着,终日放在心里,闷闷不乐,一年将过,当铺老板见老先人曰:桑翁,吾铺有一古砚,是以二百三十两纹银当进,迄今无人来赎,君爱惜文房四宝,何不观之…老先人忙去查看,喜出望外,果真是家传古砚,经讨价还价,破尽家产,以三百四十两银子赎来,更加小心翼翼,珍惜如命,爱不释手,练得一手好字。时隔不久,匪徒又一次盗走古砚,经过几番倒手,后又以至宝恭入皇宫,杳无音信。老先人临终前还惦记着祖传古砚,并把儿子叫到跟前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维世长。古人云:人遗子满盈金,吾遗子教一经,何况我一无金银二无物,祖传古砚又在我手失落,我愧对祖先,你们可要争气,上进好学立志夺得功名…  

  因教子有方,长子位局大学士名曰镇,次子兵部尚书名曰怿。进京任职时仍不间断读书,勤奋攻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常以名人名句克己,抓住今明两日之间,子丑二时之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结果四壁之兰可我,一船书画撩人。皇上见之,感动无比,皇恩浩荡,特赐一台古砚一支笔,上有御批真迹刻入—铜笔铁砚,原来是家传古砚,经历多少风波,多少曲折,乃是此砚回到主人手中,真是天赐良机,福禄寿禧极至,长子镇精神倍增,对诗书更为重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显赫弘扬桑氏宗族,象征坚硬耐磨,荣宗耀祖,以善为本,以诚待人,以文辅佐,以武治国,以砚为伴,勤学苦练。后树立祖先牌借以为荣,喜鹊窝,桑庄原都有祠堂,公元一九五六年以前老人们仍见对口袋上留有宗族堂号—铁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