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宋姓网 > 宋氏郡望 宋氏郡望

中华宋氏排行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宋姓展区

宋姓是中国第二十二位姓氏,尤其在山东地区中最有影响。宋姓人群大 约占了当代人口的 0.81%,即每 10000 个中国人中姓宋的人至少有 81 个, 总人口大约近 1000 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宋姓历代名人 290 名,占名人总数的 0.6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七位;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 总数的 0.7%,排在第三十位;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

数的 0.44%,排在第五十位。 我国宋姓家族的历史悠久,历代名人不绝于史书,历史上宋姓的主要人 物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西汉时壮武侯宋昌,唐朝名相宋璟、诗人宋 之问,北宋文学家宋祁、宋庠兄弟、文学家兼文献学家宋敏求、画家宋迪、 农民军领袖宋江,南宋著名法医家宋慈,明朝学者宋濂、科学家宋应星、文 学家兼藏书家宋懋澄,清朝诗人宋琬、经学家宋翔凤、学者宋恕、维新派代 表宋育仁,民国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民主革命家宋教仁、抗日名将宋哲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上将宋时轮。 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宋姓来源主要有两大支:子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宋 宋姓源于微子启封宋国 宋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始见于周代。周公旦平定由纣王之子武庚挑 起的叛乱之后,周成王改封纣王长兄微子启于宋。宋国建立,定都商丘,公 族皆以国名为姓,世代姓宋。 公元前 286 年,宋为齐、魏、楚三国联合所灭。宋姓民众逐渐播迁,流 散各地。然而,宋氏家族尽管组成成分比较单纯,但也并非“一脉单传”。 据《五代史》记载,当时在辰州有所谓的蛮酋,也是以宋为姓。但除此之外, 就不再有其他血统了。

自汉代始,许多宋姓人皆因为官之故开始由中原向四周、由北方向南方 扩散。最初是在山西介休、陕西关中、河南南阳、河北广平及河北邢州等地, 繁衍成望族。隋唐时期,宋姓迁徙频繁,逐渐散居于大江南北。到宋元之交、 明清之际更有闯荡海外、迁居入台者。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 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 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 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 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 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 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 286 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 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 3200 年,国灭后普遍 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 2300 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 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 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 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 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历史上宋姓的分布和迁移 在商、周、春秋、战国一千多年中,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 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 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氏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 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公元 960-1279 年),宋姓大约有 88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1.1

%,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宋姓总人口的

19.4

%,占陕西总人口的 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 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 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 省的宋姓又集中了 16%。全国形成了秦川、冀豫两个中心的宋姓人口聚集 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 1368-1644 年),宋姓大约有 54 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 0.57%,为明朝第三十七位姓氏。宋、元、明 600 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 20 %,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 年中宋姓人口净减少了 33 万,是中国常见姓 氏中减少人口最多的姓氏。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 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山东为宋姓第一大 省,约占总宋姓人口的 1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 (15.3%)、浙江(13.5%),这三省的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 46%;其次分 布于山西、江苏、河北,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 25%。宋、元、明 600 余年, 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南 方宋姓在这 600 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北南两 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宋姓的人口已达 972 万,为全国第二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 的 0.81%。从明朝至今近 600 年中宋姓人口由 54 万激增到近 972 万,近 18 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 9300 万,当代的人口按 12 亿计,人口增长了 13 倍。宋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 1000 年宋姓人口 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四 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 44%;其次分布于黑龙江、安徽、江苏、湖北,这 四省又集中了 24%。山东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 15%,为宋姓第一大省,占省 总人口的 1.6%。全国形成了鲁冀豫、四川、黑龙江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

在这近 600 年间,宋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 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 时,向西南、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宋姓的分布频率 宋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东部、江苏北部、黑龙江、 辽宁大连地区、四川成都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宋姓人口达到 3.3 人以上,有 的地区高达 7 人以上。宋姓分布密度表明:密度最高的(3.3 人以上/平方公 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4.9%,宋姓人口大约 214 万;2.2-3.3 人/平方公里 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9.8%,宋姓人口大约 249 万;1.1-2.2 人/平方公里的 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24.3%,宋姓人口大约 356 万;0.1 一 1.1 人/平方公里的 地区占国土面积的 40%,宋姓人口大约 146 万;不足 0.1 人/平方公里的地 区占国土面积的 21%,宋姓人口大约 7 万。 宋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宋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宋姓在华北、 四川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宋姓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东 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 1.4%以上,有的达到 2.5%以上,其 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5.6%;山东西部、晋冀豫、陕甘宁大部、苏 皖鄂川大部、辽宁、吉林西部、内蒙古中和东部,宋姓频率在 0.7%一 1.4 %,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28%;云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湖 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台湾东南部、青海东部, 宋姓频率在 0.35%一 0.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19.4%;宋姓 在其他地区的频率不足 0.3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 47%,其中 频率不足 0.1%的地区占了 28%。 血型分布特征 宋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 型 305 万,占 31.3%;A 型 276 万,占

28.4%;B 型 297 万,占 30.6%;AB 型 94 万,占 9.7%。宋姓总人口 972 万。 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东南、四川成都地区、黑龙江、辽宁 大部、吉林是宋姓常见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14.7%,宋姓 463 万,约占 全国宋姓人口的 47.6%。O 型 142 万,A 型 130 万,B 型 144 万,AB 型 47 万。 华北大部、四川其他地区、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陕甘宁地 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24.3%,宋姓 356 万,约占总宋姓人口的 36.6%。O 型 112 万,A 型 102 万,B 型 109 万,AB 型 33 万。 其他地区为宋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 61%,宋姓 153 万,约 占宋姓总人口的 15.8%。O 型 51 万,A 型 44 万,B 型 44 万,AB 型 14 万。 郡望堂号 【堂号】宋氏的堂号主要有"玉德堂"。宋朝时期,宋祁和胞弟宋痒一同 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至兵部尚书,著《玉楼春词》,有"红杏枝 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或"大宋"、"小宋"。 【郡望】宋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 弘农郡、扶风郡、乐陵郡、江夏郡等。其中,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 风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臵郡,治所在长 安(今陕西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 的地方。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 宋字的古体字,是宝盖头下一个“米”字,米字形容的是天子戴枷,因 为“+”字符号是太阳的象征;而“×”字符号是枷锁,因而天子戴枷为米也。 因此,“宋”字的含义为戴枷的天子被囚禁于洞穴之中,那麽是那位天子曾 被披枷带锁囚于洞穴之中呢?《山海经? 大荒南经》曰:“有宋山者,有赤 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桎苦,是谓枫木。有

人方齿虎尾,名曰祖状之尸”。由此可知:宋山被囚的天子是炎帝蚩尤,因 其与轩辕氏争天下而败,被黄帝将其披枷带锁囚禁于宋山,蚩尤崩后,他所 戴的枷化成了枫木,因而红色的枫叶是蚩尤之血染成的,蚩尤在九黎族中有 很高的威信, 所以黎民百姓有采摘枫叶纪念蚩尤的习俗。 蚩尤是宋山的囚徒, 而祖状则是宋山的主人,大概在商天子武丁时,商人征服了祖状,武丁将宋 山封给了他的儿子子宋。《卜辞》记有:“商王武丁之子子宋”。子宋为方 伯,其后有宋伯歪。周武王灭殷时,宋国也随之覆灭,周成王则将宋国封给 了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让他承继殷祀,因而宋国所祀“殷帝乙”,为微子 启之父。宋山地居何处,暂无结论,《皇览? 冢墓记》记载曰:“蚩尤冢在 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 为蚩尤旗。”因而,宋山应在山东寿张县境内,微子启之墓也在此,故而, 可以认定宋国初立是在山东寿张,后迁都至河南商丘。 宋公是商殷天子的贵胄,其位在公爵,是周初三公之一,周天子礼其为 宾而不为臣,给宋国高度的自治权。宋君位传到宋襄公时,一度取代齐国成 为中原霸主,后宋国与楚国争霸,被楚国击败,而其国又内乱不止,国家渐 渐衰败。春秋楚、宋之争时,宋国被俘之军民被楚国流放到沅水流域开发南 疆,渐渐融入南蛮族中,宋人因怀念中原故国,则以国名为姓。五代时有辰 州蛮宋邺,迁云贵,其后形成云贵望族,史称“宋家人”。魏世宗时有西羌 族宋万率部族 4000 户内附,他们都应是宋人的后裔。 公元前 328 年宋君偃发动政变,赶走其兄宋君剔成,自立为宋公。宋君 偃善于治军,并好大喜功,他训练了十万精兵,5000 乘战车,尤其亲统宋师 东败强齐,取其五城;南败强楚,侵占其地 300 里;西败强魏,取其两城; 并灭掉附庸的滕国。宋君偃连败万乘之尊的齐国、楚国、魏国,使宋国再次 崛起于中原,他屡战屡胜,天下无其敌手,宋国亦逐渐强大,地居鲁、皖、

豫、苏四省边地,成为位居第八的大国。公元前 318 年,宋君偃称王。史曰 “宋王偃”。宋王偃为树立王权,让臣民呼其为“万岁”。并在宋国开展肃 巫运动,以“射天”之戏贬低神权。宋王偃骄横无道,又喜淫乐,逐废驰朝 政,宋公卿大臣凡敢劝谏者,宋王偃则用箭将忠臣射杀,竟于一日内射杀宋 大夫景成、戴乌、公子勃三人,其残暴尤如夏桀,因而诸侯骂宋王偃是“桀 宋”。宋王偃无道,激怒天下,公元前 286 年齐泯王听从纵横家苏代的建议, 联合楚国、魏国、燕国,举四国之师讨伐桀宋。宋王偃毫无惧色,率宋师力 敌四国,但因宋王偃不体恤士卒,又不加赏赐,宋国军民无心恋战,终被四 国联军击败。宋王偃欲逃往秦国,当他冲破重重围堵逃至魏国温邑(河南温 县)时,见追兵以至,乃投神农涧自溺未死,被追兵拉上来斩首。商宋自公 元前 1061 年微子启始封,自公元前 286 年宋王偃亡,共传 33 世,历 775 年 国亡。齐、魏、楚三国分宋,其国人自此离散,为诸国之奴。宋国公族为纪 念自己的祖国,则以国名为氏,称宋氏。 宋氏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史可考约 2200 余年,其历代名人辈出,著 名的历史人物有楚国屈原的学生宋玉,秦末的楚国起义军冠军将军宋义,协 助汉文帝登上帝位的中尉宋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宰相宋弘,唐玄宗的名相 宋璟,真可谓是冠带满朝,衣领相继。宋时,宋氏因避讳宋太祖庙号,改为 汤姓、商姓,因而宋初排《百家姓》门阀时,宋氏只位居第 118 位。元明时 期, 宋氏多又恢复了原氏, 所以宋氏人口猛增至今位居全国人口第 22 位的大 姓。 历史上有许多汉族宋氏因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则遵从传统入乡随俗, 日久天长,渐渐失去自己原有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渐融入少数民族之中,成 为其民族中的成员。据史记载:贵州唐乾符年间,真定人宋宣为节度使,他 因征剿播州有功,奉命留守遵义当地,其后世袭土州长官,则改从当地民俗,

入籍土著。湖南桃源人宋国,助元成宗征南有功,奉旨留守龙里,其后世袭 龙里土州长官,则入籍土著。由于上述原因,在壮族、苗族、土家族、朝鲜 族、藏族、回族等民族中均有宋氏。 海南省文昌县宋嘉树, 其长女宋霭龄为民国财政部长孔祥熙夫人; 次女 宋庆龄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夫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三 女为民国总统蒋介石夫人;长子宋子文是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因而文昌宋氏 家族声震海内外。但宋嘉树原本姓韩,其祖先是南宋廉州太守、安阳人韩显 卿,1197 年韩显卿迁海南文昌县定居,其 23 世孙韩教准过继给舅父宋氏, 因而改宋姓,叫宋嘉树,故而,是宋姓又多了一个宗派,而且此支宋氏成为 当代最有影响的家族。 台湾虽然悬孤海外,但宋氏在台湾也是望族,据史记载:唐宰相宋环, 是河南光州人,其玄孙宋骈,于唐咸通年间出任福泉观察使,致仕后遂居福 建莆田。莆田宋姓在宋元时期分迁至广东,成为广东宋姓的始祖,清康熙年 间,台湾回归祖国,广东宋氏开始移民台湾,同时福建宋氏也大规模向台湾 移民,台湾有史记载的宋氏始祖叫宋来福,始居台湾淡水,其后繁衍茂盛, 子孙遍及台湾各地,成为台湾望族,宋氏在台湾今已位居第 55 位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