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陈姓网 > 陈氏郡望 陈氏郡望

堂号郡望-陈姓堂号衍派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陈姓展区
陈姓堂号  

       在闽南一带,很多村庄大门的门匾上刻着"颍川衍派"或"南院传芳"、"飞钱传芳"、"碧石传芳"。很多人不明白,到底"颍川衍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又要署上"南院传芳"、"飞钱传芳"、"碧石传芳"呢,这究竟与"颍川衍派"有什么关系呢?  

  

       颍川衍派  

  

       自妫满封陈到公元前479年陈闵公亡于楚,陈国共传20世,26代君王,历时588年。其间妫满第12代孙陈完,于公元前672年因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子孙世任齐国的大夫、卿、相,至陈完10世孙田和,夺取姜姓齐国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历史上称"以田代齐",又传8君184年,至16世孙田建时,被秦始皇所灭。田建有三个儿子,长子田升、次子田恒均改姓王,后繁衍为王姓的一部分(舜裔十姓之一王姓的其中一支派),三子田轸逃,后迁至颍川(今河南禹州、许昌、长葛一带),恢复陈姓,此后陈氏在中原瓜瓞连绵,发展成为名门巨族。颍川也因此称为陈姓的发祥地。陈轸的十世孙陈寰,字仲弓,东汉时任太丘长,德高望重,名倾天下,成为朝野学习的楷模,故后陈姓又多尊奉陈塞为颍川衍派的始祖。以后的陈霸先,也是陈塞的后裔。陈旺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诏赐立义门,至宋嘉韦佑八年(1063年),分析义门陈,也是陈定公后裔。以至后来"开漳圣王"陈政、陈元光父子(称将军派),唐中宗进士陈邕(太傅派)等陈姓名人,均出自颖川始祖陈寰公的派下,故而凡属陈姓都用"颍川衍派"作为郡望,立为堂号。因为陈姓人口众多,又分为多次多种方式入闽,成为闽南第一大姓,在闽台有"陈林半天下"之说。而进入闽南的陈姓支分派衍,在各自位置发展,又成为该地区的开发始祖。所以,在"颍川衍派"总堂号之下,又分出若干的分堂号支分派衍,在各自位置发展,又成为该地区的开发始祖。所以,在"颍川衍派"总堂号之下,又分出若干的分堂号。  

  

        南院传芳  

  

         颍川侯陈实后裔陈忠之子陈邕,唐中宗时中进士,官至太子太傅,在朝中与奸臣李林甫不和,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谪人闽,于同安居住。现同安城有规模宏大的"太傅祠"一座。后又迁至漳州南厢山居住,并在漳州建起宅院,在宅院旁建寺宇,取名"延福报劬南院",还仿帝宫建了一个钟鼓楼台,殿宇宏阔,廊庑宽敞,庭院幽静深邃。谁知有人向朝廷告密,说他宅第宛若皇宫,有僭越称帝之意。唐玄宗大怒,派钦差大臣查办。朝中有人秘密通风报信给陈邕。陈邕得知消息后,知有灭族大祸,惊恐得乱了方寸。这时,18岁的女儿陈金花急中生智,劝父舍宅为寺,全家搬出另居,她自己则落发为尼,以保全家消灾避祸。不久,钦差大臣到漳州,见这里是寺庙,并非皇宫。这就是流传于闽南的"金花舍己救父"故事。陈邕的子孙在漳泉一带繁衍生息,继而再分支到闽南其他地方居住。因此,凡属陈邕分支出来的陈姓子孙,在其门匾上除了镌刻"颍川衍派"以外,还常常镌刻"南院传芳"的堂号。  

  

       碧石传芳  

  

        在南安市官桥镇西侧的东头村,其门匾上镌刻着"碧石传芳"的灯号。东头村早期不叫东头村,从文字记载及口头传说中得知,早期的东头村与上曾村交界处,有一大白石,以石为名,曾一度把居住的村庄叫白石乡。后来乡里的读书人,把"白石"改为"碧石"。因此,在各家各户的门匾上,除了镌刻颍川衍派外,有时还镌刻"碧石传芳"。至于什么年代又把"碧石"改为"东头"并沿用至今,还找不到文字依据。  

  

       "飞钱传芳"  

  

       传奇故事"飞钱陈氏"源于河南颍水派系,入福建仙游始祖鄙公玄孙陈晔,从东乡光埔迁入仙游县钱田境居住,至宋七世祖陈汝器夫妇,一生积善好施,轻财重义,德厚孝悌,动天飞钱,故以"飞钱"为家族命名,遂昌其族。陈汝器性友爱、敦善,将家资尽让其兄陈湛,为乡邻所称赞。其妻朱氏乃宋宝文阁待制少保朱绂之女,贤德善施,怜贫救苦,平日乡邻凡有急求者,无不获得资助,有时还偷藏财物于米食之中赠给,累年积月,声誉远布。观音菩萨闻之存疑,为试究竟,一日化为方外女流(乞丐)到门前求施舍。朱妈一时囊空,无所馈赠。女乞直指朱氏脚上弓鞋求赠,朱氏一口允诺。只是在脚上之鞋,难免沾尘味重,请待洗净,明日来取便是。观音觉得朱氏不因对方是女乞位卑、形秽而轻视,不但愿意赠鞋,而且还要洗净才送,深为其高尚品德所感动,即现真身,告之朱氏:''凡有求赐,慨得应允。"朱氏告日:"老身及家人并无私事相求,只是村前小溪,每发洪水必冲毁两岸农田,村人受涝之害,苦不堪言。多年来,盼望早日修好堤岸,只是村民穷苦居多,自己又独力难当,此愿无时不在念念之中,只求菩萨神通广大,助此大愿,得以实现。"言罢霎时佛祖升天而去,一阵风来,无数金钱自天而降,铺天盖地,飞钱满屋。宫廷闻知,盖库藏之,用于修堤造渠。自此汝器公派下遂以"飞钱"二字为族名,以祀上天之佑。其后夫妇连生三子皆簪缨出仕。这就是民间传承九百年之久的"飞钱传芳"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