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堂号概述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着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
凌氏郡望系出河涧渤海,从地名出现的时间看,河涧要早于渤海,但是渤海是从河涧国之中分出,所以作为凌氏族人望出之地,河涧渤海又是同时的,不存在谁先谁后。据历史记载,汉室之邦为国,国制为郡,凌氏是同时望出河涧渤海。
凌氏家族庙堂以郡望地名为堂号,立河涧堂和渤海堂。发展到后来,在一些地方兴旺较大的凌氏分支后裔又衍生自立了许多新的支系堂号,这些新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如汉佐堂、六印堂、仁德堂、松柏堂、敦睦堂、孝思堂等等。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系出河涧堂或渤海堂。
四川资阳石岭镇五一村凌氏堂号延袭祖辈发源立为河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