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连姓网 > 连氏郡望 连氏郡望

追寻连氏家族之根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连姓展区


欣闻《连氏家族之根》出版,可喜可贺!这是广水文化名市建设的又一成果!  

广水连氏文化是中华连姓这一千年望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历代《应山县志》记载了连氏先贤的大量光辉事迹,广水至今遗存着宋代连氏名胜古迹——连处士墓、连都官墓、四贤祠等。在《随州志》、《德安府志》、《湖北通志》、《宋史》、《六一居士文集》等古代文化典籍中,在《福建通志》、《漳志府志》、《龙溪县志》、《石码镇志》等众多地方志书中,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全国各地《连氏宗谱》中,都记载着应山连氏的辉煌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连姓族人、文史专家,不断到广水寻根问祖、考察论证,确认山西上党、湖北广水、福建龙海、台湾宁南坊连氏一脉相承,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之根在广水。

连氏文化对广水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正统年间德安郡守范君理巡视应山时说:“应山之为邑,以四贤之名见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连处士墓表》中说:“其(应山人)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连舜宾)为法”;宋集贤校理张耒在《四贤堂记》中说:“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静有耻者,四君子之化也!”受连氏文化的影响,应山“民秀而文,俗俭而朴”,名人贤士辈出:宋庠、宋祁、连庶、连庠、欧阳修五进士同出名师连舜宾一门;王世则、宋庠、宋祁、郑獬四状元相继出现在北宋应山一县。宋代以来,广水名人“项背相望,后先辉映”,如:宋代抗金爱国英雄连南夫、抗元名将李庭芝,明代直谏忠烈杨涟,清代“开国功臣”洪起元、台湾府海防同知洪一栋父子,现代旅美作家聂华玲、高能物理学家聂华桐姊弟等等。  

广水春秋时为贰国,梁大同二年(536年)设置永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应山县,1988年撤县建市命名广水市。广水地处鄂北门户,位于大别山脉与桐柏山脉两大山系交汇处,境内高山连绵,雄关鼎立,河流纵横,山水竞秀。自古是南北交通咽喉,军事重地,商旅要途。北部的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号称“鄂北三关”,其中平靖、武胜两关名列“中国九大名关”。平靖关、武胜关之间的中华山,至今遗存上百座古代军事山寨,与百条风光秀丽的沟壑瀑布形成99寨沟旅游风光,现已成功开发的三潭风景区、中华山森林公园、黑龙潭风景区名扬四海。广水南部的徐家河风景区、李白望月赋诗处寿山太白庐、“一师五进士”之师连处士蔽山墓、国共美三人小组吉阳山谈判旧址,四大人文美景闻名遐尔。广水历史上称颂的“三台八景”自古著称于世。  

广水优越的地理位置,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建设文化名市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共广水市委、广水市人民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县域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山水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广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工业企业形成了以风机制造、金属冶炼、医药化工、造纸包装、食品加工、轻纺服装为支柱的六大产业。文化事业、旅游开发、城乡建设跨越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城市称号。  

广水山川壮丽,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为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经商旅游理想之所;广水文化灿烂,连氏文化影响深远,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广水市委、广水市人民政府,代表广水93万父老乡亲,热忱欢迎海内外连氏宗亲到广水寻根谒祖!欢迎台湾同胞和广大有识之士到广水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祝愿广水连氏文化这颗尘封千年的明珠,沐浴盛世春风,拂去历史尘埃,焕发璀燦的光芒!  

  

2008年4月6日  

(作者系中共广水市委书记)

第一章 一脉相承的世系  

连氏家族“望出上党,脉自应山”,从湖北应山开始,连战家族繁衍世系、迁徙路线清楚可辨。从连总由闽迁鄂,至总公7世孙连南夫宦隐福建龙溪,从南夫公19世孙连兴位渡海迁台,至兴位公8世孙连战先生,一脉相承。

一、从连总至连南夫的世系

  

世系图说明:

一世祖,连总(清《康熙应山县志•循良传》、清同治《应山县志•名宦》 作“聦”即“聪”):字会川,唐咸通九年(868年)进士,任广西、四川副使。由福建闽县迁居湖北随州 。  

二世祖,佚名。  

三世祖,连光裕:连总孙,宋太宗赵匡胤时(976-997年)任应山县令,后任磁(今河北磁县)、郢(今湖北钟祥)二州推官,卒葬应山黄榜山之原。

  

    

  

四世祖,连正(明《嘉靖应山县志》载《连处士墓表》作“政”):连光裕子,名国扬,字朝佐,久病,未仕。

五世祖,连舜宾(971—1030年):连正长子,著名隐士,以子恩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刑部侍郎。卒葬蔽山之麓。(见第三章欧阳修《连处士墓表》)  

连舜睦:连正次子,居湖北云梦。  

六世祖,连庶:连舜宾长子,欧阳修称其为“上党三哥”。庆历六年进士,曾任商水尉、寿春令、职方员外郎,为官清廉,人称“连底清”。  

连庠(1005—1067年):连庶弟,庆历二年进士,曾任宜城令、职方员外郎、屯田都官等。卒葬三钟山下。为官清而肃,人称“连底冻”。与兄齐名,人称“应山二连”。(见第三章王莘《连都官墓志》)  

朱氏:连庠元配,葬三钟山下。  

李氏:连庠续配,封仁和县君,卒于1085年,葬三钟山下。  

连庸:连舜宾三子。  

连膺:连舜宾四子。  

七世祖,连仲熊:父连庠,母朱氏,开封雍丘尉。  

李连氏:连庠长女,适进士李岘。  

连仲熙:父连庠,母李氏,成州同谷(今甘肃成县)尉。  

宋连氏:连庠次女,适宣德郎宋乔年。  

李连氏:连庠三女,适进士李仲舒。  

连仲涉:字淑颖,赠通议大夫。父连庸。另有一说,据浙江乐清峃前《连氏宗谱》:淑颖父子纯,祖父端贞,曾祖连庶。  

杨 氏:仲涉夫人,赠淑人。  

高 氏:仲涉夫人,赠淑人。  

八世祖,连南夫(1085—1143年):连仲涉子,字鹏举,宋代著名抗金爱国将领。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曾任职粤闽。绍兴九年(1139年)宦寓福建漳州龙溪(今龙海市),卒葬龙海连山,谥忠肃,赠太子少傅,被龙海连氏奉为“霞漳始祖”。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到龙海市马崎连氏宗祠祭拜的开基祖就是连南夫。(见第三章第四节)

  

    

  

2007年11月广水考察组千里迢迢赴福建龙海考察连南夫墓地  

王氏:南夫夫人,封赠淑人。  

连万夫:南夫弟,《宋史》有传。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犯应山,万夫率数千乡亲依据鄂北三关天险御敌,被敌围困三天,最后山寨被攻破,壮烈牺牲。  

连哲夫:南夫堂兄,随南夫外出官宦人生,曾受朝廷封赏。  

连端夫:南夫堂兄弟,名灿,又名朴素,派名荣十,字端夫。宣和三年(1121年)因功官朝散郎知南剑军州(今福建南平市)事,宣和五年为应山四贤祠立碑。卒葬南平顺昌县来布村龙山。(见第三章第五节)  

游景娘:连端夫元配。  

赵 氏:连端夫续配。  

九世祖,连 雍:南夫长子,字宇茹,生于应山,朝奉郎,邵州(今湖南邵阳)知州,定居浙江温州乐清横山。  

连 谷:南夫次子,字宇芹,生于应山,任职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西)袁步盐场,定居连氏祖籍地福建福州。  

连 莹:南夫三子,字宇芷(又作宇茝),生于应山,侍奉其父,定居福建漳州龙海连山。  

刘连氏:南夫女,适将仕郎刘蘧。  

连 潜:端夫长子,字孔绍,号养静,宋绍兴己未(1139年)进士,绍兴十六年(1146年)为守父丧,从湖北应山县迁居南剑顺昌县,在来布村下连村建有“鸳鸯楼”。  

连 源:端夫次子。  

连 深:端夫三子。  

连 沉:端夫四子,迁回应山定居。  

纵观上述世系得知,从连总唐末徙居湖北随州,至总公7世孙连南夫绍兴九年罢官隐居福建龙溪,连氏在应山繁衍9代(一说11代),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四个时代,近300年,留下永垂后世的历史辉煌。  

二、从连南夫至连战的世系  

自连南夫南宋绍兴九年隐居福建龙溪连山,至南夫公19世孙连兴位清康熙年间渡海迁台,连氏在闽繁衍生息19代。其间又产生了许多仁人志士,发生了许多英勇悲壮的故事。  

在龙溪连山,南夫公5世孙连秀璇,于南宋末年随文天祥抗元,激战广东五坡岭,合族战死 38人。元兵为报复连氏,将福建龙溪连山的连村、连墓全部焚毁。  

为逃避元军迫害,连氏举族迁居海上小岛玉田山。其间倭寇侵掠东南沿海,连氏家族在南夫公10世孙连佛保的带领下英勇抗击倭奴,顽强生存在海中孤岛。不久,为了防倭,明朝政府下令“禁海”,连氏族人于明宣德年间返迁龙溪故地连山附近的马崎村。  

在马崎村连氏逐渐发展成望族,人才辈出。如,南夫公13世孙连象于明成化年间任广东高要巡抚,廉洁奉公,政声颇佳;连烺于清乾隆年间随大将军福康安去台湾平乱,任参将,特授昭勇将军,回乡后又倡修宗祠家谱。  

清康熙年间,南夫公19世孙连兴位,“遂去龙溪,远移鲲海”,定居于台南宁南坊马兵营。自兴位公迁台至连战先生子女,连氏在台繁衍10代。其世系如下:  

  

    

  

一世:兴位公,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四日,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十一日,以农耕为业,娶台南本地女子翁和娘为妻,生子二。  

二世:吉公,配欧炎娘,生子三。  

三世:卿公,配叶美娘,生子齐全。  

四世:齐全公,配程为娘、石柑花娘,生子三、女一。经商致富,连家逐渐由弱到强,但“树大招风”,遭土匪抢掠,家道中落。  

五世:长瑞公,配郑清罔娘,生子三、女四。公是一位有学问的读书人,因连家恪守明朝遗民不应科举的遗训,全凭兴趣爱好读书,成为“谜坛奇才”。  

六世:得政公,字永昌,爱国儒商。青年时饱读诗书,因不参加清朝科举考试而从事制糖业,他为糖厂取了一个文雅别致的名字——“芝兰”,他抓住巡抚刘铭传扶持糖业发展的机遇,积极采用新法制糖,把“芝兰”办成台南首屈一指的糖厂。他继承连家仁义慈善遗风,同治年间,台南连年饥荒,米价飞涨,他采购一二千担大米,平价出售,对贫困老弱之家则按日二升米救济,活人无数。光绪十九年,当地士绅联名上书巡抚衙门举荐其“孝友端行”,获“奉旨建坊,入祀孝悌祠”的荣誉,成为台南连家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名人。  

永昌公配刘妙娘,育五子二女,连横即其第四子。经商成功的永昌公重视教育,他购买连宅附近的一座“吴园”专供子女读书。他常和子女一起读书论史,传授做人处事的道理,经常带孩子们外出遍游台南一带名胜古迹,给孩子讲先贤忠义爱国的故事。他以重金购买一部《台湾府志》送给幼年连横,说:“你是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史”,由此竟启发了宝贝儿子长大成为历史学家。  

七世:重送(1878—1936年),字雅堂,号剑花,又名横。1894年正当台南连氏家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连宅作为刘永福领导的抗日军队的总指挥部,在日寇占领台湾之后被焚毁,父亲连永昌猝然病故于抗日筹款的途中,年仅18岁的青年连横,用他那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家族、民族存亡的重担。连家在台湾因经营实业而发达,因日军侵战而败落,而连横却走了另一条人生之路:他在国破家亡的乱世中,用他那支横扫千军的笔,为保存民族文化奋斗终生,成为台湾文化巨匠。他撰写的《台湾通史》,“如同一盏历史明灯,照亮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的道路”,他的《台湾语典》、《台湾赘谈》、《大陆游记》、《剑花室诗集》、《雅堂文集》等宏文巨著,无不渗透爱国思想,他被誉为台湾四大历史名人。如今在台北市新公园,人们可以看到“剑花亭”中巍巍矗立的连横铜像,这是1967年春台湾文化界发起建造的著名的“一阁四亭”之一。“翠亨阁”是纪念国父孙中山的(“翠亨”是孙中山故乡村名);“大木亭”是纪念驱荷复台的民族英雄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因其原名郑森,字大木);“大潜亭”是纪念抗法保台的民族英雄清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因其故乡合肥有大潜山,号“大潜山人”);“沧海亭”是纪念抗日义军领袖清工部主事丘逢甲的(因其笔名沧海);“剑花亭”,即纪念连横之亭。由此可见连横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连横配沈筱云,生子一:震东;女三:长女夏甸、次女春台、三女秋汉。连横教育子女继承连氏家族遗风和中华民族爱国传统,他亲书家乘传于后人,他象他的父亲那样,经常带子女游历台南众多的蕴含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名胜古迹。他曾为诗云:“一丘一壑吾能隐,某山某水任钓游。闲与儿曹谈掌故,胸中自有鲁春秋。”他给唯一的儿子起名:“震东,字定一”,知情人一看便知含义:“震撼东亚,台湾与祖国大陆定成一统”。他的唯一的孙子连战之名也是他起的。1936年6月在他临终之时,孙子尚未出生,他拉住儿子震东的手,郑重叮嘱:“震东啊!日本人气焰嚣张,中日必有一战,倘能战胜,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告诉兰坤,倘生男孩,便名‘战’。战胜日本,光复台湾,我死可瞑目了。”  

  

    

  

连战家族迁台300余年,历经艰辛曲折,逐渐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名门望族,纵观其家史,无论时势多么艰难,始终保持了连氏先贤爱国忠义的家族遗风。

  

    

  

一世:兴位公,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四日,卒于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十一日,以农耕为业,娶台南本地女子翁和娘为妻,生子二。  

二世:吉公,配欧炎娘,生子三。  

三世:卿公,配叶美娘,生子齐全。  

四世:齐全公,配程为娘、石柑花娘,生子三、女一。经商致富,连家逐渐由弱到强,但“树大招风”,遭土匪抢掠,家道中落。  

五世:长瑞公,配郑清罔娘,生子三、女四。公是一位有学问的读书人,因连家恪守明朝遗民不应科举的遗训,全凭兴趣爱好读书,成为“谜坛奇才”。  

六世:得政公,字永昌,爱国儒商。青年时饱读诗书,因不参加清朝科举考试而从事制糖业,他为糖厂取了一个文雅别致的名字——“芝兰”,他抓住巡抚刘铭传扶持糖业发展的机遇,积极采用新法制糖,把“芝兰”办成台南首屈一指的糖厂。他继承连家仁义慈善遗风,同治年间,台南连年饥荒,米价飞涨,他采购一二千担大米,平价出售,对贫困老弱之家则按日二升米救济,活人无数。光绪十九年,当地士绅联名上书巡抚衙门举荐其“孝友端行”,获“奉旨建坊,入祀孝悌祠”的荣誉,成为台南连家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名人。  

永昌公配刘妙娘,育五子二女,连横即其第四子。经商成功的永昌公重视教育,他购买连宅附近的一座“吴园”专供子女读书。他常和子女一起读书论史,传授做人处事的道理,经常带孩子们外出遍游台南一带名胜古迹,给孩子讲先贤忠义爱国的故事。他以重金购买一部《台湾府志》送给幼年连横,说:“你是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史”,由此竟启发了宝贝儿子长大成为历史学家。  

七世:重送(1878—1936年),字雅堂,号剑花,又名横。1894年正当台南连氏家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割占台湾。连宅作为刘永福领导的抗日军队的总指挥部,在日寇占领台湾之后被焚毁,父亲连永昌猝然病故于抗日筹款的途中,年仅18岁的青年连横,用他那稚嫩的双肩挑起家庭、家族、民族存亡的重担。连家在台湾因经营实业而发达,因日军侵战而败落,而连横却走了另一条人生之路:他在国破家亡的乱世中,用他那支横扫千军的笔,为保存民族文化奋斗终生,成为台湾文化巨匠。他撰写的《台湾通史》,“如同一盏历史明灯,照亮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的道路”,他的《台湾语典》、《台湾赘谈》、《大陆游记》、《剑花室诗集》、《雅堂文集》等宏文巨著,无不渗透爱国思想,他被誉为台湾四大历史名人。如今在台北市新公园,人们可以看到“剑花亭”中巍巍矗立的连横铜像,这是1967年春台湾文化界发起建造的著名的“一阁四亭”之一。“翠亨阁”是纪念国父孙中山的(“翠亨”是孙中山故乡村名);“大木亭”是纪念驱荷复台的民族英雄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因其原名郑森,字大木);“大潜亭”是纪念抗法保台的民族英雄清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因其故乡合肥有大潜山,号“大潜山人”);“沧海亭”是纪念抗日义军领袖清工部主事丘逢甲的(因其笔名沧海);“剑花亭”,即纪念连横之亭。由此可见连横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连横配沈筱云,生子一:震东;女三:长女夏甸、次女春台、三女秋汉。连横教育子女继承连氏家族遗风和中华民族爱国传统,他亲书家乘传于后人,他象他的父亲那样,经常带子女游历台南众多的蕴含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名胜古迹。他曾为诗云:“一丘一壑吾能隐,某山某水任钓游。闲与儿曹谈掌故,胸中自有鲁春秋。”他给唯一的儿子起名:“震东,字定一”,知情人一看便知含义:“震撼东亚,台湾与祖国大陆定成一统”。他的唯一的孙子连战之名也是他起的。1936年6月在他临终之时,孙子尚未出生,他拉住儿子震东的手,郑重叮嘱:“震东啊!日本人气焰嚣张,中日必有一战,倘能战胜,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告诉兰坤,倘生男孩,便名‘战’。战胜日本,光复台湾,我死可瞑目了。”  

  

  

  

雅堂先生民国元年赴大陆前所摄的全家福。左起:震东、夏甸、秋汉、夫人沈筱云、雅堂先生、春台  

八世:震东(1904—1986年),字定一,配赵兰坤,子连战。1929年从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经济专业毕业,1931年内渡祖国大陆,英勇抗战15年,成为抗日将领,与燕京大学才女沈阳名门闺秀赵兰坤结为抗战夫妻。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返台从事接收工作。在台湾政坛驰骋41年,历任台湾省政府建设厅厅长、民政厅厅长、省政府秘书长、“行政院内政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资政”等要职。连震东这颗政治巨星的崛起,使这个千年望族的历史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从宋代爱国军政人物连南夫,到台南工商巨子连永昌、文化巨匠连横,再到军政人物连震东、连战,千年巨变家族史,鲜明地画出一个周而复始的园形轨迹。  

九世:连战,字永平,1936年8月27日出生于古都西安,先后在西安、重庆读小学,抗战胜利后,随父母返台在台北读中学。1957年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196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与同在芝加哥留学的方瑀结为秦晋之好。在美国大学执教两年后,应邀返台湾大学从教,不久受聘台大政治系主任,政治研究所所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这个纯粹的学者逐渐步入政坛。因其在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研究方面的名气,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杭立武慧眼识珠,聘其从事秘密的国际事务研究,因其研究小组直接对蒋经国负责,使其获得蒋先生的赏识。1969年3月在国民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以“青年才俊”选入中央候补委员,1970年荣获台湾“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75年,应“行政院长”蒋经国召请,出任驻萨尔瓦多“大使”,正式从教坛登上政坛。1981年出任台湾交通部门负责人,1984年当选国民党中央常委,成为台湾政坛耀眼的新星,与担任“资政”的父亲连震东一起,父子双星高照。1987年出任“行政院副院长”,1993年任“行政院长”。其间,作为爱国史家连横、抗战将领连震东后裔的连战,在两岸关系上提出携手“共创双赢”,避免你死我活的“零和”斗争,实行以大陆为腹地建立“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等等。这些爱国主张当然不合骨子里埋藏着“台独”阴谋的李登辉的口味,起初慑于蒋氏政权的余威,尚不敢表露,后来随着其根基的稳固,李登辉很快暴露出真面目,限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连、李渐行渐远。直至2000年初台湾地区“大选”时,李登辉身为国民党主席,却筹划攻击本党“总统”候选人连战,公然“弃连保扁”,加之开除宋楚瑜出党,引起国民党分裂,致使连战、宋楚瑜双双落败,而让以“台独”为号召的民进党正、副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微弱多数侥幸获胜。2004年3月坚持“一个中国”共同理念的连战、宋楚瑜再度联手竞选台湾领导人,支持率始终领先,不料,在投票前一天的3月19日,“疑云重重”的“陈、吕遭枪击案”发生,连、宋出乎意料地再次以微弱的差距落选。

  

    

  

2005年4月连战首访大陆祭拜南京中山陵  

2001年,国民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连战接下李登辉视为“弃履”的中国国民党这个“老大难”党的指挥棒,开始调整新的航向。他慷慨陈词:“改造国民党,拯救台湾,力挽狂澜,舍我其谁?”他针对“台独”,旗帜鲜明地高呼:“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广泛团结亲民党、新党以及无党派“反对台独”人士,形成了在台湾岛内超党派的“泛蓝阵营”(因国民党党旗为蓝色),与以陈水扁、李登辉为首的“泛绿阵营”中鼓吹“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2005年4月26日,面对政治高压和“台独”分子的“棍棒送行”、“去就不要回来了”等暴力威胁,连战面带微笑,从容踏上大陆和平之旅。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上亲切握手。国共两党“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待了60年,终于等来了这“历史一握”。2006年4月,连战到北京参加首届“两岸经贸论坛”,与胡锦涛总书记实现了二次“胡连会”,达成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此次大陆行,先生还携夫人连方瑀、女儿连惠心、长子连胜文、次子连胜武到福建漳州龙海寻根谒祖,实现了台南连氏家族迁台300年以来首次回乡寻根之旅,也是对数典忘祖的“台独”分子“去中国化”图谋的一记重拳猛击。2007年4月,他再次赴北京参加第二次“两岸经贸论坛”,与胡锦涛总书记第三次握手。2008年4月,连战再次率团访问大陆,参加了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台湾著名雕塑艺术家的作品《水袖》落成揭幕式,表达了台湾同胞支持北京奥运会的真诚祝愿。4月2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胡锦涛总书记第四次握手。5月3日至5月6日,连主席和夫人及访问团成员访问了湖北。连战先生一行从重庆顺江而下,先后参观了宜昌三峡水利工程、荆州古城、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等。  

  

    

  

2006年4月19日,连战夫妇携子女到龙海马崎祭祖。(连战后为长子连胜文,连方瑀后为长女连惠心)。  

十世:胜文,连战长子,国民党中央常委;胜武,连战次子,企业家;惠心,连战长女,文史专家;咏心,连战次女,留美博士。他们为连横曾孙,迁台始祖兴位公9世孙,龙溪始祖南夫公28世孙。他们是这个千年望族的希望之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顶  

踩踩

回复 举报

静澹明远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05 | 只看该作者

追寻连氏家族之根

连战家族三代风云

连战家族三代盛名传台湾:祖父连横以《台湾通史》而享誉天下;父亲连震东以驰骋台湾政坛40年而闻名;连战以少年得志、平步青云而一度成为当今台湾第二号人物(“副总统”)而日正中天。连战虽然在两次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意外败选,但仍是台湾政坛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百年世家

  

  

连姓是台湾第五十四大姓,遍及台湾的每一个县市。连姓也是从福建传入。自唐代以后,连氏在福建已是大姓,在唐咸通年间,福建闽县就出了名人连总。五代时期,一位名叫连重温的人就曾在福建政坛叱咤风云一时。台湾的连姓以台北最盛,台南次之,苗栗居第三。据考证,福建安溪人连良,是大陆连氏迁台的开基始祖。他于清康熙年间移台,入居今台北县淡水镇水确里,开基立业。从此之后,自福建迁台的连姓人氏逐渐增加,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大名姓。连氏家族的连雅堂是台湾连姓最知名、最有影响的代表。

连战的祖父连横,原名允斌,字雅堂,号剑花,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16日出生于台南。连家是台南望族,连雅堂是连家在台湾的第七世代。

连氏家族的祖籍在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其六世祖“兴位”,于清康熙年间移居台南府的马兵营,世代经商,数代之间,家业迭有兴衰。清道光、咸丰年间,连雅堂祖父连长瑞时起,家业又渐兴旺。

连长瑞这一代,连家除有园圃外,并在漳州府城坊桥头开一家“芳兰号”店铺,收入甚丰。

光绪十九年(1893年),连家开始经营樟脑炼制,进行外销,每年达数万担,获利数10万金,为当时富豪之一。

1895年,日本统治台湾后,连家的“芳兰号”店铺及水田被日人征收,连氏家族迁台六代经营所得,就此毁于一旦,家业开始衰落。

连长瑞生有三子,雅堂是老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连雅堂赴大陆知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俄文。不久,奉母命回台。光绪二十五年五月(1899年),日本人在台南创办《台澎日报》,聘连雅堂负责汉文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赴福州参加是年的乡试。次年10月,再回《台澎日报》社。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连雅堂不满时政,携眷赴厦门,与友人合作创办《福建日日新日报》,开始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有所往来。1906年,孙中山抵达新加坡成立中国同盟会分会,曾派人前往厦门与连雅堂联系,研商将该报改为同盟会机关报,结果被清政府封馆停刊。

随后,连雅堂一度在上海华侨联合会担任编辑工作。该会由孙中山设立,是同盟会在上海的联络点。连雅堂在此期间结识了革命党人张继与章炳麟等人,并经张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前身)。

1914年,连雅堂寓居北京,同年又回台湾在《台南新报》社主持汉文部。连雅堂于1919年全家再次迁到台北大稻埕,并任华南银行秘书,进入金融界。同年6岁的儿子连震东赴日本上学。1923年,他在台创办《台湾诗荟月刊》。

1926年,连雅堂全家再回大陆,居住在杭州西湖。次年,大陆内乱再起,连雅堂又迁回台湾,在台中参加林献堂先生主持的暑期汉文教学班。

1928年,为抗议日本人禁止本省人使用闽南语,连雅堂又与朋友合作,在今台北延平北路创办“雅堂书局”,只卖汉文书,不卖日文书,颇有民族气节,但效益不佳,经营惨淡,1929年结束书店经营。

或因战祸或因经济因素,连雅堂不断在海峡两岸奔波,事业无大成,经济也一直未能改观,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的书生。1933年,他又迁回上海居住。

然而,到了后半生,连雅堂埋头书房,沤心沥血,撰写《台湾通史》,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这本书在台湾文献史的地位甚高,上溯隋朝,下至甲午,涉及近千余年之史事,凡88篇,于1921年正式出版。连雅堂也因此而名垂青史。著名学者林衡道称赞他是“日本统治台湾五十一年中,台湾文化界第一人”。

连雅堂写《台湾通史》也与他父亲的影响有关。十三岁时,父亲连得政买了一套《台湾府志》送给儿子,并告诉他:“你是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这对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连雅堂而言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连雅堂还陆续完成《读墨十说》、《台湾赘谈》、《中国文字学上之古代社会》等书稿。

连雅堂尽管奔波海峡两岸,从事新闻与文化工作,并有巨著问世,但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大重视,因而连家在他这一辈并无显赫地位,家境也不甚好,被他的好友、台湾大学教授杨云萍称为“没落地主之后”。1936年6月28日上午10时,连雅堂因肝癌病逝于上海,享年59岁。

父亲连震东

  

  

然后,到了连震东这一代,连家又走出低谷,成为台湾富足的政治世家。

连震东,字定一,光绪二十九年出生,16岁毕业于台南第二公学校,成绩名列前五名。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的那一年,他在父母陪同下赴日本应庆大学读书,他在这里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他与正在日本明治大学法学部肄业的郭国基(台湾早期政坛名人)及在日本东京商科大学读书的吴三连(后来的台湾政坛与商界名人)在东京领导400多名台湾学生,响应台湾自治运动。1924年与1925年,他参加东京台湾青年会所办的文化演讲团回台湾演讲。1929年大学毕业后,他返回台湾,一度在《台湾民报》任记者。

1931年,连雅堂让独子连震东赴上海投奔同盟会元老张继,从此揭开了连家在政界的新一页。

连雅堂在给张继的信中有言:“今者南北统一,偃武修文,党国前途,发扬蹈厉,属在下风,能不欣慰!儿子震东毕业应庆大学经济科,现在台湾从事报务,弟以宗邦建设,新政施行,命赴首都,投奔门下……弟仅此子,雅不欲永居异域,长为化外之人,是以托诸左右。昔子胥在吴,寄子齐国,鲁连蹈海,义不帝秦,况以轩黄之华胄,而为他族之贱奴,泣血椎心,其何能惄?”对国之忧心、对儿之期望,跃然纸上。

张继,字溥泉,是国民党创党元老,在国民党中央地位甚高,对连震东日后的仕途发展帮助甚巨。

1931年,日本发动的淞沪战争爆发,张继前往西安,力主设西京筹备委员会,建设西北,作为抗日基地。连震东也随他到西安,并经他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并被安排任职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连震东此行一去,就是10个春秋。

期间,连震东一度前往北平,并在朋友洪炎秋夫妇的介绍下结识赵坤兰小姐。赵坤兰小姐是沈阳名门世家,宣统二年出生,北平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服务科毕业,是经济学者赵兰坪之妹。1934年7月,连震东与正在河北省昌黎县美以美教会东三教区任民众教育干事的赵兰坤小姐结为连理。

连震东对他的太太有极高评价。他说:“兰坤有北方女子刚毅之气质,不畏危难,得事果断。……笃信基督,自奉甚薄,待人极宽,能牺牲自己,慈爱他人。”

  

  

连震东结婚后两年,即1936年6月28日,父亲连雅堂因肝癌在上海病逝。两个月后,即8月27日,孙子连战在西安出生。在孙子未出生前,已患肝癌的连雅堂便遗言子媳:“中、日必将一战,若生男则名连战,寓有自强不息、克敌致胜之意义,有复兴故国、重整家园、光明希望之象征”。这就是“连战”名字的来历。但出生后,母亲赵兰坤认为“战”字过于生硬,再为儿取字“永平”。

一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连震东将母亲接到西安奉养。

1940年,连震东全家迁到国民党中央所在地——重庆。连震东仍在军中任职,赵兰坤女士在重庆黄楠桠中学任教。这时连震东在事业上发达起来。1942年,他转往国民党中央战干团任教官,后升任陆军军官学校西安分校总教官,并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4年夏,在重庆的台籍国民党人共商收复台湾方案,并参加了收复台湾训练班。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连震东随台湾行政长官陈仪到台湾参加10月25日的受降光复典礼。重回台湾的连震东,受到陈仪重用,在台湾也日益发达起来。

连震东受命接管台北州,即今天的台北县、宜兰县、基隆县市等地,主要负责恢复道路、工程等基础建设与改制工作。1946年,连震东出任台北县长,并在台北市当选制宪后的首届“国大代表”。不久,他被调任行政长官公署参事。同年省参议会成立后,他又出任参议会秘书长,任期到国民党从大陆撤退台湾后不久的1950年。

连震东出身台湾世家,在日本生活十年,后又在大陆为国民党工作多年,因此他随国民党到台后,更加受到重用。1952年,连震东就被奉派为出席联合国第七届大会代表团顾问。随后,他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拾,节节高升,从台湾省建设厅长、民政厅长、省政府秘书长、内政部长到政务委员、“国策顾问”、“总统府资政”等,成为政坛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连震东还在党内及社会上兼职甚多。他历任台湾省党部委员、改造委员会委员,中央五组主任,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常委等。

另外,1951年,《中华日报》社改组,国民党中央内定连震东由社长改为董事长,并力荐叶明勋出任社长,从而在文化与新闻界建立了广泛的关系。

1982年,连震东在台北逝世。

    

  

    

  

连震东的独子连战将连家的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连家不仅家产万贯,富甲一方,连战本人还曾是台湾政坛的第二号人物。

连战,字永平,1936年8月27日出生于西安市,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先后在西安作秀小学与北新街小学上学,后随父母转学到重庆南山小学,就读四年级。

1946年,10岁的连战随母返乡,回到台湾,插班进入台北日新国小六年级就读,毕业后进入成功中学上初一,后考入师大附中读高一。在台湾光复初期,台北市本省籍的富家子弟多进成功高中上学,而外省籍高干子女多进师大附中读书。

这时的连战已是高干子弟,有着与一般同学不完全一样的生活。在附中,他拥有大多数同学羡慕的自行车,更能到一般人去不了的淡水高尔夫球场打球。在这里与他一同打高尔夫球的还有当今台湾商界名人、和信集团副会长辜濂松(辜振甫的侄儿)。“连公子”的盛名就从此开始。连战也是一个体育运动的爱好者,是学校足球队、游泳队的成员。

凭着天生的聪资天赋,连战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台湾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在台大的先后同学中,有不少后来是台湾政界与学界的名人,如高一届的钱复(前“外交部长”)、高英茂(美国知名教授),低一届的有施启扬(前“法务部长”)、丘宏达(美国知名国际法专家)、蔡同荣(民进党领袖人物)、张京育(原“陆委会主委”)、李敖(知名作家)等。

1957年,大学毕业后,连战进入政工干校(今政战学校)服预备军官役。

1959年6月,连战象其他许多青年学子与高干子女一样,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攻读政治学。他以全A的成绩取得国际公法与外交学硕士,接着再攻读博士,并于1965年9月3日取得政治博士学位。

  

  

就在连战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三天(9月5日)下午三时半,连战与他的未婚妻方瑀小姐在美丽的密西根湖边的龙德基督教堂举行隆重婚礼,参加婚礼的双方亲友达200余人。同时,连震东夫妇及方声恒夫妇在台北圆山饭店设宴,招待亲友,来宾冠盖云集,盛极一时。

连战是人世间能真正体验“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人生最高幸福境界的幸运者之一。

连战与方瑀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人自小就相识。1964年2月,两人就订立婚约,订婚仪式也是在圆山饭店举行。证婚人是当时“行政院长”严家淦,男女双方介绍人分别是“台湾汽车工业之父”、裕隆公司董事长严庆龄与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薛人仰。

方瑀小姐,美丽动人,才貌双全。她参加了台湾第三届“中国小姐选美”竞赛,荣获冠军,一举成名。她聪明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台湾大学植物病虫害系,毕业后又到未婚夫所在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研究所攻读硕士,并在此与心人上完婚。她也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是当时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的方声恒博士,是一位太空农业专家。

婚后,连战夫妇就住在威斯康辛大学,连战也随即在这里任教。不久,连战又转入康涅狄克大学任教。

1968年,应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之邀聘,31岁的连战回到台湾大学任客座教授一年,讲授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与国际政治三门课程;次年被聘为政治系主任,随后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所长,在国际政治学术界渐露头角。

连战被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军界名人杭立武所看重,聘连战为该所外交研究小组成员。这个小组直接向“行政院长”蒋经国负责。连战也因此有机会见到蒋经国。

1969年9月,蒋经国指派任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的连战出任联合国第二十四届大会台湾代表团顾问,这个职位正是17年前连战父亲曾担任的职位。连战自美返台后,奉命进入“国防研究院”11期受训。该院自1959年4月开始,共举行了12期训练班,受训者皆属党政军高级干部,这些受训者后来均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在同年召开的国民党第十次党代会上,连战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开始进入政界。

步入政坛

1970年,连战获得台湾“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75年6月,台湾当局征召在大学任教的连战为驻萨尔瓦多“全权大使”,是年,连战才39岁,他的从政征途从此开始。

1976年11月,连战奉调回台,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青工会主任。在同年国民党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连战当选为中央委员。两年后他又出任“行政院青辅会主委”。

1981年11月25日,台湾“行政院”进行改组,45岁的连战被任命为“交通部长”,成为历年来最年轻的部长,引起外界的广泛注意。对于连战出任与交通一点关系也没有的“交通部长”这一职务,《自立晚报》评论认为这与连氏父亲影响有关:“家世渊源使连战在宦海仕途中,处在一个有利的起跑点上,号令一下,立刻脱颖而出。”因而在台湾政坛有了“四大公子”之说。连战是“内政部长”连震东公子,与蒋经国之子蒋孝武、陈诚之子陈履安、省政府主席周至柔之子周一熹被誉为台湾“四大公子”(后来另一说“四大公子”是连战、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之子钱复、“农复会主任委员”沈宗翰之子沈君山、陈诚之子陈履安)。

连震东在政坛多年,非常了解其中的尔虞我诈,也因此不断教诲儿子从政的经验。他曾告斥连战:“为官要如骑脚踏车,头要不断点,脚要不停的踩。”这对连战日后的从政风格影响不小。

1984年5月,连战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进入国民党决策核心,在党内的地位不断上升,连战也成为最年轻的中常委。

同年12月1日,连震东在台湾大学医院病逝,享年84岁,连战失去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也失去了一位睿智的政治导师。但这时,连战在政坛上已建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连家政坛传人。

1987年5月,蒋经国去世前,进行了最后一次“行政院”改组,俞国华出任“行政院长”,连战接替政坛资格甚老的林洋港出任“行政院副院长”。

任职刚好一年后,蒋经国于1988年元月13日离开人世,台湾政局出现大变动,李登辉主政。不久,“行政院”重新改组,李焕取代俞国华任“行政院长”,连战出任“外交部长”,似是降职,实为李登辉重组自己的人马,为建立李、连体制建立基础。

连战在“外交部长”任内,不负李登辉所望,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务实外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年之内有巴哈马、格林那达等多个国家与台“建交”与复交,并促成李登辉以“总统”身份出访新加坡,进一步获得李登辉的信任。《中国时报》(1990年5月5日)报道说:“第一位省籍外交部长连战在任内,与第一位省籍总统李登辉密切配合,深获李登辉总统信赖。据了解,在内阁部长中,连战是与总统接触最多、关系最近的部长之一,经常是李总统一通电话,连战即驱车前往总统府。”

1990年6月,李登辉经过政治改革,将省政府大权收归为“总统”所有,便改派亲信连战接替邱创焕出任台湾省主席,而这正是李登辉当年任职的地方。省主席这个被称为台湾“第三大官”的职位(在台湾“总统”是第一大官、“行政院长”是第二大官)是政坛人士极力想往与角逐的宝座。李登辉的这一任命,不断遭到政坛大老包括时任省主席邱创焕与前“副总统”谢东闵等人的反对,原来地方政治实力派人物高育任、吴伯雄等实力派人物有意角逐这一宝座,但仍不能改变李登辉的强权决定。

连战能在政坛步步高升,不仅在于他是连氏世家,还在于他有从政头脑,无太大的野心,没有派系,做事适而可止,不会功高盖主。

出任“行政院长”

  

  

1993年2月,连战被李登辉提名为“行政院长”后,引起反对党的反对,于是政界与工商界的连家世交与好友为连战展开拉票活动,支持连战。

高雄市议长陈田锚首先站出来,邀请包括民进党“立法委员”在内的人士聚餐,为连战拉票。接着,富邦集团的蔡万才以喝春酒为名,邀请张荣发(长荣集团)等几近20名“立法委员”举行联谊活动,为连战顺利过关拉票。政商两界红人陈重光(养乐多集团负责人)也设宴,邀请“政务委员”黄石诚与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李成家等人帮忙。力霸集团第二代掌舵人王令麟(“立法委员”)也举行隆重宴会,邀请包托“立法院”正、副“院长”刘松藩、王金平及数十位“立法委员”为连战能在“立法院”过关出力。

2月15日,包括台湾水泥、长荣、力霸、南亚、东云、声宝、味全、裕隆、士林电机、大安银行等知名大企业近百位负责人集会,支持省主席连战“组阁”。这项活动则是以“主席杯”、“重光杯”与“致远高尔夫球队”三个企业家高尔夫球联谊会的企业界成员发起,他们还在报刊登广告,支持连战。

1993年2月23日上午,“立法院”对“行政院”人事同意权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连战以109票同意、34票反对与1票弃权顺利当选。同年,连战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副主席。

连战上任之初,提出“弘扬民主政治、推广务实外交、强化国防力量、快速发展经济、振兴教育文化、改进生活品质、充实社会福利、健全财政金融、提升行政效率”为施政重点的口号,并以建立“廉能政府”为目标。

特别是在两岸关系问题上,连战也提出不少建设性政策。在1993年12月“行政院”记者联谊会上,连战发表“排斥‘零和’,走向‘双赢’”的专题演讲,倡导两岸关系应是携手共创“双赢”策略,避免你死我活的“零和”斗争,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反映了连战对于两岸关系的基本思想。

1994年初,连战又提出以“经贸为轴”的两岸关系政策,并在12月“内阁”人事调整中,连战让“经建会主委”萧万长出任“陆委会主委”,主导以经贸为主导的大陆政策。

1995年,连战“内阁”提出以大陆为腹地建立“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跨世纪战略。

同年,台湾展开1996年3月举行的首次民选“总统、副总统”选举活动,李登辉选择连战为“副总候选人”,与自己搭挡,与林洋港与郝柏村、陈履安与王清峰、彭明敏与谢长廷等组成的其他三对“正、副总统”候选人展开激烈竞争。

1996年3月20日,“总统、副总统”选举投票结束,李登辉与连战以580多万张票、占总票数的54%当选首次民选“总统”与“副总统”,连战的政治行情进一步上涨。

随后在“内阁”改组中,在各党派激烈的斗争中,李登辉无法推出新的“行政院长”,最后还是由连战兼任“行政院长”,连战成为台湾政坛身兼数职的第二号人物。

但在李登辉的强势“总统”下,台湾仍有“李下天”之感,李登辉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按分工,李登辉直接掌握“外交”、“国防”和大陆政策,其他经济、文教等内政由“行政院长”直接负责。李登辉在当选“总统”后,“行政院”大权统统拿了过去,到处发号施令。在“内阁”改组中,重要职务几乎都是“李家班”的人马,几乎所有政策都是李登辉自己下达,连战变成一个真正的“傀儡院长”。因而连战被外界认为是“没有声音的行政院长”、“太平宰相”、“弱势内阁”。

1996年8月14日,李登辉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发表令人吃惊的讲话,要改变以大陆为腹地的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要限制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这等于否定与改变连战倡导的经济与大陆政策。

连战尽管也有不满,但却有很大的忍耐性与高超的政治艺术,他未直接与李登辉唱反调,而是在附和李讲话的同时,仍强调以“经贸为主轴”发展两岸关系,以此表达自己的心声。

从政之路的重大挫败

由于连李关系的不佳,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在李登辉的主导与阻挠下,连战未能与宋楚瑜合作参选,而是与萧万长合作参选,宋楚瑜被迫退出国民党参选,结果在一个分裂的国民党与一个高度团结的民进党对抗中,连战惨败,中国国民党失去了在台湾的执政权,沦为在野党。

这一败选,不仅是有百年历史的国民党的重大挫败,也是连战从政之路的最大挫折。国民党群众将败选的责任归于李登辉,发起强烈的抗议声浪,李登辉被迫辞去党主席(后又因李登攻击国民党而被国民党开除),连战代理党主席,终于成为中国国民党新的领导人。

在200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合作参选,与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角逐“大位”。然而,在连宋形势一片看好的情况下,却因“3.19枪击案”的发生,不仅摧毁了连战的“总统梦”,而且改变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面对中国国民党东山再起的又一次挫折,面对国民党的艰难处境,党主席连战开始了对国民党权力交替与未来发展新的思考,终于决定先由江丙坤赴大陆进行“破冰之旅”、“缅怀之旅”与“经贸之旅”,进而实现他的大陆“和平之旅”。尽管这是迟来的“和平之旅”,是以在野的身份访问大陆,但却是连战在即将离开党的领导职位前最重要的梦愿与行动,对于国民党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连战7.jpg (61.01 KB, 下载次数: 0)

连战7.jpg

连战8 - 副本.jpg (28.66 KB, 下载次数: 0)

连战8 - 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澹明远 于 2015-6-17 17:10 编辑

  

连战家族  

马琪,马晓梅著 《连战家族》一书,重点描述了作为台湾文坛泰斗的连横本人一生的重要经历,同时对其家族历史渊源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交代

内容简介

《连战家族》一书,重点描述了作为台湾文坛泰斗的连横本人一生的重要经历,同时对其家族历史渊源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交代:连氏先祖为黄帝后裔,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唐代连谋自婺州迁闽县,其后代连南夫,应山人,于北宋迁福建漳州龙溪连山,为迁连山始祖,南夫公十九世孙连兴位于康熙年间迁台南马兵营,为迁台始祖,连横为兴位公七世孙,连横子连震东(曾任台湾"内政部长"、"资政")为兴位公八世孙,连战则为兴位公九世孙。连横这个家族的历史渊源在台湾居民中颇具代表性。当今台湾2300万居民,绝大多数与连横家族一样,都是从大陆特别是从福建迁至台湾的。台湾与大陆,一水相连,骨肉相亲,文化相同,习俗相通,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有着深厚的宗亲情结,有着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海峡两岸人民是一家人。90年前,1914年元月,连横怀着回归祖国的坚定信念,专程赴北京,向"中华民国国务院内务部"申请办理了回复福建龙溪县原籍的手续(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仍保存着这份档案),充分显示了连横爱国保种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连横申请回归故土的爱国行动,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千千万万台湾人民的心愿。

本书目录折叠连战来信(代序)

序言

前言

一、铜像巍巍

二、悠悠古龙溪

三、源远流长

四、锦绣马崎村

五、溯源古应山

六、"大善人"连舜宾

七、"连底冻"与"连底清"

八、"气正言直"连南夫

九、治理濠州

十、三战叛军

十一、泉州战海盗

十二、广东经略使

十三、息影龙溪

十四、忠义烈士连万夫

十五、迁台始祖连兴位

十六、话说"鲲海"

十七、"马兵营外萧萧柳"

十八、"谜坛奇才"连长瑞

十九、爱国儒商连永昌

二十、"壮志何容祖逖先"

二十一、青年连横 革命志士

二十二、"宁南春色梦中横"

二十三、"天下兴亡任仔肩"

二十四、新婚燕尔

二十五、初为"报人"

二十六、"劫灰零落感如何?"

二十七、"两岛难将一苇航"

二十八、"共磨热力事维新"

二十九、"英雄末路且龙蟠"

三十、"诗界当初唱革新"

三十一、移居台中

三十二、接待梁启超

三十三、"共和主义敷民德"

三十四、连横大陆行

三十五、又见上海

三十六、煮酒论拳经

三十七、红颜知音

三十八、拍案而起

三十九、巧遇香禅

四十、京华烟云

四十一、塞北江南

四十二、"征人今日渡辽东"

四十三、吉林边声

四十四、赴京复籍

四十五、参修国史

……

附录

后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13 | 只看该作者

连战祖籍福建漳州

1998年11月至12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闽台族谱暨家传文物特展”共展出闽台族谱100多部,其中从福建带去的有50多部册。族谱记载了各姓家族迁台的人数和相关史料。展览期间,连战仔细观看了从漳州带去的《连氏族谱》后说:“我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台的,那个地方叫马崎,到我为止,已经第九代。”

  连家祖籍源流

  通过查阅族谱及有关资料,并访问考查马崎村,得知连战家族祖籍地如下:

  连氏是闽南地区一大望族。连氏历史源远流长,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连谋自鹜州入福建开基,成为连氏入闽开基始祖。明初世居龙岩和睦里,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至1435年)迁徙感化里,后设县属漳平县。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连谋的十世孙连法进之子连垒,从龙岩漳平县扶母入长泰于江都崎岸定居,连法进为长泰连氏开基一世祖。从此,连氏家族就在江都一带生息繁衍。

  连法进生二男,长男连垒,字襄德,号大袭,居江都社;次男往永春。

  连垒生有三男,长男连佛保,字时冲,往龙溪二十九都马崎社居住(今龙海市长州村马崎村)。连佛保成为龙溪(现龙海市)马崎社的连氏肇基始祖。祠堂名“思成堂”。马崎社旧称为柳营江,子孙后裔移居台湾。台湾台南县急水溪畔也有一个柳营乡,连姓在台南当地是一大望族。台湾柳营乡和龙海市马崎村(柳营社)是同一个祖宗,他们都是马崎村肇基祖连佛保的后裔。

  据龙海市马崎村连氏宗祠及宗祠管理委员会负责人、70岁的连碧安介绍,马崎社距漳州市区16公里,北有万松关,东北有江东桥、黄道周讲学处、邺山讲堂。马崎村处于自然风光与人文的风水宝地,村民470多户、1900多人,其中,连姓族亲390多户、1400多人,盛产水稻、香蕉、龙眼和鲈鱼。

  王云五、郑喜夫撰编《民国连雅堂先生年谱》载,连氏开台始祖连兴位祖籍地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连佛保子孙开基马崎村已500多年,传22世。子孙繁衍漳州龙文区、龙海石码、榜山、漳州圆山、厦门白石、漳浦、广东及台湾等地,统称“霞漳连氏”奉宋学士南夫为鼻祖,佛保公为始祖。

  马崎村连氏祖祠“成思堂”在村中央,现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龙海市政府竖碑写道:“宗祠始建明万历年间。祠祀宗宝文阁学士、广东经略安抚使、霞漳连氏鼻祖连南夫公和其第十世孙、岐山始祖连佛保公。该祖祠为台湾著名爱国史学家连横、资政连震东、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家族迁台前祖庙。”宗祠厅堂悬挂“思成堂”,大门匾“连氏宗祠”。大门对联:“前起龙山可,宁看凌空在迩;后环珠水快,者见照象连翩。”神龛两侧挂着宗族的昭穆联:“肇式昭宗德鸿基振有功,徽声宜奕世长发永兴昌。”

  爱国史学家连横是龙海市马崎村连氏后裔。连横是连战的祖父,连震东是连战的父亲。家族是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世家。

  祖辈连兴位系连佛保第十世裔孙,连横为连佛保第十六世裔孙、连兴位第七世孙。连战为连佛保第十八世孙、连兴位第九世孙。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至1722年)因避战祸,连兴位全家人从龙溪马崎村渡海到台湾府城(即台南)落户在郑成功驻过师的宁南坊马兵营。

  连战父亲连震东曾撰《连雅堂先生家传》载:“清圣祖康熙中,约1700年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27都,有连氏兴位公者,少遭悯凶,心怀隐遁,遂渡海来台,卜居台湾府台湾县宁南坊马兵营,至先生凡七世。”即今台南市南门路至新生路一带。

  连横在其《家乘》手稿中说:“余姓连氏,名允斌,字雅堂,号慕陶,乳名重送,行四;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先世居于福建省龙溪县万松关马崎村二十七;至大清康熙间来台居于台湾府城内宁南坊马兵营境(马兵营即当年郑成功驻兵故地,今台南市南门路至新生路一带)来台始祖兴位公、始祖妣翁氏;太高祖吉公、太祖妣欧氏;高祖卿公,高祖妣叶氏;曾祖齐全公,曾祖妣程氏;祖父维祯公,祖妣郑氏;父亲连永昌,讳得政,母亲刘氏……。”1950年10月28日,其哲嗣连震东在此手稿后批注:“此系先父连雅堂先生二十岁前后时之笔迹”。

  这些与台湾《福建连氏播迁分支图》、《连雅堂先生年谱》与长泰《江都连氏族谱》、龙海《马崎村连氏族谱》的世系谱完全相同。

  连战返乡祭祖

  2006年4月19日,连战与家人一行回到漳州龙海马崎村拜谒祖先。

  1628年,连家祖先连兴位迁往今日台南市之后,传到连战已是第九代。连战一家是300多年来首次返回祖籍地祭祖的台湾连家人,终于完成了其祖父连横的心愿。

  连战一行到达村口,受到马崎宗亲最高规格的欢迎。马崎连氏宗亲1400多人和来自周边地区的同族宗亲代表400多人夹道欢迎。同时,宗族还组织30人的龙队、14人的狮队、40人的大鼓凉伞队、80人的威风锣鼓队,欢迎连战一行。马崎连氏宗亲还送给连战四件礼物,表达他们对连战的深情与寄托。这四件礼物分别是:家乡水米、岐山桂圆干、漆画《盛世祥和》以及百福图。

  祭祖按照马崎当地风俗,从鸣炮、起鼓、奏乐开始,经历就位、净身、盥洗、祭拜、迎祖驾、献香(参拜天地、祖先)、附服(奠酒、灌地,呈祭品、三牲、果品)、诵祭文、叩拜众祖、焚祭文等程序,最后又以起鼓、奏乐、鸣炮结束。整个过程大约半小时左右。

  宗亲们给连战特别“礼遇”。连氏宗祠每年冬至方可开启的中门破例为连战而开。连氏宗祠负责人连宗和代表宗亲们介绍马崎村的基本情况,以及祠堂、族谱、祖坟的情况。

  受村民热情欢迎所打动,在连氏宗祠祭拜后,连战打趣地说:“我第一次到大陆访问,孩子们对我说‘爷爷!您回来了’;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话: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

  连战说,头一次回到漳州来寻根祭祖,这是连家多少代人都希望做的事情。过去一方面当然山川阻隔,但是另一方面也因为时局。所以很久很久连姓的子弟们都没有能够完成这个心愿,今天来到这里,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台湾和福建可以说是“青山一道共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都是血同缘根同宗,台湾80%以上的人都是来自于泉州、漳州,所以这种密切的关系是大陆其他省份其他地区所没有的。

  “俗话说‘人亲不如土亲’,这次回到大陆,我也走访了很多地方,这里的百姓对我是非常亲切。但是今天来到漳州,来到马崎,因为是连氏宗亲,这个感觉不一样,更加特别。”

  连战这一次回福建祭祖跟前两次不太一样。前两次是到西安去祭黄帝陵,是到自己的母校,祭自己的祖母,到沈阳祭自己的外婆等等。这次是祭祖,一方面反映了连家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台湾历史文化的一个现象。因为,祭祖是台湾老百姓经常做的事情,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根在祖国大陆。连战这次祭祖,实际上是回到台湾大多数老百姓最初来源的地方。

  连战在祭墓的时候,虽然是象征性地锄一下草,但是他真的是铲了一捧土,然后收起来。因为这是自己家乡的土,这里埋葬着自己的列祖列宗的灵骨,他有机会把自己家乡的土带回到台湾去,让连家的后人永远牢记自己的根在祖国大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15 | 只看该作者

连战家族源流厘清

  《根》考证,连氏家族“望出上党,脉自应山”。台湾连氏家族源远流长,春秋时开宗山西上党,西晋时南迁河南固始,唐末移居湖北应山,北宋末年宦居福建龙溪,清康熙年间东渡台湾宁南坊。

  从应山始,连战的繁衍世系、迁徙路线清晰可辨——

  一世祖连总,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进士,任广西、四川副使,诗人。由福建闽侯迁居湖北随州。

  三世祖连光裕生于后梁开平庚午年(公元910年),卒于宋淳化甲午年(公元994年)。宋初,连光裕任应山县令,后任磁(今河北磁县)、郢(今湖北钟祥)二州推官。光裕公勤政爱民,清风峻节,名重一时,后卒于任上。应山人追思惠政,迎光裕公灵柩以葬应山黄榜山之原。

  从此,连战家族定居应山,历经唐、五代、北宋、南宋四个朝代,时间近300年。

  八世祖连南夫(北宋著名抗金英雄),南宋绍兴年间罢官隐居福建龙溪。卒葬龙溪连山(今龙海连山),谥忠肃,赠太子少傅。2006年4月,连战先生到龙海市马崎连氏宗祠祭拜的开基祖,就是连南夫。

  清康熙年间,南夫公十九世孙连兴位“遂去龙溪,远移鲲海”,定居于台湾府城内宁南坊马兵营。至连战先生,连氏已在台繁衍九代。

  留根在斯——百代风骚胜迹犹存

  如今,广水保留有连氏先祖的多处遗迹:

  ——位于广水南部风景如画的蔽山之阳的连舜宾墓,又称连处士墓。连舜宾葬于宋庆历二年十一月四日,距今965年。连处士的得意门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曾在应山师从连处士,受益良多。感于师恩,欧阳修曾手书《连处士墓表》。可惜因年久失修,墓表遗失,但墓冢尚在。

  ——城郊乡团山(三钟山)下的连庠墓,又称连都官墓。此墓有宋代著名藏书家、欧阳修弟子王莘撰写的《连都官墓志》。

  ——位于市区南门羊角山脚下、渡蚁桥畔的四贤祠,距今已900余年。“四贤”即“二宋二连”,“二宋”为兄弟状元宋庠、宋祈,“二连”为“兄弟进士”连庶、连庠。“二连”系连处士(舜宾)的长子和次子。

  “四贤”是广水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巧合,他们四人都在应山县城南门的法门寺读书,都是连处士(舜宾)的门生。与他们一起师从连处士的还有到应山游学的欧阳修。后来五人先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演绎了北宋应山“一师五进士”的动人故事。四贤祠正是广水人民为纪念这四位德才兼备的贤士而建,千年繁荣不衰。可恨,1938年10月,侵华日军空袭应山,致四贤祠被毁。

  2006年清明节,连战家族史研究的权威专家、《连战家族》一书的撰稿人马骐先生到广水考察,再次认定连战先生之根在广水。

  抚今追昔——连氏遗风泽被广水

  让广水染上浓郁的文化色彩的,是连氏先祖。连氏文化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其精髓何在?

  明《嘉靖应山县志》所载欧阳修《连处士墓表》曰:“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

  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张耒在《四贤堂记》中写道:“凡吾邑(应山)之人,其不笃于廉耻侥幸贪利者愧之。凡吾邑之俗好学而文,纯净有耻者,四君子(四贤)之化也!”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连氏先祖的精忠报国。

  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已经渗透进广水人的骨血之中,转化为广水人的遗传基因,代代相传,薪火不断。

  刚刚得知,广水市已经对连氏文化遗迹进行了忠于原貌的保护修缮,并修筑了通往遗迹的乡村道路,使其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和广水千年历史的见证。连战先生欣然为广水连氏古迹“连处士陵园”、“四贤祠”亲笔题名。

  虽然连战家族南迁了,但连氏家族的很多子孙还留在广水。据调查,现在定居于鄂北豫南的连姓人丁约2万,皆以广水为中心。

  诚如《根》言:“千百年来,多少人多少事在谈笑中流逝,在尘灰中湮灭,但有一种东西却永远不可磨灭,它在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血脉中积淀,在一个又一个先贤圣哲的身上结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冲刷,愈加耀眼生辉。应山连氏这颗千年文化之珠,就是这种不可磨灭的精神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19 | 只看该作者

连战先人曾得罪秦桧被贬福建

  

为迎接连战,连氏宗祠进行了大修

  

据《厦门晚报》报道,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连战将于国共经贸论坛之后转往福建马崎祭祖,当地的乡亲已为此忙了好久以等待连战的到来。记者则“探营”报道马崎连氏千年播迁史,讲述连氏家族一向秉持忠诚爱国精神。

报道说,连战的祖父、爱国史学家连横在著作《家乘》中自述身世:“余……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先世有居于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至大清康熙年间来台……”在播迁马崎之前,连氏先人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马崎的连鸿举老人详细介绍了连氏家族血脉延伸的前前后后。

连南夫得罪秦桧被贬福建

马崎连氏尊连南夫为鼻祖。连南夫,湖北应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曾任兵部尚书、广东经略安抚使等职。他与秦桧同朝,因力主抗战反对议和,得罪了秦桧,被贬职到泉州。后隐居于漳州府龙溪县十七都秀山峰,后人以他的官衔命名这座山为尚书峰,也叫“连姓之山”简称“连山”,就是连横所说“系出连山氏”的由来。

《漳州府志》中有对连南夫的记载:“连南夫,应山人。累官经略安抚使。知广州时,金人归河南地,南夫表贺,有‘虞舜十二州,昔皆吾有;商于六百里,当念尔欺’。为秦桧所恶,谪泉州。寻隐于龙溪尚书峰之麓,后因名其葬地曰连山。”原来,连南夫之所以招恶被贬,是因为当时金人将河南之地归宋,南夫恐其中有诈,借上贺表,以战国时秦相张仪假献地六百里与楚怀王,骗怀王与齐绝交后,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之典故,提醒皇上警惕金人,不料竟得罪权相秦桧。

南宋末年,连南夫的五世孙连琇璇跟随文天祥抵抗入侵元兵。在广东五坡岭文天祥被掳一役中,琇璇率连氏族人奋勇杀敌,壮烈牺牲。这一仗,连氏家族共有38人阵亡。遗憾的是,这样的忠烈家世,因连横生前“溯查族谱,以为最后之著述”的夙愿未果,以至没有在家族史中进行彰扬,海内外书籍报刊也极少提及。

连佛保开基马崎繁衍望族

连琇璇抗元兵败后,尚书峰麓的连厝和连南夫墓被元兵所毁。为避免元兵报复,连氏举家迁遁海澄玉田山(今黎明村境内)隐姓埋名发展航海和农渔。明宣德元年(1426年),连南夫第十世孙连佛保从玉田山迁居马崎社,成为马崎连氏始祖,后繁衍成一大望族,播迁至台湾、广东、厦门白石、龙海紫泥等。连鸿举说,算下来,连战是连南夫的第27代裔孙,连佛保的第18代孙,连兴位的第九代孙,与连鸿举是同辈人。

相关新闻

宗亲首次联手续家谱

《马崎连氏族谱》出炉

本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前日下午,人们期待已久的《马崎连氏族谱》问世,这是马崎连氏与迁徙台湾的马崎连氏宗亲首次联手再续连姓家谱的结晶,族谱首次把连战家族在台湾的“台南马兵营连氏世系图”收入。此次,连战回马崎寻根祭祖续谱时,《马崎连氏族谱》将由马崎社连氏宗亲会会长、与连战同龄的连鸿举交给连战。

该族谱共有170页、30万字,内容主要包含连氏渊源;马崎连氏渊源;马崎连氏系谱志;还有宗祠、人物、风物名胜、台湾连氏宗亲行事录、马崎与台湾连氏等。同时,族谱还收集了部分反映马崎连氏的文物古迹、名胜古迹、村容村貌、寻根祭祖以及相关人物活动等的珍贵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31代先祖——北宋连舜宾的陵墓,连战先生亲自为先祖陵墓题写了挽联。

  

    “千万陵园”如何出炉?

如果没有广水的新发现,连战一直认可的祖籍地是福建漳州龙海马崎。

事情最早起源于2007年4月,当时福建省龙海市连氏宗亲会顾问马骐撰写的《连战家族》一书出版。其中有10个篇章详细介绍了连氏家族广水史,连战先生祖先在广水繁衍9代,生活了近300年。

“连战祖籍在广水”的消息传至广水后,当地十分振奋。当地媒体称,为发掘“连氏家族”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广水市拨出专款20万元,用于收集史料、修订广水连氏族谱,拍摄广水连氏历史人文专题片等。

据史料记载,北宋初期,连氏祖先连光裕调任应山县令,即落籍应山。其孙连舜宾,为人谦和,在城南设帐授徒,深受百姓爱戴,欧阳修也是他的学生。连舜宾毕生宣德育人、崇文重教,是千余年来广水历代县志《人物志》中记载的第一人,墓地至今保存完好。连战是其31世孙。

2008年6月,广水市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征集“四贤祠”楹联5副。“四贤祠”指,宋广水名人宋庠、宋祁和连庶、连庠四位贤士,“二连”即为连战的祖先。“四贤祠”建于宋代,毁于抗日战争战火。近年来,当地重修“四贤祠”的呼声日盛。不过,向全球征集楹联的高调做法,并没有能引起人们太多注意。

如果没有“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连舜宾陵园就不会被要求“以崭新面貌”迎接该节日,更不会就此“名闻天下”。

为迎接即将开幕的“炎帝寻根节”,当地政府决定投资300万元修缮该陵园。 2009年3月,广水陈巷镇党委副书记王德旺向湖北媒体《长江商报》介绍,连战祖坟是连氏的私家陵园,连战的“名人效应”会引来不少连氏家族的人前来拜祭,这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会有一定促进作用,目前启动的只是连氏陵园的一期工程,将来还会陆续投资1000万元,对周边进行改建。

4月,修建工程在密集赶工时,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亲赴台湾,拜会了连战,并邀请连战夫妇观看广水市制作的广水连氏历史人文专题片,同时向连战赠送了《明嘉靖应山县志》、《连氏人文集》等纪念品。湖北当地媒体报道,当了解到广水正在修缮其先祖陵墓时,连战欣然表示将题字留做纪念,并表示期望适时到广水寻根祭祖。  

4月7日,当地因寻根节专门设立的“华人寻根网”的一则报道称,连舜宾墓地背山面水,墓地正前方的民居已经拆迁。挖掘机、运土车来来往往,正在修建纪念广场。墓地周围的清理工作也在紧张进行。按照规划,墓园将建牌坊、登山步道、纪念堂、祭台、塑像、墓碑、水池、接待处、停车场等设施,总投资1621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即核心景区建设投资792万元,预计5月10日前完成。

5月初,广水市委副书记吴超明收到了一份来自台湾的包裹。这份由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寄出的包裹里,是连战为其祖墓亲笔书写的题字。《楚天都市报》称,此举表明连战祖籍在湖北广水的这段史实,不仅在史学界得到公认,也得到了连战本人的认可。

  

    连战:没有要求修祖坟

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台湾政要的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考证也在同步进行,有关台湾各大政要的祖籍地考证早已不是新闻。

但5月上旬,“广水市投资1300万为连战祖先修建陵园”的新闻被广泛转载后,引起巨大争议,甚至激起不少网民义愤。网友们质疑,修“祖坟”本是死者后代的私事,可广水领导们却如此“豪爽”,开出1300万天价为连战的先祖修坟。

5月8日,当记者向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询问对上述事件看法时,丁远超大感诧异,表示并不清楚整件事情的详情。丁远超向《凤凰周刊》表示,连战先生致力推动两岸交流,但连战没有要求也不可能会要求这么做。

“连战先生认可祖籍地,但修建祖坟应该是子孙后代自己的事情。当地(如果)要协助考证、修缮,我们乐见,但是使用那么多纳税人的钱(修建),我们不愿意看到。”丁远超说,4月份,随州市有关领导赴台与连战先生会面,但是会谈中只说保护和修缮,并未提及会涉及如此大的项目。

之后,丁远超对于记者告知此事连声称谢。此“谢”其来有自。因为,如果此事在台传开,极有可能被绿营炒作成“连战拿大陆的钱办自己的事”,尤其当初吕秀莲可是自己掏钱在大陆修祖坟的。

而当记者致电广水市委宣传部询问相关情况时,该部某科长向记者解释,该项目资金目前只到位了100多万,此前媒体报道的1300多万,是个长期的投资计划,包括很多配套措施。

该官员还向记者透露,在“千万豪陵”事件引起掀然大波后,随州市委有关领导已经要求宣传部门谨慎对待,低调处理,不再宣传该项目与连战的关系。

在之后广水市委宣传部发给记者的材料中,只提到了“广水发掘连氏文化”,没有宣传连舜宾是连战的先祖,而投资金额也变成了“近百万元”。材料称,目前尚存的连舜宾陵园是广水市重要的文物资源。广水市多方筹资近百万元,对该陵园附近的公路、塘堰进行了整修,开发自然风光景观,重新镌刻欧阳修所书《连处士墓表》石碑,修建墓园石碑坊及相关附属设施。广水有关部门已向省文物局申报该陵园为省级抢救性文物保护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处都是连爷爷的祖籍地”

自2005年开启“和平之旅”后,连战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人物。两岸官方都十分肯定连战今日之于两岸的巨大贡献,每次大陆行,大陆各级政府对连战礼遇有加。

连战家族广为人知的是其父亲和祖父。连父连震东毕业于日本东京庆应大学,从政40余年,是台籍国民党高官的“样版”。祖父连横是著名的《台湾通史》一书的作者,并著有《台湾语典》等,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一代大儒,在台湾享有崇高地位。

清朝康熙年间,连战先祖自福建漳州龙海迁台,定居于台湾府城(现台南市宁马坊),至连战已延续9代。2006年,连战和夫人连方瑀携子女连惠心、连胜文、连胜武赴龙海连氏祖墓进行祭拜,全家出动,极其郑重。

此外,沈阳和西安的陵园,也曾迎来连战携妻女祭拜:连战的外祖父、外祖母是东北人,陵园在沈阳;而连战生母葬在西安。西安后宰门小学生那句“连爷爷,您终于回来了”更是一时传遍全台。

此后,“连爷爷”的祖籍地越来越多。2008年4月,福建大田县魁城村也说他们是连先生的祖籍地。据考证,连战先祖是从大田魁城迁徙到龙海马崎,再迁到台湾,所以他们也请连战题词。之后,远在山西的襄垣县古韩镇南丰沟村也和“连爷爷”攀上了关系,因为襄垣是中国连氏的发源地,祭祖少不了杰出的连战。如今,又多了一个广水。

中国历史悠久,几乎每个姓氏都有大规模迁徙的历史。连战的先祖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连氏先祖来自山西,后不断南迁,经过湖北、闽西等地,15世纪初到福建漳州龙海后才开始稳定下来。难怪有评论戏称,如今从黄土高原道东南沿海,“到处都是连爷爷的祖籍地”。

丁远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连战先生先祖的迁徙是在不断进行中的,而且有很多支脉,至于曾经在什么地方落脚过,一定要认真考证,不能勉强为之。

研究台湾政要家族的源流关系一直是大陆涉台研究工作的重点。2008年11月份,福建完成的一批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考证报告,包括了对连战、吴伯雄、王金平、萧万长、江丙坤、李登辉、吕秀莲、谢长廷、游锡堃、苏贞昌10位台湾政要的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考证。

许多台湾政要在大陆祖籍地的祖墓、宗祠,也得到了大陆的积极保护。吴伯雄刚担任台北市市长不久后,其在福建永定县的祖坟获得重建。原台军参谋总长、行政院长郝柏村将军的祖坟在江苏盐城,文革中被毁,上世纪90年代被重建。宋楚瑜在湖南湘潭县的祖坟,则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台湾正副领导人马英九、萧万长的祖坟也受到很好的保护。2008年大选前夕岛内惊传国民党正副“总统”参选人马、萧在大陆老家的祖坟遭到破坏,风水师声称,这将会影响两人在2008年的运势。后来被证明纯属子虚乌有,台湾及本港媒体亲自到访考察,证明墓地保护完好。

这种借由“祖籍地”增加认同感的政策确实获得一定效果,以众多台湾知名人士的祖籍地福建省龙海为例,截止去年底,龙海市已引进台资26亿美元、台企326个,分别占漳州市和福建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和四分之一,成为内地最具规模的台商投资密集区之一。

只是在更多内陆地区,地方政府对台湾政要追星般的热捧甚至造成“修坟竞赛”,并无可能带来相应的政治、经济效益。有评论即称,不计成本抬出祭祖、寻根、修坟等手段与对岸“攀亲”,不但不会对两岸统一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会因为地方政府操作手法不当,激发两岸人民的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静澹明远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静澹明远 于 2015-6-17 17:35 编辑

  

连战回福建祖地拜祭 连氏宗室重修族谱

    

连战先生和夫人连方女士,大女儿连惠心、女婿陈弘元和儿子连胜文、连胜武等一行38人,将于28日下午从北京飞抵福州长乐机场,并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

  

  18日上午,连战一行将在福州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并游览和参观鼓山涌泉寺,品尝素斋,然后赴厦门。

19日赴漳州龙海马崎村祭祖、祭墓,与马崎村宗亲座谈。

  

  厦门大学将授予连战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连战一行还将游览鼓浪屿,品尝厦门风味小吃。

  

  20日上午,连战一行将从厦门飞往武夷山参观,乘坐竹排游览九曲溪和参观武夷宫。   21日,连战一行结束在福建的行程,赴杭州继续参访。

  

  马崎宗亲翘首盼连战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曾说,“我们家就是从漳州来的,那里叫马崎。” 连战先生的大女儿连惠心说,“最近家人说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要回福建马崎谒祖。”

  

  万松关下,柳营江畔,青山环抱,古朴悠然。马崎社,这个连着海峡两岸血脉的村庄,终于等到了他的儿女,他的亲人……

  

  连战一行将返乡

  

  位于漳州龙海的马崎乡连氏宗亲等了多少年,盼了多少载,今天,血脉相连的台南的连氏家族的后裔,连战先生终于要携家人一同到马崎寻根。

  

  15日清晨,我们的采访车从国道抵达马崎村口的时候,只见路边已经竖起了高大的红色牌楼,上书“万松关下彩旗飘扬喜迎台湾宗亲柳营江边春潮涌动欢聚两岸同胞”。

  

  倾盆大雨正不停地下着。车子开进马崎村,只见几个乡亲正在路边地里劳作。看到我们停车问路,他们停下了手中的活,热情地问道,“是记者吗?就在前面一拐弯处就是了。”

  

  原以为大雨一定会把乡亲们困在家里,始料未及的是,宗祠前不远处有很多冒雨玩疯了的孩子,宗祠里到处是忙碌的连氏宗亲。村干部连木泉告诉记者,这一段时间记者来了一拨又一拨,有扛摄像机的,有拿照相机的,没有停过。今天下大雨原以为记者不会来采访了,我们抓紧时间把地板擦洗一下,没想到,你们又冒着大雨来了。连木泉说,村里的宗亲迎接连战先生的各种工作都准备好了。

  

  我们从侧门进了连氏宗祠,里面很多人正在仔细清洗下廊的红砖地板和石柱。石板条铺就的天井被大雨冲刷得纤尘不染。思成堂前摆好了放祭品的长桌,正中的一副对联写道:“上开下继千秋子孙精英出,党吾相承万代绵延世泽长”。

  

  舞龙舞狮迎连战 说起连战先生要回乡祭祖,村里的宗亲们有说不完的话。

  

  坐在宗祠里的宗亲告诉记者,全村1900多人中有1400多人姓连,都是同一祖宗衍生。为迎接连战先生他们已经准备了很久了,村口已经新搭起了牌楼,具有地道闽南风情的锣鼓队、腰鼓队、舞狮舞龙队将在那里夹道欢迎。连战到了连氏宗祠后,宗亲将奉上鸡蛋、桂圆干甜茶。

  

  马崎宗亲还将送给连战4份富有深意的礼物:家乡的水米,这是取自江东桥一带的九龙江水和家乡产的大米组合而成,取饮水思源不忘故土之意。家乡的桂圆干,马崎的桂圆干古称“岐山福圆肉”,乡亲们远走他乡时,“岐山福圆肉”是必带之物,取甜蜜和团圆之意。一幅漆画,上面由百个福字组成百福图。还有一幅23岁的连氏宗亲创作的盛世祥和的画作,绘有家乡风光万松关、江东桥、瑞竹岩和马崎祖厝等美景。龙海县也将送给连战先生龙海县志、马崎图册、龙海风光的光盘和一幅农民画。

  

  两岸连氏血脉连

  

  70多岁的连宗和先生是连氏宗亲理事会的成员,是这次连战先生祭祖活动的司仪,也是一个牵起两岸连氏宗亲的热心人。据悉,连宗和曾数次写信邀请连战先生回祖籍地寻根谒祖。在得知连战先生今年将回来时,他全程参与了准备工作,不仅要应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还要亲自参与接待工作的安排,拟定整个祭祀仪式的过程。

  

  连宗和老人告诉记者,这次祭祖仪式将分十二道程序进行,主祭者和陪祭者都要净身净手,然后迎祖献香附服,诵祭文,叩拜众祖三鞠躬,然后焚祭文和送祖。

  

  说完,只见连宗和老人忙着在堂上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仔细讲解这十二道仪式,并配合肢体动作,十分庄重和肃穆。整个仪式讲解完后,他说,两岸的连氏血浓于水,血脉相连,宗亲们盼连战先生回乡祭祖,真是望穿了双眼。

  

  思成堂里奉祖先

  

  据连氏宗亲介绍,位于马崎村中央的“八闽名祠”———连氏宗祠“思成堂”是座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建筑物,属龙海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重建,此后,历代屡有修葺,公元2003年6月马崎社连姓村民集资2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仍保持原来的格局,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方便各地连氏宗亲回乡寻根。

  

  连氏宗祠为台湾著名爱国史学家连横,资政连震东,当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家庭迁台前祖庙。宗祠堂号“思成堂”,昭穆联为:“肇式昭宗德鸿基振有功徽声宣奕世长发永兴昌”。祖龛内供奉上祖连南夫、马崎始祖佛保公及夫人等先祖神位。

  

  历时半年编续族谱

  

  连宗和先生告诉记者,马崎连氏原有族谱手抄本一册,于上个世纪60年代遗失,2005年4月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后,得知连先生将回马崎寻根谒祖,连氏宗亲欢欣鼓舞,并决定重修族谱,2005年10月,组建族谱编纂小组,紧锣密鼓做了大量征集工作,族谱编写历时半年,于2006年4月正式成书出版。内记载,开台始祖兴位公为马崎连氏10世,连战先生为第18世。

  

  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原有连氏族谱遗失,该族谱资料还不是很齐全,比如马崎连氏始祖佛保公之前的世系、始祖至十四世祖世系暂时无法详细记载,个别世系脉络连接还没有定论,比如连佛保公是从哪里迁居而来还查证无据(大多数认为是宋代名臣连南夫后裔,来自原海澄县玉田山,也有部分人认为是来自长泰县江都连氏)。所有这些,当留待连氏宗亲及学术界专家考证、研究和补全。

  

  连战先生的祖父是著名的史学家连横(字雅堂),连横曾经对自己的祖籍身世亲笔写下:“余姓连,名允斌,字雅堂,号慕陶,乳名重送,行四,系出连山氏望出上党先世有居于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至大清康熙年间来台居于台湾府城内凌南坊马兵营境”。连战的父亲连震东则对父亲连横的记录做了佐证,写下:“此系先父雅堂先生二十岁前后时之笔迹”。连横一生五次到大陆求学与工作,曾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回漳州再续连氏家谱,可惜这个心愿没有实现。但是他的孙辈连战带着儿女实现了祖父和父亲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