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隆求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支大纶,是明万历年间进士,著名诗人、史学家。父亲支如增,是明崇祯年间贡生,博学能文。他渊源家学,自幼天资聪颖,年轻时便以诗文出众而获乡曲之誉,后为大江以南诗坛文会所推崇。顺治十七年(1660年),支隆求以乡试第二得中举人,被授遂安县教喻一职,掌管教诲生员事务。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聘校福建乡试,以治学严谨,善于举荐人才而受得人之颂。此后升任山东沂水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他为官清廉,革故鼎新,百姓安居乐业,志书载誉为“多嘉绩”。
支隆求工诗文,早年在任职遂安县教喻时,曾游览遂安八景之一——灵岩山龙脐泉,写下赞美此景的《遂阳山水吟》诗,其中:“有时汲得龙脐水,茶鼎烹来别样香”一句,至今在遂安县民间广为传诵。
支隆求诗文的代表作为《泊庵集》,其中有诗《柳洲亭》:“陡觉红埃隔市闤,青罗如带柳丝环。园亭自占晴云外,钟磐遥闻斜照间。顿醒尘心返初地,难抛积习爱名山。同群鸥鹭由来惯,消受春风一日闲。”被收录于徐世昌编撰的清诗总集《晚晴簃诗汇》并流传于世。
支隆求年老辞官回到家乡枫泾后,专心著书讲学,求学者都十分敬重他,尊称其为泰斗。晚年他还举办“乡饮宾”社会文化活动,崇尚宾贤、敬老、谦让的淳朴民风,激励乡里学子自强、自立。此后他在与文人学者的诗歌唱和中,终老于家乡,寿84岁。
文庙告成纪事
支隆求(教谕)
绣拱丹楹气象新,宫墙万仞峙嶙峋。
尊祟元是吾儒事,庙貌重光报圣人。
遂阳山水吟
支隆求(教谕)
出门一望好苍凉,许大乾坤笑傲长。
上有好山称知己,下随曲水度流觞。
君不见五狮奇形连臂指,千年石洞具徜徉。
婺岭当前犹壁立,丹霞万丈兴翱翔。
仁义山头疑缥渺,龙翔凰舞宛在水中央。
最喜支筇上语石,芒鞋蹈破蒹苍苍。
天语夜闻禅定际,白云先我洞中藏。
望望灵岩逼霄汉,凭空瀑布下千行。
有时汲得龙脐水,茶鼎烹来别样香。
瀛山院里好联诗,闻道早见乎方塘。
若使朱墩非两地,许由石畔倍增光。
从此乳洞已倦游,千人石上姑再商。
洞仙有知却笑我,寄语今朝莫健忘。
飞来怪石岂人间,乳出天池味更芳。
一朝横水惊欲堕,百道开山破若荒。
此去风声灯似灭,偶来日色晓成妆。
满袖烟云欣作别,扪萝挂壁费商量。
相看几下昌黎泪,回衙潦倒似睡乡。
山尽水穷依半榻,梦中着想转彷徨。
殆心摇摇,常如仰焉枕高山,而又俯焉,凌万项之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