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祝光耀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祝姓展区
简要介绍:祝光耀,男,194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高级工程师。1998年至2002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2年至2006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先后兼任和担任中央纪委派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纪检组长。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并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祝光耀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
出生日期1944年10月
职 业高级工程师
毕业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信 仰中共党员
性 别男
昵 称“平民部长”、“专家型领导”
人物简介
1968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系。
1968年大学毕业后在广东省博罗县鸡笼山林场劳动锻炼,先后任县农林水战线、林业局技术员;
1976年至1981年,历任湖南省酃县(现炎陵县)青石岗林场党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办公室干事、策沅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
1981年至1986年,先后任湖南省酃县副县长、县长、副书记、书记。1986年至1993年,历任国家林业部造林经营司副司长、司长、党组成员;
1993年至1998年,任林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委会秘书长。
1998年至2002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2002年至2006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先后兼任和担任中央纪委派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纪检组长。
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并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08年至2010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1]
现担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法人代表)
工作经历 编辑
祝光耀在学习期间不仅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湖南郴州莽山林场进行树木学实习,使他第一次感受到南方原始林区的壮观。后来又到长沙县大山冲实习林场实习。临近毕业时,他被学校抽调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在广东乐昌林场开展的教改调查。这些教学实践活动,对他的影响不可低估,直到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仍受益匪浅。
早在中学时代起他就担任团干、班干和学生会主席。考入中南林学院后,他曾在团支部委员、班长、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林学系学生会副主席等多个学生干部岗位上锻炼过。在读书期间,他的文字水平、管理和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
副县长
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祝光耀作为主管林业的副县长,被林业部特邀作了大会典型发言。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开放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精神下达后,他暂时冻结全县木材收购和流通,组织调查组分赴广东、福建和本县林木主产区调查研究。提出了县木材市场开放的基本原则:“一个口子进,多条渠道流,木材价格随行就市,林农和林业场站收益按比例分成”。面对当时社会舆论、领导班子和一些领导机关的一时不理解与压力,经过充分准备,在中央1号文件下发三个月后,全县木材流通改革方案正式出台。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全县木材市场全面放开,林木限额采伐,木材凭证运输和销售,木材价格随行就市,林政管理井然有序。在当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政秩序普遍混乱,林农、企业、财政减收的情况下,酃县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当年木材生产就实现了“林农增收、木材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三增”可喜局面。由于酃县在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此,省林业厅在该县召开全省木材市场开放和林政管理现场会议予以推广,省财政厅和国家林业部也分别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南方(漳州)林政工作会议上特邀酃县作了经验介绍。此外,祝光耀还在残次林改造、科学营林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该县后来的集体林集约经营和分类经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贡献
祝光耀在从事林业和生态保护领导管理工作的近三十年时间里,他作为一名生态工作者,为了这绿色的希望与追求,在林业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中摸索,为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调动集体林区群众造林育林积极性,探索科学营林方式、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做了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担任林业副县长期间,对集体山林经营方式进行大胆探索,确定了“三权在队、一权到户”的集体山林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是在长期“一大二公”条件下,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大锅饭”经营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这一经营模式的提出和实施,稳定了林业生产秩序,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使酃县在造林育林、木材生产、林政资源管理等方面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林业部工作
在林业部工作期间,就有关管理机制、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随着国家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群众性造林绿化高潮的兴起,组织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林业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这一期间,祝光耀参与了一系列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筹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京九绿色长廊工程、国家绿色通道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这些林业生态工程的启动、建设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困难和艰辛。
工作成绩
在分管防沙治沙工作期间,着力推进,积极争取,实现了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由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归口的管理体制,使中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统一、规范、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谈判和履约工作,并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这一公约。为推动区域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国际合作交流,他先后筹办了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和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并分别担任两会议的主席。两个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公约秘书处和中国外交部的高度赞誉。
在国家环保总局工作期间,祝光耀针对长期以来国内生态领域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管护的状况,以及“一方建设多方破坏,建设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深入不同类型区域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明确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举方针的建议,提出了生态保护“三区”推进战略:即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资源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对生态良好区实施积极性保护。据此,环保总局代国务院起草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代拟稿),确立了生态系统保护的基本框架。2000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全面推进中国生态保护事业迈出了坚实一步。
在主管生态保护工作期间,以中西部为重点,抢救性建设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在七年时间里,国家自然保护区个数、面积分别增加116 %、87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个数、面积分别增加81 %、230 %。同时,大力推进不同类型的地市、县区、林区、矿区开展生态示范活动,经总局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66个,带动了一大批地方级生态示范区建设。
祝光耀积极探索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国内由下而上启动了环境优美乡镇(生态乡镇)、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创建工作,并分别制定工作标准,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进行了大力推动。自1999年海南省第一个生态省创建以来,五年时间内,有吉林、黑龙江等八个省启动了生态省建设,苏州、绍兴等一批市县启动了生态市、生态县建设,验收命名了一批环境优美乡镇。
秘书处工作
•祝光耀秘书长在2010年年会上关于2011工作计划的讲话(2010-11-19)
•国合会2009年工作报告(2009-11-18)
•祝光耀秘书长在2010年圆桌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03-29)
•祝光耀秘书长在2010年圆桌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2010-03-29)
•国合会2008年工作报告(2008-11-14)
•国合会2007年工作报告(2007-11-30)
•国合会2006年工作报告(2006-11-12)
•国合会2005年工作报告(2005-11-21)
•国合会2004年工作报告(2004-10-31)
•国合会2003年工作报告(2003-11-01)
•2010年工作报告(2010-11-18)
•祝光耀秘书长会见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里普(2010-04-12)
•祝光耀秘书长出席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意合作项目竣工仪式(2010-04-12)
•祝光耀秘书长出席上海世博会绿色出行林挂牌仪式(2010-04-12)
•国合会代表团访问加拿大、美国(2009-09-11)
社会评价
“平民部长”
“专家型领导”
著作
专著:《青山、绿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祝光耀《青山、绿水、蓝天——人与自然》
媒体关注
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专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祝光耀
中国环境报:
祝光耀在“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命名大会上指出 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是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举措
张力军宣布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30家企业名单
祝光耀来我市调研 - 《张家港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祝光耀一行来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