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詹庆富,男,出生于1949年5月1日,全国首届优秀发明企业家。中国首批16位门窗研究员之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钢门窗“川—87 ”和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复合节能门窗“川—11 ”发明者、四川省光泓铝塑木门窗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新都詹氏门窗研究所所长。
相关事件
1982年1月,任新都龙虎木器加工厂厂长
1983年1月,组建新都县钢窗厂,任党支部书记、厂长、总工程师
1992年5月,组建四川龙虎门窗集团总公司,任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总工程师
1995年3月,组建四川新都龙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
2009年6月,组建四川省光泓铝塑木门窗型材有限公司,潜心于节能产品的研发
社会评价
詹庆富自1983年从事门窗研发30多年以来成绩卓著,1986年研制出的第四代B225g型挂开式纱钢窗,开创了中国门窗行业新路。研制开发的川—87空腹钢制推拉门窗、25B型空腹密闭钢门窗、龙虎牌塑料门窗及型材等40多项国家专利新产品,被国家建设部、科技部列为国家“八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和2000年小康住宅推荐产品。
1994年,詹庆富研发的中国第二代门窗型材------“川-87”系列产品,荣获第22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的亲切接见,同年12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获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科技部及四川省、成都市、区(县)国家级新产品奖、科技进步奖等20多项,获得各类专利技术共计100余项,专利产品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
21世纪,首届全国优秀"发明企业家"詹庆富,用他从事门窗生涯30多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国家专利近百项和8个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发经验,并运用中国鲁班工艺和詹氏"内外八字、槽中穿榫"的独特技术,研发、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泓牌川-11铝木、塑木、塑铝复合节能门窗3大系列专利产品的第三代门窗,为中国门窗实现低碳节能闯出了新路[1] 。
这种采用八字燕尾型结构、御角流线型设计,被称为“鲁班工艺、詹氏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的“装配式铝木节能门窗”,其“铝木复合结构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被新华社及境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最具广泛运用价值的低碳环保节能门窗型材。詹庆富被称为“中国节能门窗型材的研发者”。
社会影响
人称"詹木匠"的他1982年担任龙虎木器厂厂长,1983年担任新都县钢窗厂厂长时,尽管中国门窗实现了"以钢代木",但仅有小学文化的"詹木匠"却并不满足于"京-66"、"沪-68"中国的第一代钢门窗型材,创建起詹氏门窗研究所,开始了"钢门窗型材轧制新工艺"的研究。经过4年时间,他用"拉拔挤压法"轧出了特殊的钢密封槽--燕尾型材,成功研发生产出"川-87型空腹钢窗"、"钢制空腹薄壁装配式推拉门窗"、"新型空腹挂纱钢窗"、"B255g型挂开式空腹纱窗"、"橡塑玻璃密封卡"、"25B型空腹密闭钢门窗"等系列钢门窗型材专利产品,解决了20多年间全国瞩目、尚未攻克的钢门窗开启方式和安装密封的难题。1992年在全国门窗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奇才"詹木匠"的21项国家专利让世人折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在四川新都县钢窗厂组建"门窗实验厂",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工厂推广"新航牌"系列门窗。詹庆富被聘为中国第一批16位门窗研究员之一,"川-87"由此代表着中国的第二代门窗型材[2] 。
1993年,詹庆富被中国发明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授予“发明企业家称号”,受邀在人民大会堂与当时的科技界代表座谈;1994年至2000年先后荣获80多项门窗类专利;2008年获发明专利及四川省建设科技成果备案证书等;2011年詹庆富成功研发出了川-11穿榫节能门窗型材[3] 。
川-11铝木、塑木、塑铝三大系列复合节能门窗及型材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六个企业标准,该技术属自主知识产权。且铝木、塑木、塑铝复合节能门窗及型材已经成功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科技成果经查新,复合结构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品。并已获得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证书》。 系列产品一经问世即赢得了北京、上海、广东、山东不少客商的青睐。北京首都开发限公司已有意与四川光泓铝木门窗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将派员到四川光泓铝木门窗有限公司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