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云姓网 > 云氏名人 云氏名人

抗日英雄云应霖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云姓展区
简要介绍:云应霖1896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市头苑镇头苑村;父亲云逢晃是满清拔贡。祖父云茂瑸是满清举人,曾任广东三水、龙门、花县、清远、文昌等县的训导、教谕等教育官职。云应霖兄弟四人,长兄云昌泌,23岁时英年早逝;次兄云昌汶(字清源),长期在乡里任小学校长;四弟云昌鸿,曾任民国政府汕头市税捐处处长。云应霖,原名“昌津”(“昌”是云氏家族辈份的“族名”),字道源。他13岁时,父亲与长兄均已去世,在寡母与次兄昌汶(时年17岁)的抚育下,在故乡读完小学。1913年17岁的云应霖进入广东护国军第二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于1920年进入粤军第三师历任排长、连长;后转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升至营长。

从北伐征战到抗日战场

        1926年,云应霖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将军领导下参加“北伐”。青年时期的云应霖与同时代的精英一样,背负百年国耻,又受“五四”精神熏陶,以反封建专制、强国富民为己任,以此决定其一生行止。他将“北伐”视为反对封建专制军阀的革命,因此,他奋勇作战,在“北伐”战争中屡建战功,至1931年升至上校团长。同年,云应霖参加了由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等人创立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于1938年8月9日在上海创立)。此后,云应霖一直保持该党党员身份(1943年随该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九一八”事变后,驻扎江西的十九路军,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枪口一致对外”的正义号召推动下,全体官兵三万余人曾在赣州宣誓:“反对内战、团结抗日!” 1931年底,十九路军调防淞沪一带驻防,在上海人民抗日宣传的影响下,十九路军官兵更下定了为中华民族图生存,为中国军人争人格的决心。

          1932年1月初,日军在上海不断制造事端,借故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1月28日夜间,日军由租界向闸北一带进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开始了松沪抗战。敌军司令盐泽曾狂妄叫嚣:“一旦发生战,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战事第一周,敌人向闸北防地的数次进攻都被击退,还被截获铁甲车3辆。进攻江湾的日军一个联队(团)也被包围歼灭。盐泽做了败军之将,被免了职。“一.二八”抗战期间,云应霖亲临前线率部与日军血战,中弹受伤。他英勇抗日的表现,得到上海民众的高度赞誉,上海爱国人士丁鸿文特地定制了一个金牌赠予他,金牌上刻着:“一.二八抗日纪念,云应霖团长杀敌保疆”。

         1933年8月,云应霖升任第十九路军独立旅旅长。“一.二八”淞沪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将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李济深、蒋光鼎、蔡廷锴等十九路军领导人因反对蒋介石将十九路军调往福建“剿共”,遂起义反蒋,宣布成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1933年10月,云应霖被任命为十九路军第78师少将师长,兼任马尾要塞司令。期间,云应霖与中共代表取得联系,积极进行反蒋活动。福建事变,十九路军虽是正义之师,但因势单力薄而失败。

固守炉桥,激战安庆

        福建事变后,云应霖蛰居广州、香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爆发。云应霖为赴国难,再次出征参加抗日作战。1938年赴安徽参加徐州会战,任第五战区第176师参谋长(师长区寿年,蔡廷锴外甥)。176师由原十九路军三个师余部在1937年合编为一个师,隶属桂军第5军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1,淞沪会战结束后,176师隶属第21集团军第48军(区寿年升任副军长兼176师师长)。

       1938年初,第48军暨176师参加徐州会战,阻击日寇进犯武汉。2月23日,日军第13师团攻占安徽临淮关、蚌埠。9~10日,日军第13师团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48军暨176师在淮河南岸固守炉桥地区*2,与日展开激战,成功地牵制日军,使中国守军第7军协同第31军得以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团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中国守军乘势反攻,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与日军隔河对峙。5月16日,第五战区命令各部队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176师即奔赴鄂东,移师蕲春,转战英山、霍山一带,其间一直与日军连续作战。

        武汉会战开战之初,在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第5、第9战区部队,按照蒋介石拟定的“保卫武汉但不战于武汉”的战略部署,以武汉地区为中心,在鄂、豫、皖、赣广阔地域节节抗击日军。*3

         1938年5月,日军大本营陆军部计划以华中派遣军主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北面地区,另以一个军沿长江向西夹击,企图一举攻占武汉,逼迫中国政府屈服。5月26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命令第3、第13师团攻占安徽寿县地区。至6月5日,凤台、正阳关、淮南煤矿、寿县等地相继失陷。

         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下令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附近炸开黄河大堤,河水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淮河亦构成泛滥。日军被迫向黄泛区以东地区撤退,并改变作战计划,停止沿淮河的攻击,转而以主力沿长江两岸,由安庆—潜山—太湖一线向武汉进犯。至此,长江下游左岸的安庆地区(时属第五战区),即成为阻击日军西进的最前沿阵地。6月12日,日军在安庆登陆作战,武汉会战正式打响。

        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5日,侵华日军北沿大别山北麓南下,东沿长江溯江西进,全力进攻武汉。

        6月19日,第48军176师在石牌(原怀宁县城)重创日军致敌伤亡一千多人后转移潜山东部源潭铺山区继续对日作战。

         武汉会战期间,7月中下旬,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命“第48军及第7军在六安、霍山、管家渡、磨子潭、岳西间地区集结,准备向合肥、舒城、桐城、怀宁方向攻击”*4 。 云应霖即随48军暨176师司令部在在黄梅、广济间抗击日本第6师团的进攻,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

与新四军合作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后,皖沿江的怀宁、太湖、宿松及江西湖口等地抗日游击武装似雨后春笋迅速兴起。1938年10月,武汉弃守前夕,21集团军暨48军进入大别山开创敌后根据地。区寿年任大别山东南分区司令员,辖11个县*5。

         1939年3月,原国民党安徽省第十三游击纵队改为第九游击纵队,区寿年任命云应霖为第九游击纵队少将司令员。1939年夏初,云应霖奉命率“九游”由宿松、太湖开赴怀宁,司令部先后设于石牌西郊邱家巷、下石牌的潘家祠堂和董家祠堂等处,在石牌江镇等地布防抗日*6。同年5月,云应霖亲率“九游纵队”袭击日军在安庆的据点,此次作战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怀宁区委的帮助,包括组织运输队,运送弹药,救护伤员。战斗后,石牌区区长查化群(中共地下党员)在石牌镇召开千人大会欢迎“九游纵队”胜利凯旋*7。

         当时新四军亦在江南一带活动,云应霖与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是海南文昌同乡,早年在广州曾共事并有共同的民主革命理想。在国共斗争的背景下,云应霖与张云逸及叶挺军长合作,进行反日及反对蒋介石对日妥协和独裁反共行为的斗争。他掩护中共地下党员在“九游”进行革命活动,拟起义率部投奔新四军*8。1940年初,蒋介石调动军队逮捕云应霖,予判刑入狱,并“褫夺公权终身”。云应霖入狱四年多,至1944年方由李济深等人救援保释出狱。

          云应霖被保释出狱后,回广东继续搞抗日武装。他与原十九路军师长张炎一起在广东罗定一带组织粤桂边人民抗日武装抵抗日寇。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广州、香港从事民主革命运动;1945年,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及民盟南方总支部委员,在中国南方局领导下组织迎接解放祖国南方的革命斗争,直到中国大陆解放。  

         1950年6月28日,由毛泽东签署,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云应霖为海南军政委员会委员;随后任海南行政公署副主任兼农林处处长。1955年5月31日,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监察厅副厅长(行政九级)。历任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广东省第一届常务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和广东省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民盟广东常务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来平反改正,恢复了政治名誉。1975年5月10日在广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