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郁姓网 > 郁氏名人 郁氏名人

清代地理学家郁永河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郁姓展区

郁永河,中国清代地理学家。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远游,遍历闽中山水。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至十月为采集硫磺矿,从福建去台湾。他不避艰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以日记形式写成《采硫日记》(又称《裨海纪游》)。

个人简介

郁永河,中国清代地理学家。字沧浪,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远游,遍历闽中山水。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至十月为采集硫磺矿,从福建去台湾。他不避艰险,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以日记形式写成《采硫日记》(又称《裨海纪游》)。此书记述了台湾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地质(火山、地震和矿产)以及台湾海峡的水文、气象等情况,是研究台湾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还著有《海上纪略》等。《海上纪略》(含“宇内形势”篇)论述了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地理情况,以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与亚洲各国的航线。

个人经历

郁永河在康熙叁十六年(1697)由福建到台湾来采硫磺,那一年距施琅率清军入台已有十四年了,就环境变迁的角度而言,十七世纪汉人在台湾固然已垦成一些田园,但从郁永河将来台见闻所撰的《裨海纪游》观察,可以发现当时台湾原始景观的改变仍然有限。最初,郁永河自府城(台南)出发,随行给役者凡五十五人,他乘着犊车经过新港社、嘉溜湾社和麻豆社,见识到府城附近土着聚落的改变。接着他由半线社到大肚社、牛骂社,渡过大甲溪,到达宛里社。这段路程他印象深刻,他记道:「经过番社皆空室,求一勺水不可得;得见一人,辄喜。自此以北,大概略同。」其实这就已观察出大甲溪是当时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另一分界。从竹堑社到南崁社的路途中,他吃尽了苦头,沿路未见一人一屋,感到当地「非人类所宜至也」。亦即反映出十七世纪新竹一带未开发的景观。到达淡水社以后,郁永河遂在关渡附近暂居数月,上山考察硫磺矿穴,历经茅棘,发现各地多为森林的原始景观。

要之,透过郁永河的记述,我们对台湾生态环境可以有叁方面的了解。首先,自然郁积的瘴疠对早期汉人移民是一大威胁。其次,在自然的情况下,长途旅行极为艰辛。而简陋的居所和原始的周围环境,是相当地不便与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