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杨姓网 > 杨氏名人 杨氏名人

杨氏名人-才子大学士杨廷和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杨姓展区
杨廷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中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光禄大夫、柱国、少师。正德七年(1512),李东阳致仕,代为首辅。武宗崩,迎立世宗嘉靖皇帝。世宗即位,以定策功加伯爵、太傅,辞不受。以议"大礼"忤世宗,致仕。后削职为民。嘉靖八年(1529),病逝,年七十一。隆庆初,复官,赠太保,谥文忠。子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博闻冠绝有明一代。

历官左春坊大学士,典诰敕。以指斥佞幸忤刘瑾,谪官。瑾诛后,拜华盖殿大学士,总朝政。武宗死,无子,杨延和与慈寿皇太后议以武宗从弟朱厚熜继承皇帝位,是为世宗嘉靖。除去中间居忧三年,杨廷和身仕两朝,前后担任宰辅十四年,其中首辅九年。他为官清正,多有建树,因议大礼忤帝意,请求致仕。后削职为民。嘉靖七年(1528)卒,年七十一。

大明王朝经过太祖、成祖的经营,在仁宗、宣宗时期达到新的高度,这个时期被后世称为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英宗时期经历"土木之变",元气大伤。英宗之弟景帝、英宗之子宪宗时期,明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宪宗之子孝宗即位,励精图治,称为"弘治中兴"。明中叶百余年间,社会危机不断出现,但都没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究其原因,统治阶级内部有识之士的改革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正德、嘉靖之际,杨廷和的改革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次。

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弘治二年进修撰。《宪宗实录》成,以预纂修进侍读。改左春坊左中允,侍皇太子讲读。修《会典》成,超拜左春坊大学士,充日讲官。正德二年由詹事入东阁,专典诰敕。以讲筵指斥佞幸,忤刘瑾,传旨改南京吏部左侍郎。五月迁南京户部尚书。又三月召还,进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明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瑾摘《会典》小误,夺廷和与大学士李东阳等俸二级。寻以成《孝宗实录》功还之。明年加光禄大夫、柱国,迁改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时瑾横益甚,而焦芳、张纟采为中外媾。廷和与东阳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安化王寘鐇反,以诛瑾为名。廷和等草赦诏,请擢边将仇钺,以离贼党。钺果执寘鐇。会张永发瑾罪,瑾伏诛,廷和等乃复论功,进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予一子中书舍人。

流贼刘六、刘七、齐彦名反,杨一清荐马中锡讨之。廷和言:"中锡,文士也,不任此。"时业已行,果不能平贼。廷和请逮中锡下狱,以陆完代之,而斩故受赇纵贼者参将桑玉。已,又用学士陈霁言,调诸边兵讨河南贼赵鐩等,而荐彭泽为总制。贼平论功,录廷和一子锦衣卫千户。辞,特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东阳致政,廷和遂为首辅。

张永既去瑾而骄,捕得男子臂龙文者以为功,援故太监刘永诚例,觊封侯。廷和言"永诚从子聚自以战功封伯耳,且非永诚身受之也",乃止。彭泽将西讨鄢本恕,问计廷和。廷和曰:"以君才,贼不足平,所戒者班师早耳。"泽后破诛本恕等即班师,而余党复猬起不可制。泽既发复留,乃叹曰:"杨公先见,吾不及也。"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罢皇店、出西僧、省工作、减织造,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遣中官护行。旋复起之,三疏辞,始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