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相姓网 > 相氏名人 相氏名人

陆军少将相炜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相姓展区
相炜  

(1917-1993)辽宁省营口县人。

相炜同志1917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一个清贫的劳动人民家庭。1934年至1937年,他在山东省博兴县小学任教,为追求进步、追求真理,主动靠近共产党人,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山东省博兴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进行有组织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相炜同志先后任山东省广饶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教导员,博兴县委军事部长、县游击大队队长、县委书记、县长,清河区独立团政委、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党委秘书长,清东地委副书记,渤海区党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渤海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渤海区天津工作委员会书记,渤海军区回民支队政治委员等职。他多次率部攻打日寇据点,参加反顽作战,组织领导反蚕食斗争,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相炜同志历任东北七师十九旅政治部主任、警卫团政治委员,东野六纵十七师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副政治委员等职。1946年至1948年,率部先后参加了保卫平泉,攻打吉林、四平、万金台、公主屯、黄家山等战斗和辽沈、平津战役。在战斗中,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优势,较好地保证了部队作战,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炜同志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八师政治委员。其间,率部于1949年10月参加解放广州战役,11月参加粤桂边围歼张淦兵团的博白战斗;1950年4月参加解放海南岛、黄竹、榆林等战役战斗,为全中国的彻底解放,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立下了战功。1952年后,相炜同志先后任第二十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四干部学校副校长,第一政治学校副校长、校长兼政治委员,长沙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主要从事教学和军事科研领导工作。他在担任长沙政治学校领导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军委的办校方针,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艰苦创业、勤俭办校、严谨治学,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政治、军事理论教员,为全军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1963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领导对该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后,称赞长沙政治学校是“一所办得好的学校”。1964年秋,叶剑英元帅主持召开全军第八次院校会议和全军院校政治工作会议,介绍了长沙政治学校的办校经验,把长沙政治学校树为“全军院校的一面红旗”、“院校工作的一个先进典型”。随后,中央还分批组织地方院校和有关部门的政工干部到长沙政治学校进行短期培训。1965年6月,他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期间,在军区党委领导下,坚决贯彻军委、总部的指示,结合本区部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因此受到了残酷的打击迫害,被停止工作、关押达八年之久。1976年他重新工作后,在任军事科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期间,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为军事科学院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以及繁荣和发展我国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离休后和在病重期间,仍然十分关心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军事科学院的建设和科研工作。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炜同志1955年9月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