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名将夏鲁奇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夏姓展区
夏鲁奇(882年-931年),字邦杰,曾被赐名为李绍奇,青州(今山东青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
夏鲁奇原为后梁宣武军校,后归顺庄宗李存勖,以骁勇著称,曾在护卫庄宗时独杀百余人,获赐姓名。又随庄宗灭后梁,生擒铁枪王彦章。
夏鲁奇历任磁州刺史、郑州防御使、河阳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后任武信军节度使,出镇遂州。长兴二年(931年),遂州被西川将领李仁罕攻破,夏鲁奇自刎而死,追赠太师、齐国公。
人物生平
编辑 早期事迹
夏鲁奇早年曾是后梁宣武军军校,因与主将不和,便到太原投奔晋王李存勖,被任命为护卫指挥使。[1]
累立战功
912年(乾化二年),夏鲁奇随大将周德威攻打幽州,与燕军骁将单廷珪、元行钦对战,不分胜负,两军将士都放下手中兵器观看。幽州平定后,夏鲁奇战功最多。[2]
915年(贞明元年),李存勖率千余骑兵深入洹水(今洹河)侦查,中了守将刘鄩的埋伏,被一万敌军围困在魏县西南的葭芦中。夏鲁奇与大将王门关、乌德儿等人拼死力战,自午时一直战斗到申时,方才等到李存审的援军,将梁军击退。当时,夏鲁奇持枪携剑,独自捍卫李存勖,并亲手斩杀百余人,伤痍遍体。从此,李存勖更加看重夏鲁奇,赐他姓名为李绍奇[3] ,后任命为磁州(今河北磁县)刺史。[4]
923年(同光元年),李存勖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并亲征后梁,进取大梁(今河南开封)。当时,梁军大败。夏鲁奇在乱军中认出梁军猛将王彦章,便单马追赶,将其生擒。王彦章道:“你不是我的故人吗?”夏鲁奇将王彦章献给唐庄宗,获赐绢帛千匹。不久,后梁灭亡,夏鲁奇被任命为郑州防御使。[5]
历任节度
926年(同光四年),夏鲁奇升任河阳节度使,深得百姓爱戴。后来,夏鲁奇改镇许州(今河南许昌),并加封同平章事。孟州百姓连续五日挡住车子去路,请求他留任。明宗李嗣源令中使前往宣谕,夏鲁奇方才得以离任。[6]
926年(天成元年),夏鲁奇与武宁节度使李绍真(霍彦威)、忠武节度使李绍琼(苌从简)、贝州刺史李绍英(房知温)、齐州防御使李绍虔(王晏球)、洺州刺史李绍能(米君立)一同恢复原名。[7]
927年(天成二年),唐明宗讨伐荆南,任命夏鲁奇为副招讨使,最终无功而回。929年(天成四年),夏鲁奇改任武信军节度使,镇守遂州(今四川遂宁)。[8-9] 他修理城墙,整缮兵甲,并增加戍卫兵马。[10]
城破自尽
930年(长兴元年),唐明宗削除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官爵,任命石敬瑭为都招讨使、夏鲁奇为副招讨使。孟知祥便命李仁罕、张业、赵廷隐率三万军队攻打遂州。[11] 十月,李仁罕围困遂州,夏鲁奇登城固守,并命部将康文通出战。康文通闻听阆州陷落,率部投降李仁罕。[12]
十二月,石敬瑭率军救援遂州,但在剑门关被李肇、赵廷隐击败,无法前进。[13-14] 931年(长兴二年)正月,遂州城破,夏鲁奇自刎而死,时年四十九岁。孟知祥命人将夏鲁奇的首级宣示唐军,石敬瑭于是退军而回。[15-16] 明宗得知后,恸哭不止,追赠太师、齐国公。[17]
轶事典故
编辑 唐庄宗杀死朱友谦后,又命夏鲁奇到河中诛杀朱家家眷。朱友谦的妻子张氏取出铁券对夏鲁奇道:“这是皇帝去年赐给我家的,我是个妇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夏鲁奇也为庄宗感到惭愧。[18]
人物评价
编辑 唐明宗:鲁奇宣力两朝,统戎三镇,居富庶之地,无奢侈之心,上为国家,下安生聚,每行公道,全塞幸门,傥非大洽人情,讵致远闻余听?[19]
薛居正:鲁奇性忠义,尤通吏道,抚民有术。[20]
欧阳修:为政有惠爱。[21]
家庭成员
编辑 夏鲁奇有两个儿子,曾随石敬瑭援救遂州,但未记载其名,此后事迹不详。[22]
史籍记载
编辑 《旧五代史·卷七十·唐书列传二十二》[20]
《新五代史·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21]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九·后梁纪四》[23]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后唐纪一》[24]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四·后唐纪三》[25]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五·后唐纪四》[26]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六·后唐纪五》[27]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28]
民间形象
编辑 戏曲、评书中金枪老祖夏书棋的历史原型就是夏鲁奇。
夏书棋,人称神枪手,原是朝廷将领,因不满朝廷腐朽,隐居山林,与金刀将杨会、飞锤将金良祖并称三老,是白马银枪高思继的授艺恩师,曾将盘肘枪法传给火山王杨衮。[29-30]
参考资料1.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 2.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珪、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十皆释兵纵观。幽州平,鲁奇功居多。 3. 《资治通鉴·后梁纪四》:鲁奇,青州人也,王以是益爱之,赐姓名曰李绍奇。 4.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梁将刘鄩在洹水,庄宗深入致师,鄩设伏于魏县西南葭芦中。庄宗不满千骑,汴人伏兵万余,大噪而起,围庄宗数重。鲁奇与王门关、乌德儿等奋命决战,自午至申,俄而李存审兵至方解。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乌德儿等被擒,鲁奇伤痍遍体。自是庄宗尤怜之,历磁州刺史。 5.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中都之战,汴人大败,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献。庄宗壮之,赏绢千匹。梁平,授郑州防御使。 6.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四年,授河阳节度使。天成初,移镇许州,加同平章事。鲁奇性忠义,尤通吏道,抚民有术。及移镇许田,孟州之民,万众遮道,断〈革登〉卧辙,五日不发。父老诣阙请留,明宗令中使谕之,方得离州。 7. 《资治通鉴·后唐纪四》:武宁节度使李绍真、忠武节度使李绍琼、贝州刺史李绍英、齐州防御使李绍虔、河阳节度使李绍奇、洺州刺史李绍能,各请复旧姓名为霍彦威、苌从简、房知温、王晏球、夏鲁奇、米君立,许之。 8.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明宗讨荆南,鲁奇为副招讨使,顷之,移镇遂州。 9. 《新五代史·夏鲁奇传》:唐师伐荆南,以鲁奇为招讨副使,无功而还。徙镇武信。 10. 《资治通鉴·后唐纪五》:朝廷又使武信节度使夏鲁奇治遂州城隍,缮甲兵,益兵戍之。 11.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明宗下诏削夺知祥官爵,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都招讨使,夏鲁奇为副。知祥遣李仁罕、张业、赵廷隐将兵三万人会璋攻遂州。
12. 《资治通鉴·后唐纪六》:十月,癸巳,李仁罕围遂州,夏鲁奇婴城固守。鲁奇遣马军都指挥使康文通出战,文通闻阆州陷,遂以其众降于仁罕。
13.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十二月,敬瑭及廷隐战于剑门,唐师大败。
14. 《九国志·李肇传》:蜀师围夏鲁奇于遂州,唐师来援,剑门不守,肇领兵赴普安以拒之,唐师不得进。
15.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二年正月,李仁罕克遂州,夏鲁奇死之,知祥以仁罕为武信军留后,遣人驰鲁奇首示敬瑭军,敬瑭乃班师。
16. 《新五代史·夏鲁奇传》:旬月救兵不至,城中食尽,鲁奇自刎死,年四十九。
17.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帝闻其死也,恸哭之,厚给其家,赠太师、齐国公。
18. 《资治通鉴·后唐纪三》:是夜,遣蕃汉马步使朱守殷以兵围其第,驱继麟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名曰朱友谦。友谦二子,令德为武信节度使,令锡为忠武节度使;诏魏王继岌诛令德于遂州,郑州刺史王思同诛令锡于许州,河阳节度使李绍奇诛其家人于河中。绍奇至其家,友谦妻张氏帅家人二百馀口见绍奇曰:“朱氏宗族当死,愿无滥及平人。”乃别其婢仆百人,以其族百口就刑。张氏又取铁券以示绍奇曰:“此皇帝去年所赐也,我妇人,不识书,不知其何等语也。”绍奇亦为之惭。
19. 全唐文:卷一百九 .在线读书网[引用日期2014-07-02]
20. 旧五代史:夏鲁奇传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1. 新五代史:夏鲁奇传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2. 《资治通鉴·后唐纪六》:鲁奇二子从敬瑭在军中,泣请往取其首葬之,敬瑭曰:“知祥长者,必葬而父,岂不逾于身首异处乎!”
23. 资治通鉴:后梁纪四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4.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5. 资治通鉴:后唐纪三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6. 资治通鉴:后唐纪四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7. 资治通鉴:后唐纪五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8. 资治通鉴:后唐纪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7-02]
29. 火山王杨衮:第001回 王老好传枪报前恩 杨君爱出走学枪艺 .在线读书网[引用日期2014-07-02]
30. 火山王杨衮:第004回 遇桃园杨衮生闲气 为徒侄老将费心机 .在线读书网[引用日期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