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巫姓网 > 巫氏名人 巫氏名人

中国著名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巫宁坤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巫姓展区
简要介绍:巫宁坤,中国著名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1938年,他作为扬州中学的一名流亡学生来到了武汉,参加了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受训三个月。1939至1941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师从沈从文、卞之琳等人,1943年赴美担任中国在美受训空军师的翻译。1948年3月,巫宁坤从美国印第安纳州曼彻斯特学院毕业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学位,期间结识赵萝蕤、周珏良、查良铮(穆旦)等人,后成为数十年患难之交。1951年上半年,应燕京大学西语系主任赵萝蕤要求,校长陆志韦邀请巫宁坤归国至燕大任教,巫宁坤于尚未完成博士论文之时毅然归国出任教授。 1957年,巫宁坤于“反右运动”中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被划为“极右分子”,被开除公职,送北大荒劳改农场劳动,1961年6月病危“保外就医”。“文革”期间,关“牛棚”。1970年全家流放农村“接受中下贫农再教育”。1979年“错划右派”改正,返回国际关系学院任英文系教授,1991年退休后定居美国。其子巫一丁也是英语翻译。中文名巫宁坤  

出生地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1920年9月  

职    业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  

代表作品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  

巫宁坤人物简介

  巫宁坤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学于西南联大,曾为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飞虎队”作翻译。1946年就读于美国印第安那州曼彻斯特学院,后转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学位。

1949年12月,巫宁坤与刚刚新婚的穆旦夫妇合租一套有两间的公寓。这段同学、同吃、合住的经历使巫宁坤与穆旦夫妇结下终身友谊,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互相慰藉,共同度过了一段苦难惨烈的悲情岁月。  

1951年,芝加哥大学杨振宁、李政道、穆旦等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研究中国问题小组”,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进行研究。对是否回国,杨李等人举棋不定,巫宁坤与穆旦则倾向尽快回归祖国,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同年,巫宁坤于博士学位尚未拿到之际接到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急电邀请,请他回国任教,巫宁坤是年归国任教于燕京大学英语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南开大学等校教职。1957年被错误的划为右派,并被强制到大兴安岭兴凯湖农场劳动改造。1961年6月29日,身患重病的巫宁坤得以“保外就医”,后在安徽大学任教。文革开始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并被发配至农村劳动改造。1974年一月底,被调到芜湖安徽师范大学任教,1979年5月奉命回北京,到已改称“国际关系学院”的原单位办理“右派”改正。1986年赴剑桥大学讲学,了却多年夙愿。1991年于中国国际关系学院退休,之后定居美国弗吉尼亚州。曾任河北教育出版社“世界文学博览”丛书主编。作为翻译家,他曾翻译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白求恩传》等著作,后在美国出版英文自传小说《一滴泪》,其中所讲述的文革受难史,轰动西方世界。

巫宁坤曾经在《英语世界》发表一些英文散文,诗歌和翻译,包括他英译的方励之的《重访卡普里》。巫宁坤中英文俱佳。黄灿然认为他翻译为中文的有些诗歌译文质量优于余光中的翻译(参考黄灿然《译诗中的现代敏感》)。著有英文回忆录A Single Tear,后出版中文本,名《一滴泪》。

巫宁坤巫宁坤与李政道编辑 巫宁坤曾回忆道:“一九五一年初,我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忽然接到燕京大学电聘。两年来,国内亲友不断来信,对新中国的新生事物赞不绝口,令人心向往之。于是, 我决定丢下写了一半的英国文学博士论文,兼程回国任教。七月中旬,在旧金山登上驶往香港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有芝大同学伯顿夫妇和李政道博士前来话别。 照相留念之后,我愣头愣脑地问政道:“你为什么不回去为新中国工作?”他笑笑说:“我不愿让人洗脑子。”我不明白脑子怎么洗法,并不觉得怎么可怕,也就一 笑了之,乘风破浪回归一别八年的故土了。”

20多年后的1979年,历经浩劫磨难的巫宁坤终于得以摘掉“右派”的帽子。当他从安徽芜湖奉命前往北京时已改称“国际关系学院”的原单位办理“右派”改正手续时,于意外中从报纸上看到“爱国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从美国回来讲学的消息,大为激动,便跑到北京饭店国宾馆看望老同学。此时已贵为国宾的李政道仅于百忙之中抽空匆匆巫宁坤说了几句话。  

一个是归国演讲的贵宾,一个是刚刚劳动改造结束的教职员。巫宁坤眼见身前二人地位迥异,不禁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二人于美国分别时情景,追想当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求学之时与中国同窗纵论天下,怀抱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归国,往事历历心酸皆涌上心头。若是当年送李政道归国任教,而自己留在美国,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命运沉浮,造物弄人,数十年来历经坎坷者又何止巫氏一人?巫宁坤尚能于劫后感慨一番,殊不知多少形身先殁的文人早已无缘见到拨乱反正后新的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