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伍姓网 > 伍氏名人 伍氏名人

教授-伍永秋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伍姓展区


伍永秋,教授,博导,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研究所防沙治沙研究团队专家之一。

个人简历

学历

1980.9-1986.7: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本科

1989.10-1992.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地貌专业硕士

1992.9-1995.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博士

职历

1986.8-1989.9: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助教

1995.8-1997.8: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7.8-2001.6: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2001.7-迄今: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兼职

1999.1-2005.5: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1.1-2006.7: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3.7-2007.7: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评价与对策分委员会委员

2003.9-迄今:四川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2005.6-迄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007.1-迄今: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8.1-迄今: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交流

1999.12: 荷兰Wageningen参加欧盟项目年会

2003.4-2003.5: 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Norwich)参加退化土地评估研讨班,并赴西班牙Murcia地区考察

2004.3-2004.12: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访问学者

2007.7-2007.8: 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Tampa, Florida)参加美国2007年水土保持学会年会,会后参观访问了位于佐治亚州蒂夫顿市(Tifton, Georgia)的美国农业部东南流域研究实验室(USDA-ARS, Southeast Watershed Research Laboratory),位于佐治亚州阿森斯市(Athens, Georgia)的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持中心(USDA-ARS, J Phil Campbell Sr.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Center at Watkinsville),位于密西西比州牛津市(Oxford, Mississippi)的美国农业部国家沉积实验室(USDA-ARS, National Sedimentation Laboratory)以及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Tucson, Arizona)的美国农业部西南流域研究中心(USDA-ARS, Southwest Watershed Research Center),与同行进行了交流

获奖情况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获奖题目:青藏地区晚新生代以来岩溶夷平面与隆升过程研究,1998年

·铁道部南昆线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参加者)。获奖题目:南昆线段家河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灾对策,1999年

·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第五届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个人奖),2000年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三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个人奖),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科研管理工作奖"一等奖(个人奖),2001年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获奖题目:青海生态环境建设骨干工程筛选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002年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先进个人,2004年

·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获奖题目: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2008年

教学概况

主讲本科生课程《地质与矿产资源学》中地质学基础部分

主将研究生学位课程《自然地理学》

主讲研究生专业课程《干旱区第四纪地质》

科研概况

进行中的科研项目

目前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和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现主持或参加的项目主要有:

主持"青藏高原典型地区全新世风沙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671185),2007-2009

参加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沙区人居环境安全保障与工程防沙技术研究"(2006BAD26B03),2006-2010

参加973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第四课题"多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2007CB407204),2007-2011

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参加"面状与线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子课题(课题编号:2005BA517A06),2005-2007,北京师范大学邹学勇主持主持"东北黑土漫川漫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切沟侵蚀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30027015),2004-2006

参加"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土地退化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235056),2003-2006

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元主持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018605)-草地与农牧交错带项目子课题"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模型",2000-2004

主持"切沟侵蚀的危害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071080),2001-2003。每年分别在陕西省绥德县、黑龙江省鹤山农场和讷河市学田镇进行野外工作

主持"青藏公路保通工程环境评价冻土专题",中国环境科学院项目,2002

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8040800)-青藏高原项目子专题"昆仑山垭口天然剖面定年",1998-2002。1999、2000年7-8月赴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地区进行野外工作

参加"西藏自治区拉孜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西藏自治区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邹学勇主持,2001-2002。2001年8月赴西藏自治区拉孜县进行野外工作

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研究",编号376,2000-2001

参加"NECT样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研究","九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预选项目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主持,本人负责其中子专题,1998-2001

参加"EROCHINA",欧盟基金会合作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元主持,1997-2000。本人负责其中切沟侵蚀部分及 LISEM 模型的运行。1998、1999、2000年4-5月赴陕西省安塞县大南沟进行野外工作

主持"大青山燕山南麓暴雨沉积地貌过程观测与对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999-2000

参加"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骨干工程筛选及其可行性研究",青海省项目,北京师范大学史培军主持,1998。本人负责其中环境背景评价部分。1998年5月赴青海省海南自治州进行野外调研

参加"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岩溶地貌过程和环境变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崔之久主持,1994-1997。于1994年8月中、下旬赴青藏高原昆仑山、安多、拉萨、日喀则、定日等地进行野外工作

参加"昆仑山垭口天然剖面研究",国家科委攀登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子课题,北京大学崔之久主持,1993-1997。于1993年6月至8月赴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地区进行野外工作,并于1994年8月上旬再至该地区补点

参加"中高山典型地段地貌过程与混杂沉积相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崔之久主持,1991-1994。于1992年7月赴辽宁阜新等地煤矿进行野外考察

参加"冰-岩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研究",中科院天山冰川站项目,北京大学崔之久主持。于1992年5月赴天山冰川站,在天山1号冰川末端进行冰洞试验

参加"南昆线段家河流域泥石流减灾工程试验",铁道部项目,铁二院科研所蒋忠信主持,1991-1994。负责沉积特征与危险度部分,于1991年7月至8月赴贵州省盘县段家河流域进行野外工作

参加"北京市泥石流减灾系统工程",北京市水利局项目,科学院地理所谢又予主持,1989-1992。负责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危险度划分部分,分别于1990年6月至7月和1991年9月至10月赴北京市密云和怀柔山区进行野外调查

部分论著

(有*号者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

英文

(SCI Journal Articles)

Dong Yifan, Wu Yongqiu*, Yin Jiayi, 2008, Investigation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and predict soil collapse on gully wall in black soil region in China.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submitted

Wu Yongqiu, Zheng Qiuhong, Zhang Yongguang, Liu Baoyuan, Cheng Hong, Wang Yanzai, 2008, Development and sediment production of gullies in black soil region of"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5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em; zoom: 1;">崔之久等著, 1996,《泥石流沉积与环境》, 北京: 海洋出版社,88-117。(撰写其中第九、十章,该两章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