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涂姓网 > 涂氏名人 涂氏名人

涂治,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涂姓展区
涂治,农业科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新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教工作。1939年即入疆担任新疆学院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新疆农业厅厅长、八一农学院院长和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

基本信息

姓    名:涂治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湖:北黄陂县东乡涂家湾  

出生日期:1901年8月20日  

逝世日期:1976  

职    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明尼苏达大学  

主要成就:

新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创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生平  

  涂治,字允治,1901年8月20日生于湖北黄陂县东乡涂家湾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勤奋好学,一生酷爱读书。1915年,涂治14岁,即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平清华学校,离家赴校求学。震撼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激于满腔的爱国热情,不顾重重阻拦,上街参加游行,受到这一伟大的新文化运动的洗礼。1924年清华毕业后考取公费生,与同班同学周培源一道赴美留学,他在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和研究院攻读作物育种学和植物病理学,获博士学位。1929年,涂治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回到祖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任教授、实验室主任和农学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侵略军不断入侵,眼看国事日非,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科学救国的愿望破灭了。此时他得知工农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并看到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深受教育和鼓舞,他便不辞而别,悄然离开内地,来到祖国大西北,在陕西武功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业大学)任教授、教务长、农学系主任和实验场主任等职。

“七七”事变发生后,涂治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国民党政府当局对于涂治的这些活动既恨又怕,因而免去了他教务长的职务,为此,他索性辞去农学系主任职务,住在实验农场,自修俄文和翻译一些介绍苏联的文章,准备脱身去延安。此时恰逢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救国会的负责人之一,新任新疆学院院长杜重远慕名前来邀聘他到新疆协助扩建新疆大学和筹建农学院,便欣然受聘,前赴新疆。

1939年春,涂治来到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市),先后任高级农校和新疆学院教务长、农科主任和副院长,本着“教用结合,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使新疆学院继续成为新疆各族青年向往革命的

  涂治 摇篮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唯一高等学府。1942年,盛世才将他逮捕入狱,严刑逼供,使他受尽种种惨无人道的折磨与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由此腿部因受刑留下残疾。出狱后,涂治任建设厅技术顾问兼血清厂副厂长,1946年5月又回到新疆学院任副院长。1949年9月,他出席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毛泽东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赞扬他与新疆少数民族同志亲密团结、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忠心耿耿地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模范事迹。会后,周恩来总理还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并在候机室与他亲切交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涂治一直担任新疆农业厅厅长、八一农学院院长和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他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与生产结合的方针,坚持走农林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道路,重视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强调因地制宜地解决新疆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建立了农科教体系,促进科研、生产、教学相结合,为新疆农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履历  

 涂治(1901~1976),字允治,湖北黄陂县人。

  涂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兼农艺组(系)主任等职。

1916年,13岁的涂治考取了北平清华学校的半公费生。就学期间,与同学周培源一起在燕京大学附近的海淀镇成府村作过社会调查,调查报告发表于1924年《清华学报》第1卷第2期。

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并考取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和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作物育种学。1929年回国后,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

1931年受聘岭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1932年受聘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

1934年应武汉大学之邀,筹建农学院兼办湖北棉业试验场。

1935—1939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其间兼任农艺组(后为农艺学系)主任(1935年12月—1938年12月),1936—1938年12月兼任教务主任,1936—1940年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涂治在西北农专(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教及任职期间,十分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聘请名师来校任教和工作。当时学校及农艺组师资充沛,名家云集。他任西北农学院教务主任期间,支持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的活动。1940年任新疆高级农校教务长,1941年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兼农科主任。1944年任新疆建设厅顾问。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历任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院长,新疆农、林、牧科研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长,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毕生从事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还经常钻研学术,翻译出版了英、俄、德、法等几十万字的国外农业科学论著,他第一个把草田轮作制介绍到中国。他为新疆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的繁荣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评价  

 涂治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人。为了把涂治院长创办的硕士研究生点保存下来,新疆农业大学78岁的赵震宇教授,退休后主动提出自愿协助校研究生处,义务参加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至今培养出12名硕士研究生,又招收硕士生6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