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藏书家童佩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童姓展区
童佩(1524—1578)
幼年家贫不能入学,随父贩卖书籍。少年随父贩书于苏州、杭州、无锡等地,遇到珍善之本,则鼎力收藏,家藏书有25 000卷,皆自校勘。。后来受学于归有光,以诗文往来于士大夫间,诗格清越,清峻可诵。与一代名士王世贞、归有光等成莫逆之交。喜读书,手执一卷,坐船间,日夜攻读。所作诗风格清越,不失古音。亦擅长其他文体,尤善考证书画、金石彝器之类。游昆山向归有光问学,有光为赠序,道其依依相慕之意。久之学殖益富,诗歌日益有名。喜交游,重然诺,与人约,虽千里不爽。所交王世贞、王穉登、胡应麟皆一时名儒。生活俭朴,自谓:“田父甘田中食,不忧馁也。”乐善好施,家有薄田数十亩,分其租以创村塾,使贫寒子弟能进塾读书。县素有溺女陋习,又捐节省之资,以给生女者。 好游历名山大川,曾冒雪游九华山,登南岳祝融,上泰山日观峰,于是作有《九华山游记》、《南岳东岱诗》。性喜著述,任鱼蠹鼠啮略尽,弃如敝帚而不恤,以是所存不多。胡应麟尝见其藏书目录,备极赞赏,谓其“所胪列经史子集皆犁然会心,令人手舞足蹈”。其中颇多秘籍,但又称“猥杂无用之书占十之二三,诸大部类之书,则尽缺”。善考证书、画、金石。亦工画,画花鸟逼真。卒后,著名学者王世贞为他作传,王稚登为其作墓志。辑有乡邦名人徐安贞、杨炯等人的文集,并为之刊刻。
他结交甚广,高官名士皆其友好“世为书贾,佩独以诗文游公卿间,尝受业于归有光,其殁也,王世贞为作传,王穉登为作墓志,盖亦宋陈之流也。诗格清越,不失古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1526-1590),“才最高,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熟悉朝章,复能博览群书,多识于前言往行,故其所述,颇为详洽”。“天挺灵秀,博极群书,古今宇宙之间无所不知,气雄伟,骨力苍劲”。被誉为“主盟文坛”20余年的盟主,才高傲物,却很器重童佩,交往甚笃,闻佩逝世,哀痛叹道:“龙邱墓堪旁,千古是知音。”倾诉了“肠断不堪寻”的悲情。并写下情文并茂的《童子鸣传》。胡应麟(1551-1602)博览群书,版本骨董无不一一精通,他在《哭童山人子鸣二首》:“向来携手地,凄绝子期弦。”抒发了他与童佩如同子期伯牙至死不渝的友谊。王穉登(1535-1612)亦为一代名士,他很赞佩童佩勤奋好学,业有专精,在《童子鸣集序》“子鸣托志孤特,不喜声华,沉精篇籍,为之寝食兼废。”还为他写了墓志铭。赞曰:“前苌后佩,千载两贤,苌犹托迹功曹一试綦组,而童君毕志云萝,声光俱灭,可渭皭然不缁,高苌一等也。”
童佩已完全儒化,刻书贩书只是儒商的职业伸延,事实上刻校印贩已是儒的本份事业。他处世为人已完全儒化,他不喜官场应酬,时太保朱忠禧和忠靖王多次邀他在京师一叙,“评骘古书画”,他至京一晤即“遁去不顾”,相反时布衣之交则“笃于交谊,有所期,虽千里不爽”。完全是傲权贵尚气节的儒生气质,“醉操白雪厌时名”,而“心驰云水间”,“总为清流笑”。喜游山玩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王穉登称其诗集,“含思峭绝,寄信幽远,风旨才调夐绝人群。最能反映童佩一生写照和时人对他的评价莫过于王世贞的《童子鸣传》,附录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