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成姓网 > 成氏名人 成氏名人

唐初道家学者成玄英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成姓展区


人物简介

成玄英,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杰出的道家学者,道家理论家。成玄英不仅精通老庄,同时深谙《周易》、天文、术数、儒学、佛学等,更精通梵文,是各种思想的集大成者。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召其至京师,赐号“西华法师”。后隐居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之云台山。

对老庄之学颇有研究,致力于文理的注疏,继承和发挥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炼思想更加升华。著述有《周易流演》、《度人经注疏》、《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道德真经义疏》、《道德经注》、《庄子疏》等等,大多亡佚于宋末元初。

永徽中,出现范围较广的旱情,成玄英不幸而言中,而《周易流演》之“推国家之吉凶”,属于纬书类,纬书却为六朝以来殿禁,述之事又为国家大忌,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中,被流放(当时仅次於死的重罪)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后在此著书立作,隐居于此。

成玄英精研《老子》《庄子》之学,著有《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他在注疏中着重阐发“重玄”思想,是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使“重玄之学”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的一大主流。近代学者蒙文通先生称:道家之学,“唐代前期,首推成、李。”(李即李荣)宋代首推陈(陈景元)。

成玄英继承了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并且通过认真严密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包含本体论、存在论、方法论、修养论、心性论、意义论的完整哲学体系,实现了相当于先秦两汉老庄学与魏晋玄学的老庄学的第三期发展。标志着道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道教在偏离道家之后,又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向道家回归。作为隋唐时期重要哲学思潮的重玄学,是继先秦老庄哲学,两汉黄老道家、魏晋玄学和神仙道教之后道家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成玄英李荣等道教信仰对老庄的传统回归, 使道家负的或否定的方法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影响

成玄英的一生,基本上是传奇的一生,哲学家的一生。迄今为止,尚无发现任何有关其个人生活的记载,这对他个性的了解,不能不说是一遗憾。但他以自己的大量创作,深刻见解,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成玄英的理论成就,在唐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华严宗大师澄观在《华严经疏》(卷二十四)云,“老子云"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庄子云"有真君存焉"如是等文,后儒皆以言词小同,不观前后,本所建立,致欲混和三教。现今时成玄英尊师作《庄》、《老》疏,广引释教,以参彼典。但见其言有小同,岂知义有大异。”说明了成玄英老庄学虽然援引佛教,但其宗旨并不同于佛教。澄观记载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承认老庄思想绝不像后儒以为老庄做概念游戏,实质却是有本而立。当时的人为了混同儒道佛三教,而不顾其思想的差异,比成玄英“广引释教,以参彼典。”但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不可相提并论。而是“言有小同,义有大异”,这与今天研究者对成玄英重玄学归于佛教影响的判断,大相异趣。另一方面也说明成玄英的理论成就,为当时社会各界人士所公认。

但即使如此,众多佛教学者仍然把成玄英的著作经常引用。如从西域疏勒国来的高僧慧琳(公元737~820年)的《一切经音义》、从日本而来的三论宗僧人安澄(公元763~814年)的《中论疏记》等,对成玄英的著作均有引述,或解释字义,或印证义理,西华法师之盛名,远播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