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司姓网 > 司氏名人 司氏名人

司凤英豫剧四大坤旦之一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司姓展区
简要介绍:司凤英(1919—1980) 女。河南开封人。豫剧四大坤旦之一。1927年,入开封老艺成艺班学艺。

中文名司凤英  

出生日期1919  

逝世日期1980  

性    别女  

  

个人经历  

坐科期满后,1930年首次在开封国民戏院挂牌演出。1937年,在开封豫声剧院与陈素真及常香玉演出轰动开封市。1937年冬到1938年春,河南首府开封,狮吼、豫声、醒豫三班戏都唱得很红,观众把三班戏的台柱评为豫剧三鼎甲:状元—陈素真、榜眼—司凤英、探花—常香玉。

1953年,她担任范县光明豫剧社主演,边演出,边培养青年演员。1954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和华东戏曲会演,她演出的《刀劈杨藩》《无盐出征》均获奖。1959年,调聊城艺术专科学校任戏剧班教师。1961年秋,聊城艺术专科学校停办后,先后任聊城专区、莘县剧团辅导员,聊城专署文教局艺术组研究员。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1980年6月19日因病逝世。

代表作品  

她的唱腔字清板稳,擅长于大段叙述性二八板。同年,“胜利”、“百代”两唱片公司即灌有她主演的《刀劈杨藩》《白蛇传》等剧目唱片。

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

河南梆子(豫剧)“四大名旦”:陈素真、司凤英、王润枝、马双枝。1934年《河声报刊》到同乐(陈素真)、民国(司凤英)、永安(王润枝、马双枝)观摩了演出,根据她们的演出票价,人数刊登了“四大坤旦”称号 。

民国  

  1934年 《河声报刊》到同乐(陈素真)、民国(司凤英)、永安(王润枝、马双枝)观摩了演出,根据她们的演出票价,人数刊登了“四大坤旦”称号。

为了防止戏院老板买通人到报刊给自己戏院里的角儿投票,报社人以观察票价,观众人数等综合对比选定“四大坤旦”称号及排行,此次评比也是中国豫剧史上第一次媒体介入。

四大名旦  

陈素真  

陈素真 (1918年4月30日-1994年3月29日),女,乳名:佩玉,原名:王若瑜。祖籍:陕西富平,出生于:河南开封,定居于:天津市。

曾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委员,天津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局顾问、天津市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荣誉职务。

她8岁拜师,10岁登台,成为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3岁收徒,人称豫剧甘罗。她是戏曲教育家、豫剧改革家(将古典舞、哑剧融入豫剧)。并首创豫剧界第一个流派“陈门艺术“,被观众和剧作家及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河南梅兰芳、豫剧皇后、豫剧三鼎甲之首、豫剧大王、豫剧四大坤旦之首。

陈素真是豫剧六大名旦中年龄最大,从艺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剧大师,因豫剧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因此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司凤英  

  司凤英 (1919—1980) 女。河南开封人。原名杨金枝。豫剧四大坤旦之一。1927年,入开封老艺成艺班学艺。

1930年首次在开封国民戏院挂牌演出。1935年到同乐舞台演出,1937年,在开封豫声剧院与陈素真及常香玉演出轰动开封市。1937年冬到1938年春,河南首府开封,狮吼、豫声、醒豫三班戏都唱得很红,观众把三班戏的台柱评为豫剧三鼎甲:状元—陈素真、榜眼—司凤英、探花—常香玉。

1953年,她担任范县光明豫剧社主演,边演出,边培养青年演员。1954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和华东戏曲会演,她演出的《刀劈杨藩》《无盐出征》均获奖。1959年,调聊城艺术专科学校任戏剧班教师。1961年秋,聊城艺术专科学校停办后,先后任聊城专区、莘县剧团辅导员,聊城专署文教局艺术组研究员。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1980年6月19日因病逝世。

王润枝  

  王润枝 ,1912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豫剧四大坤旦之一,她家庭穷苦,6岁就开始学艺,7岁就登台演出,先是在安徽亳县,后又在豫东一带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1932年,王润枝跟随也是梆子戏演员的丈夫一起来到开封,投奔杨金玉、马双枝夫妇,在永安舞台搭班,以唱青衣、花旦为主。

王润枝学的是山东梆子,和流行在开封的祥符调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观众听着倍感新鲜,再加上她人长得俊俏,一张小嘴又灵又巧,在开封登台演出不久,就得到观众的认可,把当红的男旦演员金玉美、李门搭压下去了。就连风头正健的马双枝,也有被王润枝超过之势。

在永安舞台演出时,王润枝和马双枝同是台柱子,常分别挂头牌演出日场戏和夜场戏。王润枝演出的剧目有一百多出,其中犹以《吵宫》、《坐轿》、《三上关》最为拿手,是她的压箱戏。

王润枝来开封后,自觉地和把山东梆子和祥符调融会贯通,形成了唱腔巧妙花俏、婉转妖娆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也使人纷纷效仿。冯纪汉在他的《豫剧源流初探》中说:“王润枝的《吵宫》、《坐轿》等,更是脍炙人口。至今祥符调艺人唱这两出戏,还是采用王润枝的唱腔”,可见她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马双枝  

马双枝,女,著名豫东豫剧表演艺术家,30年代中期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员,豫剧四大坤旦之一,早期女性豫剧演员之一,马金凤早期豫剧蒙师。

20年代末到30年代,河南梆子的发展进入一个的阶段。这一时期,开封相国寺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永民、同乐四个河南梆子剧场,许多著名艺人如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李瑞云、常香玉、赵义庭、彭海豹等,云集于开封。

1935年初,以樊粹庭为首成立了豫声戏剧学社,改永乐舞台为豫声剧院,陈素真所在的杞县戏班和赵义庭所在的山东曹县戏班均参加了该学社。豫声戏剧学社革除了旧戏班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对表演和舞台美术等进行革新,并演出由樊粹庭创作的《义烈风》、《霄壤恨》、《涂血》等剧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采"醒狮怒"之意,改学社为狮吼剧团。

1950年10月由著名演员曹子道组建于三原张家巷。主要演员有马双枝、张秀芳、巩金玉、孔艳琴等。先是在渭北一带演出,1952年落户于西安,并在东二路西段建一座席棚剧场作为演出固定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