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施姓网 > 施氏名人 施氏名人

唐朝状元施肩吾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施姓展区
简要介绍: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贤德乡(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人毕业于武盛县(现桐庐县分水镇)他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是集诗人、道学家、台湾澎湖的第一位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传奇人物。施肩吾幼年家贫,好学的他不畏劳苦,每日上山识字习文,并在唐元和十年殿试中被钦赐状元及第。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天下大乱,施肩吾率领族人乘木船,经过多日漂泊,到达了澎湖并最终在此定居。他把大陆的先进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技术也带到了那里,与当地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开发宝岛。被后人誉为“开发澎湖的先驱者”。 施肩吾一生与诗歌同行,他的诗歌及道教著作极为丰富,有诗集《西山集》十卷传世,《万首唐人绝句》诗集中收入其诗一百五十一首,后人评论他的诗作"新奇瑰丽,格高似陶,韵胜似谢,其品格当不在李杜下"。另有道教著作《西山群仙会真记》、《太白经》、《黄帝阴符经解》、《钟吕传道集》等。

唐朝状元施肩吾


  • 中文名施肩吾

  • 外文名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 别    名施状元

  • 国    籍唐朝

  • 民    族汉

  • 出生地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德乡(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

  • 出生日期780

  • 逝世日期861

  • 职    业诗人,道教学者

  • 信    仰道教

  • 主要成就“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

  • 代表作品《西山集》 

人物生平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杭州新城招贤招德乡(因民国18年(1929) 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人,字希圣,号东斋,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贤德施家村(今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贤德村[2]  )。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和十年进士”)。青年时期曾与同乡诗友结成东林诗社。东林,位于新登城西三十五里的广陵中堂畈地方,山峻林茂,景色优美,五代时建有隐居院,后改净严寺

施肩吾像

,明清时改建中堂寺。东林诗社的诗大都失传,《道光新登县志》仅留施肩吾《游东林》一首:火输烈烈采云浮,才到东林便是秋,有客可人来未暮,松风几沸碧山头。入道后称栖真子。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据幸存的三部《东安施氏宗谱[3]  》及各种历史资料记载,在施肩吾的祖辈中,早期的公候王卿、尚书、太尉、将军等高官显贵很多。施氏本姓姬,系周公后裔。周公笫四子伯禽被分封到鲁(今山东),称为鲁惠公,其子尾又封爵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带),施伯,此乃施姓起源。施肩吾是施氏家族的第四十四代。

那么,施肩吾的祖父为何要从繁华的吴兴迁徙到新城与分水交界地域,而且是个“三不管”的人烟稀少的偏僻山野?

据《施氏族谱》及新旧《唐史》《资治通鉴》等有关资料查考,不外乎有两种版本:

一是中唐时吴兴发生了罕见的灾荒,百姓四处逃生,施肩吾的祖父用一副箩担,一头装着其父施光国,一头装着其姑姑,从吴兴一路逃荒到分水和新城两县交界处,看到这里山清水秀,地肥人少,就决定安顿下耒。对此,不觉有不少疑点,首先是施氏祖上时乃名门富贵之家,在鱼米之乡的吴兴,即使有罕见饥荒,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应该可以度过的。再者,就是要迁徙,也不需要定居到如此“三不管”地段呀。

第二个版本是与施氏曾祖施邦伦官历中书舍人有关。当时当朝的“巾帼宰相”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据《新唐史》载:“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被殊,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馅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资治通鉴》也载,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和韦后得宠,专掌起草诏令。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拥立其父唐睿宗为帝。

施状元的曾祖施邦伦是当朝中书舍人,因此,施状元的祖父唯恐株连,乃携家眷躲难来到贤德这“三不管”的山坞定居,个中奥秘也就不言而喻。但对此也有疑点,譬如《旧唐史》并无韦皇后、安乐公主和太医合谋毒死唐中宗一说。

笔者前去贤德考察,当地几位老人告诉我们,施肩吾的祖父来到这“三不管”的地方落脚,在当时是十分聪明之举,据传,当年这里有一条石坎,是两县的交界线。坎上属睦州郡分水县管辖,而坎下却是属于吴郡新城县所辖。开始时施肩吾的父亲在坎上搭建一间茅屋住了下来(即在睦州分水县界内)。后来待生活安定之后,却在坎下的新城县境内建造了住房定居下来,而将原来的小屋作为堆放杂物之用。他们在新城县内的屋旁居住,开荒耕田种地。因为施肩吾的祖父是位相当有文化、有教养的谦谦君子,又勤劳善施,两县近居都十分敬重他。施肩吾便出生在贤德这幢新建的住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