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岑姓网 > 岑氏名人 岑氏名人

教授-岑人经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岑姓展区
个人简介:  

编辑  岑人经教授(左1)  岑人经 教授。男,1937年4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毕业于广州华南工学院工民建专业本科。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业绩:毕业后一直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过流体力学、理论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等15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编写有《流体力学》、《自控数学》等6本教材。早年曾从事水动力学和自动控制的研究,近年从事生物力学的研究。在国际、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共70余篇,主要论著有《DevelopingOscillatoryFlowinaCircularTube:ANewSolution》、《血液流动与血管壁运动》、《发展流动与形成流动》、《OntheProblemsofBloodFlowintheCoronaryRegion》、《EntranceFlowinanElasticCircularTube》等。曾获广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东高教系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奖二等奖。

流体力学、生物力学专家。195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和四川联合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高教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工委系统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生物力学是力学、生物学、生理学及医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60年代前后便已在国际上形成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在我国,却是在改革开放后,在著名的美籍华人专家冯元桢教授的极力推动下,才开始这一新学科的研究,比国际起步迟了20多年。如何在短时间内赶超世界水平,是摆在我国科学家面前的严峻任务。岑人经就是在这一独特形势下,加入到我国生物力学研究的行列,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了8个年头。为我国及我省生物力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我省第一位经广东省科委立项研究生物力学课题的学者,是我省生物力学与流变学委员会的创建人。我省的生物力学学科在他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并在血管入口流动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此,他是当之无愧的我省生物力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

透尝学科牢根基,力填空白报祖国  

编辑 岑人经在生物力学上的成功道路颇具传奇性。文革前的他,主要从事水动力学研究。曾发表过《细长回转体在水面下的平面任意运动》等文,推广过我国水动力学家何友声院士的成果。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放弃已对他显露曙光的水动力学研究,先后辗转于电子仪器仪表、计算机、自动控制及数字控制技术等学科、专业。没料到这却成为他日后在边缘学科上攀登的基础。

1980年,岑人经被调回数学力学系再续力学的研究时,就有幸获得了广东省科委为他的项目“心血管流体动力学及其在辅助循环中的应用”立项并拨以经费。这使我省成为全国最早开展生物力学研究的省份之一,为创办我省生物力学学科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2年,世界著名的力学家钱伟长院士到华南工学院讲学,指出血管入口流动是当今最值得研究但又是最困难的学术领域之一,正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在我国却还是空白。这一段卓有见地的论述给岑人经以极大的启发,为祖国填补空白的强烈愿望使他作出了在这一困难领域上奋斗的抉择。

1983年,在武汉举行的第一届中、日、美国际生物力学会议上,岑人经的论文《On the Blood Flow in the Coronary Entry Region》受到好评,尤其得到与会的著名美籍生物力学家黄焕常教授的青睐,这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也由于这一机缘,他在两年后顺利前往美国休斯顿大学黄焕常教授的心血管流动力学研究室从事研究,这成为岑人经学术成长的重要转折点。他在美国发表的第一篇文章《Developing Oscillatory Folw in a Circular Pipe:A New Solution》获得当代世界生物力学创始人、美籍华人专家冯元桢教授的好评和推介。

198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校领导的有力支持下,正式成立由他主持的生物力学研究室(现生物力学研究所的前身),成为我省第一个生物力学研究基地。同年,他和我省著名的心血管外科专家罗征祥研究员共同进行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的研究,开创了我省生物力学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研究的先例,并为我省高新科技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9年,以岑人经为首撰写的文章“Pressure,Flow and Vessel Wall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Entrance Region of an Artery:A Mathematical Model Study”,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属下的高等科学研究院(Advanced ScienceInstitute)收入生命科学丛书《Vascular Dynamics:Physiological Perpectives》一书,作为其中的第八章。1992年12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术会议(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聘请岑人经教授为大会的国际顾问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ery Committee)顾问。岑人经的工作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

百年难题锁蜀道,七年艰辛勇攀登  

编辑 岑人经可算是边缘学科道路上幸运儿。自他开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之时起,便不断地获得了国家、广东省及广州市等各级研究基金的资助。有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科委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州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共11项。岑人经获得这么多项目经费的资助,正是他长达18年在边缘学科领域上勇于攀登的记载,也是他在学术上获得成功的见证。由岑人经承担的这些项目,不但都已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还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血管入口流动问题研究》这一重大成果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回顾岑人经走过的学术道路,是他不畏艰险而在崎岖的山路上努力攀登,才得以达到今天的高峰的。力学同行学者都知道,血管入口流动问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其中最困难的一点就是要面对非线性的N-S方程的求解问题。这是一百多年来,费尽多少科学家的心血尚未能在一般情况下精确求解的难题。目前较好的办法就是求近似解。而对于血管入口流动来说,近一百年来也尚未找到比较完善的近似方法。可想而知,岑人经投身到生物力学的这一重大而困难的领域中去,碰到的困难何其大,需要的勇气又何其大。经过7年的艰苦研究之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探索出了一个创新的线化分析方法,这才为日后取得世界水平的成就奠下基础。这其中的艰辛,旁人是无法体验到的。

集聚于岑人经身上的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是他那颗报效祖国的赤城之心。当他在美国从事研究时,不少朋友都劝他留美发展,面对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他不为所动,并表明学成后一定按时回国,报效祖国。果然,他不负众望,在回国后便为祖国的生物力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岑人经具有科学家所特有的性格,也就是在学术上永不满足。他有一句豪言:“要做前人沿未做过的研究。”而他真的这样做了。他所立项研究的项目内容,都是前人尚未做过的。学术上的强烈进取心使他攀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岑人经教授现在已年过六旬,但他的精力依然很充沛,仍在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仍是国家、省、市的多项研究项目的主持人、负责人,仍在生物力学这一边缘学科上不断攀登。我们衷心祝愿他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祖国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