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齐姓网 > 齐氏名人 齐氏名人

少将齐钉根人称“齐猛子”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齐姓展区
齐钉根(1917—1986)进贤泉岭乡四方齐家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人称“齐猛子”。

中文名齐钉根 别    名齐丁根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进贤泉岭乡四方齐家村人 出生日期1917年 逝世日期1986年 职    业军事 军人  

  简介 齐钉根(1916—1986)

齐钉根,进贤泉岭乡齐家村人。家境贫苦,从小学习手艺,生活艰难,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齐钉根参加工农红军,年仅14岁。土地革命时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参加了著名的掩护中央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他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出色地完成各项战斗任务。1936年,在甘肃曲子镇战斗中,乘夜深战斗间隙,率一个排虎口掏心地智擒敌骑兵旅长“野骡子”,受到上级的表扬。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及奇袭“八公桥”。在平型关战役中,他率部担任主攻任务,冲入敌阵,同敌展开白刃格斗,多处受伤,全然不顾,直至胜利。抗战八年中,他参加过无数次大小战斗,为民族的独立自由,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旅长、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汉、淮海、渡江及进军西南、解放贵阳、成都等重大战役。在夺取郓城战斗中,机智灵活地由助攻变为主攻,立了大功。尔后他随刘、邓大军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战绩卓著,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授予一等英雄奖章。进军西南途中,他率师首克贵阳,继而奔袭成都。在解放全国大陆最后一战中,率师阻击西窜残敌,取得歼敌1万人的战果,粉碎敌人妄想盘踞西南一隅的美梦。

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分区司令员、师长、空降兵第15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等职。1950年参加贵州省剿匪。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7月,奉命赴期作战,他忠实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在金城战役中,他指挥果断,机智沉着,给美李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红旗勋章”。

1954年回国后,他调任空降兵部队工作。他刻苦学习军事论,探索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坚持从严治军,为空降兵的建设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他第一批响应毛主席关于“将军下连队当兵”的号召,以普通一兵参加连队训练,执勤和施工,和士兵打成一片。

他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八次负重伤;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5月,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齐钉根于1986年11月6日在武昌逝世,终年70岁。其家属根据他的生前意愿,无私地将遗体献给祖国医学科研事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排长、连长。参加了长征

  齐钉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连长,冀鲁边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营长,教导第三旅八团副团长、团长,冀鲁豫军区随营学校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一旅副旅长,第二野战军十六军四十六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空降兵副军长。

事迹  

编辑 齐钉根将军浓眉上扬,圆睛凸出,鼻大嘴阔,性格尤暴烈,如狮如虎。将军左手握驳壳枪,右手拿大刀,为阵中有名之左撇子,因作战凶猛,人称“齐猛子”。

  齐钉根 奋勇杀敌负重伤  

齐钉根

1930年12月,齐钉根参加红军。人问:“为何要参军?”答曰:“讨碗饭吃。”又曰:“不挨打受骂。”是年14岁。

齐钉根将军在战争年代8次负重伤,轻伤难以计数。头顶正中有一条槽形疤沟,深1厘米,长20厘米,为长征过草地时敌弹所致。脸上鼻梁和左腮有四个弹洞,一横线排列,亦为过草地时所致,一弹由左腮一侧进,另一侧出,继由鼻子左边进,右边出,故有四个弹洞。齐钉根胸部有贯穿伤,子弹竟由前胸、后胸两根肋骨缝中飞出,枪眼距心脏仅1厘米也。

直罗镇战后,齐钉根将军害伤寒,高烧40℃,久烧不退,昏迷不醒。其时医院已将他列入“另册”,单独移进一小窑洞,每隔一天派人来看看:还有气否?某日,齐钉根忽苏醒,大声喊:有人吗?恰一卫生员路过,闻声至,活之。

攻击王郭庄据点  

某战,齐钉根将军五夜未眠,疲极。战后,将军倒头就睡。司务长精心为其做好饭菜,以托盆端至床前。将军鼾声正浓,司务长连叫三声:“团长,吃饭吧!”将军被喊醒,怒甚,一跃而起,飞脚踢翻托盆,司务长惶惶而退。

曾思玉将军言,齐钉根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摸就跳。1943 年深秋,攻克敌伪孙良诚的首脑机关———八大处所在地八公桥据点后,曾思玉将军随八团同行。齐钉根是时任八团团长。当晚,至王郭庄。曾思玉命齐钉根组织部队挖交通壕,拂晓攻击王郭庄据点。天亮,曾思玉到前沿,见交通壕没有挖到头,召齐钉根,问:“交通壕为什么没有挖到头?”齐钉根将军竟火冒三丈,回曰:“没挖到头怎么了?我保证把据点拿下来!”言罢拔枪挥刀,疾步赴前沿,率“敢死队”,强攻三次,克王郭庄据点,全歼守敌两个连。

解放贵阳  

1949年秋,齐钉根将军任二野十六军四十六师师长。将军率部为全军前卫,由湘入黔,日行百里,沿途连克三穗、镇远、黄平、贵定等地。至龙里,闻说贵阳市敌军已退。将军遂改变原计划,欲占贵阳。军闻报,急派政治部主任阻之,曰:“解放贵阳是十七军的任务,你们继续前进。”齐钉根将军不予理睬,仍出兵贵阳。11月16日上午,四十六师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17日,十六军领导机关入城,军长尹先炳,政委王辉球批评齐钉根曰:“你们跑得太快了。”

耿直性格谈恋爱  

齐钉根将军谈恋爱亦简单粗暴。第三次约会就逼其表态:“同意还是不同意?”当是时,陈语觉得表态为时过早,低头不语。将军又问:“你说,行,不行也可以,字更少一点。”陈语仍不吭声,将军曰:“这样子吧,你点点头,或者摇摇头,也可以。”陈语仍沉默,许久,将军竟大声命令:“你今天晚上不表态就不能走!”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中某星期日。时任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的齐钉根将军率师领导去东海岸视察。临行前,师政委鲁子沐嘱陈语带上照相机一同前往。将上车,齐钉根将军见之,不悦,问:“你看别的家属去了吗?”陈语答:“鲁政委叫带照相机的,我是师宣传助理员。”将军勃然变色,大吼:“好!你去,你去,我就不去了。”言罢,下车转身就走。

抗美援朝期间,齐钉根居指挥所旁小木屋,与陈语住处相距十余米。某日,将军叫陈语带孩子到小木屋去住。因自尊心使然,陈语未同意。将军心生一计,抱起孩子就走。孩子离开母亲,啼哭不止。将军便抱孩子至陈语窗外哭。陈语闻啼声,虽心如刀绞,仍端坐不动。至下半夜,经哨兵劝说,陈语方进小木屋。将军对陈语曰:“我是一师之长,当着众人面,你让我一点,背后,你叫我怎么样都行。”

齐钉根将军善宰鸡。满园子鸡,将军持一根小竹竿,点那只抓那只,手到擒来。宰鸡更神,一刀见血。煺毛、剖膛、清腹,只须五分钟。将军喜食鸡头和鸡爪,谓敢于硬碰硬。

一身正气面对造反派  

“文革”之初某日,七八名荷枪实弹的造反派冲入齐钉根将军家,强令其交枪。其时,两人用枪顶住齐钉根,余者团团围之。将军暴跳如雷,以双手拨开双枪,厉声曰:“我没有缴枪的习惯,只有缴敌人枪的习惯。”将军言罢将胸一挺曰:“你们谁敢开枪?就朝这儿打。”造反派溜之。

齐钉根将军与夫人陈语婚后,彼此不拆对方之信件,数十年如一日。

龚大畏,陈语于南京市二女中任教时学生,喜剃平头,着男装。齐钉根将军与陈语婚后,见陈语与龚大畏之合影,疑为其男友,竟心存芥蒂达36年。后,龚大畏与陈语重逢,将军见之方释然。将军对陈语言:“这个龚大畏呀,害得我好苦。”从此对陈语恩爱有加,白发偕老。

齐钉根将军休息后,某日。将军乘干休所公车往访老领导———杨得志、曾思玉等。警卫见所乘车破旧不堪,上贴两块白胶布,不予通报。将军大怒,掉转车头便回。此后,十余年不出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