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牛姓网 > 牛氏名人 牛氏名人

生物学家牛满江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牛姓展区
牛满江,男,汉族,原籍河北省博野县程委镇东呈召村。生于1912年,卒于2007年11月9日,享年95岁。青年时期求学保定同仁中学(保定一中前身),后留学美国,毕业未回,加入美国籍。牛满江博士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生物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11月8日凌晨2:40分因病经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牛满江(1912~2007)

1972年,中美签署上海公报以后,牛满江携夫人当年来华省亲。到1991年十多次来华。其中五次是应邀来华进行短期工作。在华工作期间,牛满江和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共同研究的动物胚胎移植获得成功,填补了世界空白。

牛满江除进行科研、讲学外,还向我国引进先进试验技术,赠送一些仪器、试剂等。牛满江 在美国团结美籍华人学者,宣传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号召美籍华人为中国的经济出力。他还关心我国留美学生,帮助留美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给留学生提供学习、科研的教材和仪器,为我国留美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科研和工作条件。牛满江在华访问和工作期间,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过世  

 牛教授去世以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前往送别参加其遗体告别仪式,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王兆国、张高丽、张德江、乔石、朱镕基、刘华清、李岚清、吴官正、路甬祥、谷牧、宋健等送来花圈。

贡献成就  

 2005年11月14日,世界著名生物科学家牛满江办公室外事主任傅仲华宣布,牛满江的大豆蛋白玉米和人白蛋白玉米两项重大技术成果落户河南省许昌市,并将很快进行转化开发。这预示着在几年后,临床使用的人体蛋白或者胰岛素等药物,可以从许昌农民种植的玉米中提取出来。

牛满江教授是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美国坦普尔大学终身教授,以发现核糖核酸(RNA)诱导功能、进而创立“外基因理论”而成为国际生物遗传学科的顶尖科学家。其根据“外基因理论”而发明的大豆蛋白玉米和人白蛋白玉米两项专利技术,经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初步评估,价值达30亿元人民币。

合作方  

  牛满江教授的合作方——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物工程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是河南省中药浓缩提取加工许可企业。2005年10月初,经国务院外国专家局有关专家的考察推荐,双方多次交流沟通,牛满江教授正式接受元化公司聘请,任该公司技术发展总顾问,并与该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元化公司获得了牛满江教授两项美国专利的国内独家使用权:一是培植特种富含大豆蛋白的杂交玉米项目。就是利用特种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出含有大豆成分的优良玉米。该项目按1000亩原种推广种植,总产值可达4亿元。二是富含人白蛋白杂交玉米项目。这种玉米如果培育成功,则富含人白蛋白等稀缺药用营养物质,采用生物技术可提取人白蛋白、胰岛素、抗干扰素等物质。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年产值可达15.3亿元,实现出口创汇7200万元、利税6.1亿元。

最新报道  

    

在中国,稍微有点年纪再对时事政治关心点的人,恐怕都会知道牛满江这个名字。

七八十年代,牛满江的名气盖过中国任何一个科学家。当时我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但一听到牛满江的名字,尽管搞不清楚他研究何专业,也弄不明白他在何领域有建树,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肃然起敬。我只知道他是美籍华人,跟杨振宁等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一样。他的形象在荧屏上出现的频率,绝不亚于现在的当红明星,他的名字几乎占满了当时的报刊杂志。在文化、新闻比较单一的时代,一个人的名字和形象连续出现几次就会被人注意。牛满江如此频繁地出名露面,记不住反倒是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智商问题了。

90年代后,似乎很少再听到牛满江的名字了,偶尔有人说起还好生奇怪,以为他有什么不测,或者以为他毕竟是上了年纪的科学家,接受新事物跟年轻人比起来终究有些距离,出不了什么新成绩了,因而也被人渐渐淡忘了。

然而最近从一家媒体上看到了关于他的消息,不看则罢,看罢顿时脑子一片混乱,稍微清醒后梳理出个头绪,不由自主地问自己:“这些都是真的吗?大千世界怎么会有如此荒谬至极的伪科学吗?”

牛满江1944年被选派到美国进修,1962年在美国一个比较普通的高校晋升为教授,那年他已经51岁了。从年龄上看他并不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牛满江的主要科研成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发现了攻克癌症的办法。这无疑于一石激起千层浪。据说,他的亲友们对外声称牛满江因此将获得诺贝尔奖。

如果牛满江的研究真能给癌症患者带来福音,那么,当年的诺贝尔奖会毫无疑问地授予他。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没有看到像他和他亲友所说的结果。他做的实验别人重复操作之后,得不到他所说的结果。连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证实,牛满江的实验是纸上谈兵。

在讲究科学严谨性的美国,牛满江没有什么路可走了。

牛满江的这段经历,我们当年知不知道?我猜想不会知道的。一来当时正值“文革”初期,造反派忙着夺权、武斗,正常的办公秩序都没有了,国内的事都顾不过来,谁还有心思去关心国外科学界发生的事?二来当时中美没有任何接触,科技界的民间活动也很少。对牛满江这种比较专业的学科,如果没有专门机构去关注,很难弄清怎么回事;三来60年代中期科技并不发达,通讯与今天相比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传真是稀罕之物,打个长途电话要花费很多,不可能有人跟国内通报情况。

牛满江是不是得益于这些种种不便,不得而知。但他在台湾省的表现却被我们有关部门掌握得透透的,也许正是来自台湾省的情报,让我们更对他刮目相看了。

牛满江1967年到台湾省。凭着他的所谓前期成果,让当时还十分落后的台湾省科技界大开眼界。媒体蜂拥而上,哪个吓人说哪个。什么“震惊全世界声名大噪,获诺贝尔奖希望颇高”、“癌症不是绝症了,核酸可把病治好,牛满江实验收效,试管里溢出奇妙”等等。台湾省的主要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载了关于牛满江科研成果的长篇报道,使用的大字标题十分醒目。

舆论的鼓噪,很快带来政治上的青睐。蒋介石、蒋经国、严家淦等人先后会见了牛满江,并在1970选聘他为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

应该承认,牛满江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非常人能比。台湾毕竟只是中国的一个省,牛满江的目标是走向全中国,全世界。

当时中美之间的冰层没有融化,凭一个美籍的身份进入大陆并不方便。但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牛满江马上意识到契机到了。1973年他与美国驻华联络处首任主任布鲁斯同机到达北京,然后开始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动物研究所教授童第周合作开展科研。现在看,我们无法去责怪我们当时的科学家和各级领导,在闭关自守了好些年后,重新去看世界,不光原来的老人迟钝了,就是本该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也变得木讷。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当时只能从门缝里看,而从这个门缝挤进来的便是牛满江这些少数人。他们身上的表现在当时就是代表着外面的世界。这让门里面的人无法不相信他们。重要的一点是:你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样子,怎么去辨别真伪呢?

因此,当时牛满江身上挂满了荣誉:“科学巨子”、“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世界著名大科学家”、“即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核糖核酸之父”等等。如果中国的十年动乱不结束,牛满江极可能红一辈子。

拨乱反正后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用在了牛满江身上。他的成果,包括在中国的所谓成就,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被质疑得根本不能自圆其说。科学家们甚至说他的工作是炼金术。90年代,因为他多年不出成果,中国科学院给他的每年20万元研究资助也被停止。从此,牛满江的名字几乎退出人们的视野。

从60年代到90年代,整整30年,牛满江并不被科学界认可的所谓成果一直被当真经反复诵念着,到底是为什么?答案我想有三。一是时代所需。牛满江恰逢此时出现,令人兴奋;二是牛满江作秀有方。不能否认牛满江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功夫的。只不过他把本来应该十分严谨的东西变成一种玩物,取己所需,在不懂或不完全懂得科学的人面前变起了魔术,令人受骗;三是众星拱月,良莠不分。海峡两岸当时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一窝蜂地哄抬牛满江,听不得别人的劝阻。知道牛满江底细的人有,但主事人听不进去。你云我云的情况下,谁真正懂得什么是科学?就像说中国画如何值钱一样,真正懂的有几个?还不是听这个说好那个说棒,自己也跟着瞎忽悠?牛满江沾的就是这个光。

牛满江如今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据说他现在还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风光,但毕竟是落日黄昏了。然而他曾做过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表演,人们却不能忘记。恕我改用列宁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可能再被蒙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