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檠(qíng)斋,抱经,晚年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原籍余姚,迁居仁和(今杭州)。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年七十九岁。卢存心子。
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乾隆三十年(1765)充广东乡试主考官,后提督湖南学政。乾隆三十四年,乞养归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崇文、钟山、龙城等书院主讲经义二十余年,以经术导士。
卢文弨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校勘。他一生好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潜心汉字,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他对经义注疏有独到的见解。经他校勘的古籍有《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贾谊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等,多达210多种,并镂板刊印,汇成《抱经堂丛书》十五种。又苦刻板不易,合经史子集38种,摘字而注之,名为《群书拾补》。他所作的注疏,都能使学者“諟正揭非,蓄疑涣释”。他又广收博采,搜罗珍异版本,家有藏书楼名“抱经堂”,与宁波卢址抱经楼为浙江东、西两“抱经”,藏书达数万卷。著有《抱经堂集》34卷、《礼仪注疏详校》17卷、《钟山札记》4卷、《龙城札记》3卷、《广雅释天以下注》2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卢文弨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历主江浙一带各书院讲席,《清史稿·卢文弨传》中说:“文弨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在钟山书院先后任教十一年,对钟山书院进行教学改革,以经术导士,培养造就学术人才,开创书院学术新风,使钟山书院逐步发展成为江苏省的重要文化教育学术中心、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大本营,对江南地区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术传承衍续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