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班是中华班姓的始祖,他大约生于公元前685年,是楚国第十四代国君若敖的曾孙,楚国足智多谋的大夫斗伯比的孙子。其父斗子文是楚国著名的令尹。聪明好学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成文武双全,为他以后担当楚国令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楚成王即位时,年纪尚幼,大权全部掌握在令尹子元的手中。子元依仗着是楚文王的兄弟,羡慕其寡嫂桃花夫人的姿色,欲行篡权夺嫂的逆谋。就先在寡嫂居住的宫室附近建造自己的官邸,并在官邸内上演“万舞”以挑逗其嫂。桃花夫人被他打扰的寝食难安,遂说道:“先王演奏万舞,是为了炼军拓土,令尹不思进取中原,反而在未亡人面前作态,不是很离谱吗?”这话传到子元耳中,使他心中很是惭愧。为了取悦于桃花夫人,他兴兵讨伐郑国,结果无功而返。前664年,又乘桃花夫人生病之机,搬进她的宫中去住。老臣射师斗廉,进宫劝说,反被其拘禁。桃花夫人忍无可忍,遂传信斗子文,让其入宫靖难。斗班随父参战,身先士卒,搏斗中杀死子元,解救出射师斗廉和桃花夫人,粉碎了子元篡国夺嫂的阴谋,初立战功,子文被封为令尹,斗班被封为申公。
公元前655年,斗班率领前军,参加了以其父为元帅的扫灭弦国的战役。他利用外交手段,使黄国、江国不敢发兵援黄,在战斗中,又率部首先登上弦国的都城,立下了大功。
公元前649年,又在其父率领的讨伐黄国的大军中担任前军统帅,首先乘其不备消灭了驻守在光山大营的黄国军队,后又在楚将成得臣率兵和驻守在罗山的黄国军队战斗时,乘机率领三千人马,袭取了黄国在罗山的大营。第二年,又参加了扫灭黄国的战役。正当他们父子扫灭黄国的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斗班夫人生下一个男婴,为了庆祝他们灭黄的胜利,成王赐名为斗克黄。克黄就是中华班姓的二世祖。
公元前639年,斗班跟随楚成王和其父令尹子文,参加了由宋襄公召集,楚、宋、郑、陈、蔡等国参加,在宋国盂地的会盟大会,在其父的指挥之下,他和成得臣成功的劫持了宋襄公,粉碎了他称霸诸侯的黄梁美梦。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借口郑伯朝楚,出兵讨伐郑国,以泄私愤。楚国派令尹子文伐宋救郑。斗班随父参战,大败宋师于泓水,宋襄公大腿受伤,不久丧命。
楚成王在位四十六年,重用令尹子文,治理国家,又出兵中原,争霸诸侯,颇多建树,出现了初霸诸侯的大好局面。后来他想立商臣为世子,令尹斗勃坚决反对,成王不听。于是商臣便产生了待机除去斗勃的思想。
公元前627年,晋国派阳处父为元帅,讨伐蔡国,楚国派斗勃为大将,成大心为副将发兵救蔡。两军在泜水隔河相持两个多月。晋军粮草将尽,遂派人对斗勃说:“两军不战不退,在这里空耗粮草,你若不敢过河,就退后三十里,待晋军过河,再决以雌雄,如何?”斗勃应允。不料,晋军趁楚军后撤之机,撤军回国了。商臣便以此为由,污蔑斗勃受了晋国的贿赂,不战而退。成王大怒,赐把宝剑令斗勃自裁。商臣又令侍卫把守宫门,不放前去申辩的斗勃入宫。斗勃遂含冤自刎于宫门之前。成大心冒死闯宫,为斗勃鸣冤,成王后悔不及,遂产生废掉商臣的世子的想法。斗勃死后,成王便以斗班为令尹。公元前626年的一天夜晚,商臣率领侍卫闯入宫中,杀死了自己父亲。商臣即位,就是楚穆王。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卒,秦国发兵攻打郑国,次年灭滑而还,但在淆山遭到晋和姜戎联军的伏击,全军复没。秦晋两国由此为仇,互相攻伐,这给楚国向北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会。斗班见秦晋相斗,有机可乘,随秉明穆王,派人赴秦国修好,结成了对抗晋国的联盟。
公元前624年和前623年,楚国趁秦晋交战之机,斗班率领楚军两次讨伐江国,并于623年扫灭江国,把它作为一个县纳入了楚国的版图。江国与秦国同姓,与晋结盟,斗班乘两国交战之机,出兵灭江,充分展示了他的智慧。秦王听说江国被灭,设坛祭祀,唏嘘不已。
公元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军为报楚军灭江之仇,攻打楚之从国若阝国 (上若阝),今河南淅川西南),楚穆王想发兵相救,斗班奏道“楚国若发兵救若阝,虽然可以取得对秦作战的胜利,但也会失掉同秦国的同盟,就会像秦晋一样战争不断,这对楚国北上中原是十分不利的。况且,秦国攻下若阝国也不便留兵驻守,不过是为楚国扫灭了一个久已想灭而又没有理由消灭的国家而已。我们完全不要理会。待秦兵退后,再派兵收复也就是了。”穆王听从了斗班的建议,未予理会。
不久,楚国即移兵东向。同年秋,斗班建议楚穆王遣成大心(子玉子)、仲归(子家)率军征讨“叛楚即东夷”(《左传·文公五年》。)的六国(偃氏,今安徽六安北),遂灭六而还。该年冬季,又建议令楚公子燮率军征讨蓼国(姬姓,今河南固始东北),遂灭蓼国。
公元前618年(楚穆王八年)春,楚穆王即和斗班挥师北上,驻于狼渊(郑地,今河南许昌西),攻打郑国,郑伯惊慌,公子坚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和晋国结盟,晋国总不致秀手不救。”公子龙和乐耳也附和请战。所以郑伯一边派公子坚、公子龙和乐耳率军开赴狼渊,迎战楚军,一边派人到晋国求救。两军开战,郑军大败,抓捕了郑军的公子坚、公子龙和乐耳,楚军带着被囚禁的公子坚、公子龙和乐耳,继续挺进,包围了郑国都城。郑伯无奈,只得派人出城请降。穆王批准了郑国的要求,和郑国签定了城下之盟。及至晋军救兵赶来,楚军已收兵回国了。
夏天,斗班又率军攻打陈国,以惩罚陈之附晋,占领了陈的壶丘(今河南新蔡东南)。
前617年( 楚穆王九年),封在商地的斗宜申,自从城濮战败,便要自杀,恰好蔿吕臣赶到连谷传达“战败之将不要自杀。”的王命保全了性命。但被降为商尹,非常不满,但隐忍不发。成王在时,宜申擅自从商地沿汉江而上,准备进入郢都作乱,被住在江陵别宫的成王发现,成王虑及范巫所言之事,并未深究,命他改任工尹,遂有所收敛。及至成王被弑,商臣篡位,斗宜申便要借机谋杀穆王,辅助公子职即位,想着定可得到许多大臣的拥护。遂找到大夫仲归商量逆谋,秘密串联,不料为工尹蔿贾侦知。蔿贾连夜进宫见了穆王,举发了二人的逆谋,并趁机污蔑:“令尹斗班也难脱干系。”穆王便说道:“如此,孤王就给他们制造一个机会。”遂设一计,广泛宣传三日后穆王要亲赴北山射猎,暗中部署军士于山林中,引斗宜申自投罗网。那斗宜申哪知是计,自以为是穆王之命该绝,随同仲归率随身亲兵前往山林中埋伏。却不知“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自己早已在穆王的算计之中。
午时许,穆王和斗越椒二人追一麋鹿到达斗宜申埋伏之地,宜申大喜,遂张攻搭箭,一箭射去,正中胸部,仰后而倒,忽然一阵战鼓响亮,伏兵涌出,杀了二人的亲兵,将斗宜申和仲归捉住,遂捆绑起来,来见穆王。
再说穆王,知斗宜申和仲归要谋害自己,上身穿有双层护身软甲。越椒扶起穆王,脱衣而视,但见箭透双层软甲,刚刚刺破皮肉,引起一片血红。众将上前请安,穆王道“孤王,赖上天保佑,已躲过一劫,皮肉之伤,尚无大碍。”
次日穆王临朝,令斗越椒捉拿二犯家属,审清问明之后一律处斩。又令斗班捉拿穆王的弟弟公子职,依法重办。斗班并不知道已大祸临头,更不知道蔿贾阴谋要陷害自己,以“公子职并无过错”推迟杀害公子职。
一天那穆王又重新临朝问道:“令尹所审公子职谋反一案进展如何?”
斗班道:“从审讯情况来看,公子职对斗宜申、仲归谋反一事并不知情,如何处理,请示大王定夺。”
穆王道:“斗仲二人已经招认,欲立公子职为君,这难道不是他谋反的证据吗?你还要什么证据?岂不是在为公子职辩护!”
斗班据理力争道:“从为臣了解的情况看,几年来,公子职从没有见过斗、仲二人,也没有经其他渠道有所联系。因此,说公子职参与谋反还缺乏证据。”
穆王一听斗班不愿为已除去眼中钉,大怒,挥起自己随身带着的大铜锤,一下就将斗班杀死在议事的朝堂之上。可怜的斗班啊,临死也不知这本身就是一个阴谋。
斗班死后,最终查明他没有参与斗宜申的逆谋,穆王很是后悔,但又不能承认错杀了令尹斗班,遂令斗班之子斗克黄为箴尹,主管外交工作。
中华班姓的始祖斗班,乃正人君子,青年参加平息子元之乱的斗争,身先士卒,诛杀子元而初立战功,随后跟随其父令尹子文南杀北战,屡建大功,在担任令尹的岁月里,又为穆王制定了联秦抗晋,争霸中原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先后亲自参加了灭江、伐郑、伐陈的战争,均取得了全胜。支持和具体操办了灭六、灭蓼重大战役,最后被蔿贾诬陷而惨遭杀害。岂不可惜!斗班约生于公元前685年,死于公元前617年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