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黎锦光(1907-1993),原名黎锦颢,湖南湘潭人。他是当时湘潭市‘黎氏八杰’中的老七,他其他兄弟都是中国近代的名人,中国流行歌坛的开拓者和奠定者。民国5年(1916年)随父赴北京读书,民国9年随父到上海,进入其二哥黎锦晖任校长的国语专修学校附小。同年7月回长沙,在第一师范补习班学习,班主任是毛泽东,9月进入湖南高等工专附中。民国14年毕业后升大学。1925年入大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旋参加北伐。1927年到上海,进中华歌舞团(后即明月歌舞团、联华歌舞班)直到民国22年解散。民国24年又回恢复的明月歌舞团,其间任演员、作曲、指挥。加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黎锦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夜来香》、《香格里拉》、《拷红》、《采摈榔》、《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皆为其作品。其中由李香兰原唱的《夜来香》一曲深受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的激赏,将歌词翻译成日语后,流行日本。
黎先生为当时上海滩的最红的歌星,如周璇,白光,白虹(他的前妻),李香兰(山口淑子,‘夜来香’的原唱者)等写了很多名曲。全国解放后,他依然留在上海,担任唱片工作。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唱片厂任音响导演,1970年被勒令退休。1985年返聘回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整理30~40年代流行歌曲。1988年年迈辞职,黎锦光在上海唱片公司工作,编辑戏曲、歌曲的唱片和音带2000多首。曾任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首任首席指挥。曾编辑过7000多首戏曲和歌曲唱片。1986年创作的《我们一同去溜冰》曾获上海电视台通俗歌曲一等奖。
黎锦光与陈歌辛被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成熟期最杰出的代表,分别有“歌王”与“歌仙”之誉。
在他的晚年,日本歌星李香兰曾来上海探过他,并带他去日本,接见日本的‘夜来香’迷,黎先生总算有一点迟来的安慰。1993年春节前后,央视播放了以《夜来香》的旋律贯穿全剧的电视连续剧《别了,李香兰》,轰动全国。可惜的是,就在该剧播映前夕,黎锦光在上海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