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季姓网 > 季氏名人 季氏名人

周文王之父季历

时间:2021-2-03 来源:家谱馆季姓展区
季历,姬姓,季是排行,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少子,周文王之父。

季历接位后,师承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又与商贵族任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权重遭忌,被文丁软禁绝食死,归罪为文丁所杀。

人物生平  

季历,本名姬历,名字之前的“季”字,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长幼次序,即最小。他是古公亶父第三子,母亲叫太姜,周文王之父,其兄太伯(泰伯)、虞仲。据《史记》的《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族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觉得自己的少子季历最为贤明,更为可贵的是,季历的儿子昌(姬昌)有圣瑞之兆。古公亶父赞叹道:“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姬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而让位给季历。殷王祖甲二十八年(前1231)季历即位,他即位后称公季,周武王灭商后追尊为王季,也称周王季。而太伯和虞仲后来在太湖流域创建了吴国。季历继位后称公季,他秉承古公遗道,治理周宗,发展农业,推行仁义,使周逐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商王承认季历做西方霸主,号称西伯。[1]  

在商王武乙时,周族和商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又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娶太任为妻室。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同时他还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使周族成为商朝后期在西方的一个强大的部族。他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对今山西境内的戎狄部落展开了进攻。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时代,季历曾“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文丁四年,他又领兵先后征伐燕京之戎,余无之戎,七年破始呼之戎,十一年打败了翳徒之戎,多次立下了战功。商王太丁(文丁)因而封季历为商的“牧师”,即商朝西部的众诸侯之长。殷王帝乙又加封他为“伯侯”,号周公。后帝乙惧西方诸侯成为季历的羽翼,构成对殷商的威胁,于是囚杀季历(另一说商王文丁杀季历)。季历虽死,但周族在征伐战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文王治岐灭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古公去世后季历嗣位,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并与商王朝贵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从而促进了周族社会经济发展,壮大了周的力量。周羌联盟进一步巩固。殷商对此无可奈何,转而采取牵制、笼络等办法,将事实上已成为周人家园的岐邑赐给季历,以便利用季历对付已与殷商恶化了关系的汝狄。

商王武乙末年,作为周族部落首领的季历,前往商都朝拜。因他屡立战功,武乙赐给季历土地30里、玉10车、马10匹。接着,季历征伐西落鬼戎(在今山西洛城一带),俘十二翟王;伐燕京之戎(在今山西汾阳),失败两年后又伐余无之戎(在今山西南部)获胜。商文丁四年,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季历利用机遇,率兵极力向东发展,歼灭了东邻的程国(在今咸阳市东),打败了义渠等北方一带的戎人,征服了周围许多较小的戎狄部落。为麻痹殷商,季历还将战利品贡献给了商王。商王因而任命季历为牧师,职司畜牧,成为商王朝西方诸侯之长。接着,季历率兵又先后征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以上两戎均在今山西南部)。伐翳徒之戎时,俘获三大夫,大胜向商献捷。商王文丁封季历为伯侯。

季历率众击退周围的游牧部落,缴获了大量的财物,俘虏了许多俘虏,成为了显赫的大家族,巩固和发展了周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许多诸侯前往归顺,使周成为商西部的一个强大的方国,并与挚仲氏联姻,势力发展到今天的河南西部。

周的强大引起了商的不安。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家族成员  

编辑 祖父:公叔祖类

父亲:古公亶父(周太王)

儿子:周文王姬昌

孙子:周武王姬发

为政举措  

  攻西落鬼戎之战

商王武乙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季历率领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战争。  

  周(今陕西境)是商王朝西部迅速崛起的诸侯国。周王季历在位时,国都已踞岐(今陕西扶风、岐山交界处)。季历继承父王古公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国力大为增强。西落鬼戎是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鬼方的一支,分徙西部,经常侵商、攻周,掠夺人畜财物。武乙三十四年,季历先朝拜商帝武乙,得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珏、马八匹;并娶商境内挚国任姓女为妻,得到商朝的支持。三十五年,季历便调集大批周军,进攻西落鬼戎,一举击败西落鬼戎军,俘获其20个部落首领,保卫了周国的安全,确保了商朝西部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