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学孟,自号“山东布衣”、“半醉山人”等,常用笔名“兰花草”、“幽谷兰”等,曾用书斋号“修身斋”等。中国民主促进会(民主党派)、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部文化社团)、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民政部社工社团)会员、中国文化学会(全国性文化社团)辞赋艺委会主席、中国辞赋家协会(全国性辞赋文学社团,其中涵盖港澳台、东南亚)副主席、辽宁社会主义学院(行政学院)客座教授等等。
履历:
金学孟,其文论《对当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被《人民网》以《谁真正关心执政党”——对当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公开发表,并被社科部门列为“邓小平理论研究热点话题”;《齐鲁颂》由国际文化名人范光陵先生题序、国际诗人张友茂先生作跋、由著名书法家刘尧、著名书法家亢银中、著名青年书法家王焕魁等亲笔书写为30米长卷;《光岳楼赋》被收入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十一大名楼”专辑;《母亲,我要回来》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呼唤;《叹民生》寄托了普天下劳动者“应看前路长”;《求兰辞》、《清风赋》等优美篇章,曾在海内外的热情读者中被编曲配乐而传咏。近几年,许多华美的作品被众多书法家书写成长卷、手卷,以此作为贵重礼品,赠送或者捐赠爱心慈善、助学义举等,还有城市、学校、企业、景区、寺院、祠堂、古迹、活动、个人等邀请其写作,并勒石碑铭。
思想:
金学孟,性情耿直豁达,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对社会弱势群
体深表同情,他把“做人需若竹,为草当如兰”作为人生的思想和准则。帮助无数困难群众,曾经主持《大众论坛·百姓话题》,“为人民鼓与呼”,“焦点中关注民生焦点,声音中倾听非常声音”,一时使得《百姓话题》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民生论坛之一,后来改版易名。 被广大读者赞誉为:“金学孟,是人民的爱国的辞赋作家”。
《21世纪教育》之《两会特刊》上肯定了他的成就:山东布衣金学孟,笔名、网名“兰花草”,其人在辞赋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赋界均以正直、正义、正统来概括其人格魅力。其人讷于言而敏于行,高调做事而低调做人。
自2004年始,在中国法律人俱乐部曾担任副主席、副总秘书长等职务。2007年7月3日,为中国法律人大会创作的《夸父赋——为和谐社会而追求阳光之法律人感怀》彰显了金学孟对法治社会的追求和民主进步思想。国际上,被世界和平总会特聘为研究员,积极地为了地球的和谐而努力着。如今“中国法律人俱乐部”已经宣布解散了。
大事记:
1.2010年5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发表了金学孟撰写的《汉简草书名家贾玉山赋并序》以及对书法家贾玉山的访谈文章。
2.2009年国庆期间,金学孟撰写的《祖国母亲颂》、《将心比心》为国务院参事室采用并发布。另:央视书画频道吕建文专访中摘选了金学孟的赋句。《茉莉花赋》被连续四届“关爱生命”全国大型教育活动列为主题词。
3.2008年7月18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记》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奥运文化节组委会永久收藏,并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的接见。
4.2008年夏月,《兰花草辞赋选集》为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
5.2007年-2009年,多次参加国家组织的爱心捐助活动,并捐献辞赋书法长卷,被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联合授予“爱心辞赋家”荣誉称号。
6.2010年4月16日--18日,在聊城姜堤乐园与布茂岭、李世恩先生合力成功策划、组织、举办了“中国(聊城)辞赋创作第二届研讨会”。
7.2010年10月16--18日,在南昌鄱阳湖畔西湖李家与南昌市前市长、市人大主任李豆罗、原南昌市政协秘书长张友茂共同成功策划、组织、举办了“中国(南昌)青年辞赋创作论坛”,并为西湖李家授牌设立青年辞赋创作基地。
8.2010年11月24日--26日,金学孟与莱州作家协会杨黎明主席、莱州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携手策划、组织、成功举办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诗赋书画走进双语”活动。
9.2010年12月,金学孟被评选为“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并被特聘为“中国文化学会辞赋艺委会主席”。12月末,《伯夷叔齐赋》被列为“序二”,排进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东方德源》季羡林先生“序一”之后。
10.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1年7月14日,国民党台湾荣誉主席连战在宴请山东省长姜大明谈话时,引用了金学孟创作的《齐鲁颂》。11月4日,《金学孟辞赋选集》第一、二、三、四卷手稿被作为“文物、文献资料”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收藏。
著作:
《兰花草赋选》 六卷(六百八十篇)
《兰花草文选》 二卷
《兰花草诗选》 二卷
长篇一百回章回小说《诸尘记》 纂采之中
A.金学孟先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的文章与辞赋:
1.“狂客”追书四十载 “汉简草书”续新碑
2.汉简草书名家贾玉山赋 并序
B.金学孟先生被国务院参事室采用的文章、辞赋:
1.祖国母亲颂 2.将心比心 清风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