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杭姓网 > 杭氏名人 杭氏名人

现代玉雕工艺家杭学文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杭姓展区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认真贯彻调整经济的正确方针,社会主义建设逐步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对内克服了自己的困难,对外顶住了苏联领导集团的压力。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打下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杭学文进入玉器厂不久,就发明了全国第一台玉雕套碗机,顺应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成为这一时期省级先进工作者的一个杰出代表。

  人物生平

  杭学文(1905—1988),扬州人,现代玉雕工艺家。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扬州洗玉业支部书记、城区区委委员。1930年,参加瘦西湖游船抗税活动。次年,因组织遭破坏中断联系。1955年2月,加入扬州漆器生产合作小组。1964年,发明了玉雕套碗机,后改为变速套碗机。1965年,被评为省级先进生产者。1980年9月,扬州市政府向其颁发扬州市《老劳模、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证书》。

  青史留芳

  发明全国第一个玉雕套碗机,曾先后带徒10多名,为扬州玉器掏碗工艺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中共扬州早期共产党员,从不宣扬其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事迹,一直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本色。

  翻开《扬州玉器厂志·人物志》,杭学文排在第二位。

  “1964年,在党组织支持下,他刻苦钻研,土法上马,革新创造,发明了全国第一个玉雕套碗机,后改为变速套碗机。他还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曾先后带徒10多名,大都成为玉器工艺骨干,为我厂掏碗工艺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一份更高的荣誉——曾是一名中共扬州早期共产党员。杭学文这个名字,就是恽代英给改的!

  省先进生产者

  没上过学,发明玉雕套碗机

  “放到现在,至少是国家发明专利奖。”日利达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余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玉器厂为了协助杭老技术革新,特地成立一个配套服务小组,刚分配来的王惠余见证了套碗机的发明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然而,雕琢一个玉碗、玉笔筒等艺术品,采用传统做法,玉石料的浪费是惊人的,用一块实心料挖空成形,要将其中大量玉料凿碎掏空。

  令人称奇的是,套碗机在掏出的半球状玉料基础上,还可以再掏出小一圈的半球状玉料。如此反复,一块好的玉料可以做出数个玉碗。

  在刀具切下外圈后,如何再平行伸进去切割底部?这对于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杭学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无人知道,当时的杭老是如何攻克难关取得突破的。

  “杭老的发明,使大量原先的‘边角料’得以运用,不仅对我们厂,也是对和田玉有限资源开发的一大贡献。”王惠余说。

  杭学文的四儿子杭德泉至今还记得,父亲每个星期天早上就去厂里上班,回来时已是星期六晚上。而那时,他们家就住在板桥巷7号(现在珍园附近),到位于广储门的玉器厂,走路也就是15分钟的路程。

  “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这是杭老的徒弟、现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华萍对他最深的印象,“每每想起杭老,就联想到‘老黄牛’。”

  为表彰杭学文的模范事迹,1965年5月,杭学文被评为省级先进生产者。

  早期共产党员

  参观雨花台才被发现的“秘密”

  凭着省劳模的称号,杭学文退休工资可以享受9.5折,每年可以拿13个月工资。然而,杭学文主动放弃了,退休后与普通工人一样,领取8折退休工资。

  四望亭路螃蟹巷4幢101室,这套40余平方的房子至今没有装潢;一台彩电加上一台冰箱,算是仅有的“奢侈品”。杭学文最小的儿子杭德俊告诉记者,这套房子还是1983年为扩建三元路,老家房屋拆迁换来的。“父亲退休后,就和我们一起住在这里。”

  1982年,退休后的杭老去南京看望长女,并在家人陪同下,参观了南京雨花台。看到烈士陵园中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时,杭学文不禁老泪纵横,并向家人叙述起当年一同战斗过的故人……

  杭学文的异常举动及其对烈士生平的熟悉程度,惊动了雨花台现场的管理人员。他们通过与省党史办联系,最终在中央档案馆一份“江苏省档案特委分档1928年卷”文件中查明:杭学文,男,洗玉工人,洗玉业支部书记,城区区委委员。

  杭学文的真实身份也因此“暴露”:原名杭巨琪,因经常护送恽代英从扬州前往苏北乡下工作,被发展为共产党员,先后开展并参与过多起地下党活动。1931年,因组织遭受破坏而失去联系。

  “听父亲说,杭学文这个名字就是恽代英给改的。板桥巷7号的老家,就是他们曾经活动开会的地点。”

  唯一一次请求

  延迟退休,等儿子顶替入厂

  要不要恢复名誉和待遇?党史办的同志告诉杭家兄弟,可以写个说明,递交恢复党籍申请,报请上级部门审批。但杭老说:“都已经80岁了,不必了。没有党籍,就不能给党工作吗?”

  杭德泉告诉记者,他曾忍不住去问父亲:为什么解放后没有去找党组织?“父亲答复,革命已经胜利了,你再去提出要求,目的何在?是邀功请赏吗?想想已经逝去的战友,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

  1979年的夏天,杭德俊顶替父亲到扬州玉器厂上班。这也是杭学文向组织上提出的唯一一次请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套碗机。

  1988年,杭学文因脑溢血离开了人间。杭德俊回忆说,“父亲走得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