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和姓网 > 和氏名人 和氏名人

丽江县一个新主东巴世家和世俊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和姓展区
和世俊,出生在丽江县一个新主东巴世家。为了更好地普及和发展东巴文化,民国初年,和世俊在新主创办了一所东巴学校,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东巴学校。

中文名和世俊  

民    族东巴族  

出生地丽江县一个新主东巴世家  

出生日期1860  

逝世日期1930  

主要成就民国初年,在新主创办了一所东巴学校,这是历史上第一所东巴学校  

代表作品为普及和发展东巴文化作出了贡献  

性    别男  

人物生平

他自幼跟爷爷、父亲学东巴文,后又拜塔城巴甸村著名东巴和文裕门下,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学成归来后,他在新主一带主持东巴教的仪式和法事的同时,致力于东巴文化的研究,并重点探讨东巴文的规范化问题,取得了重大成就。各地东巴经书大多数字句跳跃幅度过大,只有精通经文的东巴方能诵读,甚至东巴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自写自念,高山流水;人写我念,断犁断锄。"而和世俊书写的经文字句连贯,语言流畅,一般懂点东巴文的人都可看懂。他还精通藏文,并创造了一种读藏文的注音文字,用这种文字记藏文《消灾经》一部。这种用东巴文记录其他民族的经书,实为一个可贵的创举。

学员三十余人,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他向学员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让学员在他主持法事时充当他的助手,使他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各种技能技巧,最后直到精通东巴的诵、唱、舞、画等"十八般武艺",才赐予东巴名,举行隆重的"加威灵"仪式,才算是毕业。

学校概况  

  

    

    丽江市纳西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在丽江玉水寨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资助下,于2009年底设立“玉水寨东巴传承学校”,地点临时设在供奉纳西族保护神阿普三多的北岳庙。

  北岳庙是建于公元779年的纳西族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于2008年起由玉水寨公司承包经营20年,每年上缴承包款以20万元为基数递增,但为了便于开展东巴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该公司已停止了在北岳庙的经营活动。

  

  东巴学校已经由2012年7月9日迁至白沙新善村,动白纳西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教职工由校长(市东巴协会秘书长兼任并负责汉语文和本土知识教学)、总务(担任纳西语言拼音文字教学),东巴教师两名、汉译东巴经教师一名、炊事员一名共6名组成,均从玉水寨公司选调。第一期东巴传人培训班已于2010年1月5日开学,学习期限5年。学员8名,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3名)、太安乡(2名)、鸣音乡(1名)、奉科乡(1名)及宁蒗县拉伯乡(1名)的贫困家庭失学少年中招收,年龄在10—14周岁。接受过3—6年的国民教育,均系东巴世家的孙辈或后裔。

  培养目标是把这批人培养成为全面掌握东巴教文化兼备汉语文基础知识、品学兼优的东巴文化传人。为此,所设的教学科目有:东巴象形文字,东巴经文,东巴教祭祀礼仪,与祭仪相关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捏塑、编扎制作等手工艺,纳西拼音文及俗语,反映纳西族地区自然地理历史的本土知识,汉语文,体育,思想品德,劳动等。

  教学体制采用前半期以全日制课堂教学为中心,后半期将以祭仪实践活动为中心。学员待遇除由校方提供免费食宿、作业纸张、门诊医疗及统一着装外,每月给予200元补助费、其中50元按月发放零用、150元待学成后计发,作为对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奖励。

  

玉水寨东巴学校向社会申请捐赠

  

      由丽江市纳西东巴文化传承协会在丽江玉水寨公司的资助下创办的“玉水寨东巴传承学校”,学校每年用于教职工薪金福利和生活的费用和学员费用为20余万元,加上学校所用北岳庙承包费每年20多万,两项共40多万元,五年期满将达200多万元。此资金来源目前全靠向玉水寨公司分期申请资助。但后三年所需资金仍有较大缺口,特向社会各界有胆识有财力的贤达志士申请捐赠,敬盼贵人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办好这件极有意义的善事!

东巴协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888—5152614

13988828667(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