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跻奎是公鼐的曾祖父,公勉仁之侄,公景仁之子,原名志厚,号中山,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中进士,初授工部郎中,出守山西潞安,后升任湖广按察副使,后调广西,讨平反叛,累立战功。著有《中岩诗草》行世,今天尚能读到他吟咏“蒙阴八景”的律诗八首。
按察司
官名,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改称提刑按察使司)、清朝( 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按察司
实质
官名
全称
提刑按察使司
设立朝代之一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
官名,是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后改肃政廉访司)、明朝(改称提刑按察使司)、清朝( 改称按察使司)三代设立在省一级的司法机构,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也是中央 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
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明、清时一省的司法和检察机关 。
按察司为中国清朝中央政府机构之一,隶属于最高监察机关--都察院。1636年,皇太极即位后,清政府将监察文武百官的职责归于都察院。而按察司为该机关纠察中国十五道廿省而所派驻的分支机构。
香港英治时期的法官也译为按察司。首席按察司相当于现在的首席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