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古姓网 > 古氏名人 古氏名人

历史名人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古姓展区

古之奇,唐代人。籍贯、表字、生卒年均不祥,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

公元763年(宝应二年),在礼部侍郎洪源知贡举时进士及第,他与耿伟同时登科。他曾任安西都护府幕下书记,与李端司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曾任职县令,所作《县令箴》被称为千古奇文。古之奇精通古体诗,他的诗充满宁静、闲适、淡泊的情趣,婉转成篇,在艺苑中享有名声,也不是一般的浮泛之作啊。古之奇的诗集流传于世。


古云应,被尊称为唐代南迁古氏的始祖,号念五郎,又称二十五府君,生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甲子三月十五日卯时,原籍山西河东平阳人(今山西省临汾市金殿镇)。生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甲子三月十五日卯时,唐宪宗元和(806-820)中明经登第,唐文宗大和(827-835)年间初任蔚州(今河北蔚县)飞狐令,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任江南西道洪州(今江西南昌)通判。因此举族南迁,先迁赣南,后定居广东省南雄珠玑沙水村。殁于唐宣宗大中2年(848年)戊辰九月廿三日寅时,享寿65岁,葬于河东祖山(今山西临汾市金殿镇东靳北村)。


古全规(900—989),祖籍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后迁居江西省虔化县梅川(今宁都县梅江镇)北关古屋巷。博学多才,官任浙江省会稽太守。其仕学兼优,善政化民,泽及辟黎,名播当朝,有循良吏之誉。(资料来源:《宁都古氏七修族谱》)


古成之(947-1007),字亚爽(奭shi),原籍广东省河源县回龙古岭人。后迁居增城县(今广州市增城区)。他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10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广南东路推荐一人上京考试,他被选中,书面考试,他考第二名,在皇上召见唱名赐策前夕,嫉妒“广南人居其上”的张贺、刘师遒邀成之饮酒。暗中用哑药陷害,致使第二天清早,宋太宗召见唱名赐策时,成之不能说话,无法应试,“帝怒,命扶出之”。成之第一次考试落第。过了三年,即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他再举登第,中进士,同榜28人,他列19,这时他42岁。古成之中进士后,出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元氏县尉。任职期间,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工作成绩卓著,不久提任青州益都县(今山东益都)知县。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经选拨馆职的考试,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宋至道元年(995年)以朝官身份出任绵州(今四川绵阳)魏城县知县。宋咸平五年(1002年)朝庭又委派他以校书郎身份,任绵州(今四川绵竹)知县。古成之于公元1007年在任上去世,终年60岁。(资料来源:《河源县志》;《增城县志》)


古革(生卒年不详),字仲通。祖籍江西省,后迁广东梅州(今广东省梅州市)。岭南文风首创者古成之的曾孙。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与其胞弟古堇、古巩同榜登丁丑科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同年调任琼州教授,掌教在琼山县府城(今海口市)。时海南地处南荒,人畜杂处,文化教育落后。古革掌教后,尽力于文教,训迪有方,课徒颇众。始转化民心,易其陋习,黎民渐从“素不尚学”至纷纷“遣子弟入学读书”。因而深受黎民敬重,每有民间闹事,非古革亲往劝解不可,“郡檄入峒布谕,蛮俗素知敬(古)革,遂率服状”。因古革在琼州卓有政绩,六年被朝廷“擢守潮州,官至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