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康姓网 > 康氏宗祠 康氏宗祠

致西安卫德龙先生的求证卫康叔陵墓的答复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康姓展区
致西安卫德龙先生的求证卫康叔陵墓的答复  

辽宁抚顺康庆山

2015.06.06

  

卫德龙先生:

你好!你5月16日的留言,我近日刚刚看到。请你原谅没能及时给你回复!你留言说:

求证: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西北有一陵,村中人传为“文王九子陵”,也就是卫康叔的陵墓。此地在丰京故都,附近有文王陵武王陵,我认为村人所言可能性比较高,但没有佐证。最近,沣东新城修建“秦王路“要经过该处,此处遗址没有任何保护,求教康先生,有无关于“卫康叔陵墓说”的(则)资料。西安 卫德龙  

    

感谢你提供的康业墓的消息。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康庆山是个昏聩的老者,孤陋寡闻!起步较晚,特别是没有经过名人指教。

由于康、卫两姓,都有人说卫康叔是自己的姓氏之祖。我也就特别关心有关卫康叔的消息,因为我掌握的材料不多,回答不一定令你满意,还请你原谅。关于卫康叔的陵墓所在地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河南浚县有卫国贵族墓地。据郭宝钧著《浚县辛村》称:

     辛村是河南省浚县西境的一座小山村,东距浚县县城约35公里,距京汉铁路浚县车站约3公里,靠近淇水北岸,隔岸与浮山相望。…有许多先秦时代的墓葬,多埋在辛村村舍下,及村东福兴寺西边一带耕地间。

     辛村地势,北面微高,坡水分东西两股绕村侧流入淇河,将村旁冲为两条大壕沟(冲沟)。村中心壕沟较浅处,人们往往依崖凿窑辟为居室。因凿窑或冲刷,常有墓中古物露出。

     1931年春季,此地又有大批古物出土。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得悉此事,嘱作者前往调查,认为上有发掘的必要;即建议前中央研究院与地方合组河南古迹研究会,从事发掘筹备。于1932年春季开始,并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

     四次发掘,颇获得一些成绩。我们曾于1934年写过一个简报,名为《浚县辛村古残墓之清理》(见《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迨古物运集开封,更于河南古迹研究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时,筹开展览会于开封龙亭,并附印《第二次展览说明书》。

     1936年重修《河南通志》,经函商河南古迹研究会,愿将浚、汲历次所获古物,择要辑入《通志文物志》中;因取《第二次展览说明书》,略加增减□括,附以图像,辑为《浚县铜器群》、《汲县铜器群》二书,交河南通志馆汇集待印。后《汲县铜器群》一稿大半散失,《浚县铜器群》被经手人印刷人改名为《浚县彝器》出版。

     浚县辛村正式发掘报告,在1938年间即计划进行编写,值抗日战争,作者随着这批古物播迁川滇,并无时间和条件允许作从容的整理。抗日战争胜利后,古物运抵南京,开箱检视,器物大多残破,修复核对需时甚多。当报告初稿完成十分之四、五时,这批古物又被劫运往台湾,正式报告迄未能编写出来。

     本编所述的就是根据在南京时所草拟的初稿,参以《说明书》、《通志稿》和所存的记录残片,补缀而成;他仍是一本有关文(物)的报告,不过主要部分略备。

壹  发掘经过

浚县辛村的发掘,从1932年起,分四次进行,发掘地点分六区。村东麦场为A区,A区南部高台部分为B区,B区东洼地为C区;A区正东至福兴寺西墙、东西两条大道之间的地带为D区;村东北为E区;村中和村西为F区(图二)。

     第一次发掘

     1932年4月16日开始,5月26日收工,共41工作日。

     探墓工作:于A区发现1号墓;于B区沿悬崖边发现2号墓。…

     此次发掘共作遗址2处,墓葬2座(未完),发掘面积728m2,得铜、陶、石器34箱。

     第二次发掘

     1932年10月21日开工,12月6日收工,共46工作日。

     …

     此次发掘共作墓葬11座,发掘面积约300m2,得铜器及其他标本10箱。犬马骨标本40箱。

     第三次发掘

     自1933年4月1日开始,5月24日收工,共54个工作日。

     …

     总计这次发掘卫墓21座,汉墓2座,仰韶遗址一处,并继续清理龙山遗址一部分。

     第四次发掘

     …

     自1933年10月20日开始,12月12日收工,共作52日。

     …

     这次发掘共发掘墓葬52座,获得古物20箱,多为铜器。

贰  墓葬述略

一  墓葬通制

辛村四次发掘共计墓葬82座,按形制和性质分大、中、小型和车马坑四种。大型墓共8座(第1、2、5、6、17、21、24、42号),尺寸较大,有墓道,大抵为公侯和君夫人的墓。中型墓共6座(4、8、19、20、29、60号),尺寸略小,无墓道,大抵为公族或侍从的墓。小型墓尺寸更小,埋葬也浅,无墓道,仅集中E区陪葬的就有42座,合他处分散的共54座。车马坑有兼埋马的2座(第3、25号);有只埋马而无车的12座(第13、14、33、58、59、62、65、68、69、81、83、86号)。

     墓地范围  就所发掘的范围,东西广约500m、南北长约300 m,面积约15万m2。…。

在上述的8座大墓中,因为没有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出土,所以就不能断定这8座大墓的归属。卫国第十九代卫戴公戴公在野外造草庵暂住曹地(今滑县口镇东),史称“庐于曹”。显然,这8座大墓是不够十八代君王分配的。

二、《史记卷四周本纪》有: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集解马融曰:“毕,文王墓地名也。”

“毕”在何处?不见文献记载。我这里有一篇关于周陵的记载:

《陕西周陵非周文王 周武王陵 新发现161座陪葬墓》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2-29  

  

位于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镇北、西汉康陵以东、渭陵西北的周陵,包括南北两座陵墓,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一直相传南陵为周文王陵,北陵为周武王陵,史学届关于“周陵”的时代究竟为西周、战国秦、还是西汉,一直也在争论中。

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考古所去年一年的全面考古调查、勘探和采集文物,初步判断所谓的“周陵”其时代应为战国晚期某代秦王的陵墓,而非传说中的文王、武王之陵。

为配合“周陵保护规划”的编制,此次考古探明了周陵外院墙、南陵北陵共用的陵园围墙、以及两陵各自的墓道,并发现了6处建筑遗址、27座外藏坑、161座陪葬墓。(记者王朝宇)

     三、西周王陵有新说:

  

《古代十大陵墓之二:西周王陵》

来源: 立身国学教育  2014-11-29  责任编辑:沈碧梅  www.k618.cn

内容提要: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经过考证,曾对周原境内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钊和附近的周穆王姬满和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但经后人考证又多有异议。认为周朝王陵的位置应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今陕西宝鸡扶风县与歧山县交界处的北部)及岐邑一带。解放后,经勘察试掘,在周原遗址内确实发现大批西周早期及西周墓葬上百座。主要分布在歧山贺家;扶风齐家、庄白、云塘等村,但多为中小型长方形竖穴葬。西周早期及西周初期多为小型墓,一般随葬陶鬲、银戈和大铜泡,较大一点的墓中有青铜鼎、簋、卣,罍等。西周早中期多为中型墓,墓穴长可达3—4米,宽2—3米,深4—5米,死者头端挖有壁龛,墓底中间有腰坑,墓室内有棺、椁。随葬的有陶器、青铜器和矛、戈、镞等兵器及其他生产、生活工具。

     西周晚期多为小型墓葬,随葬品也以陶器为主。此时,周朝的统治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丰镐,贵族多已不葬周原。作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庙所在地,应有王陵,但多年考古没有重大发现。只知周原遗址西端的歧山堡北有传说中的周太王陵。据《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1996年6月7日披露,在遗址北部的扶风县黄堆村发掘出一处大型殉葬车马坑,坑深12米6,殉马40余匹及车20余辆。车马坑的规格、深度、殉车马数均为现知周代墓葬仅见,具有王陵规格。据《逸周书》载;“武王崩于镐,殡于歧周,葬于毕”。据周原博物馆推知,既然殡于歧周,理应葬于附近。  

  

     四、我这里有一篇王献堂关于康季鼒的文章,是支持三的说法的。

  

《岐山出土康季鼒铭读记》

王献堂

原载《考古》杂志  1964年第九期

康季鼒铭文:王作康季宝尊鼒

此周康季鼒铭,文曰“王作康季宝尊鼒”。原器已残,只存口腹间残片,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周家桥程家村出土,古周城旧域也。1944年春间,前西京筹备委员会购得。会中以墨本寄示,验其书体,约在西周初期、中叶之际。曾以器形花纹函询该会,复蒙详示。腹部残余不多,形似外侈,口则少敛。与彼时形制相合。花纹为锈所掩,高下凸出,底无细纹,字极深,季稍漫漶。仅一残片,即重18市斤,约当全器1/20。据以推计,原器当重300斤以上,诚伟制矣。

     器属主为康季,作者为王。古代诸侯,每于境内称王,与称君称侯无异①。尝就传世器铭,区为自称他称二类。他称如文王、武王、邵王、龚王、穆王,皆指周天子。□白□既之釐王,□白既之□几王,则指周诸侯。若自造器称王者,又有两例。一于王上加国名,如矢王鼎、□王□、吕王鬲,及楚王、吴王、□王诸器是也。一只署王,不加名号。如母癸角、臣郭彝、毛姬鼎、妣□既、番妃既等,皆言王作某某器。前一例为诸侯称王者,后一例之王,疑既殷周天子也。

     近代治古器物学者,每言未见殷周天子自作器。诸侯臣工既能作器,安能天子不作。作则诸侯臣工器能出土,安能天子器绝不一出。经典中单称王者,皆指天子。卜辞言王贞,王步于某,王践于某,彝器铭言王在某,王呼某,王锡某,王命某,王若曰,亦皆指天子。以此推证,凡只署王,为王作某某器者,大抵均天子所作。其制通于殷周,前引母癸角即商器,又有一觶,文曰:“王元祀,王用禡”,亦商器为天子之用者也。

     惟亦间有例外,传世之者□钟,为越器,铭言“王者曰□”云云,则指越王,不为天子。此钟时期较晚,僻处江南,不能悉以中原词语相衡。大抵他称有名号之王,天子于诸侯无别。有国名自称之王,皆为诸侯。自称而无国名者,类为天子。此器铭文称王,与第三例合,典重若斯,殆周天子为康季者造矣。

     康季一名不见史籍,天子既为作器,必甚尊贵。武王之同母弟康叔,初封于康,后徙封卫②。传世有康侯丰鼎二,既康叔器,又有康侯斧二,爵一,罍一,及奇形刀等,出河南浚县③,亦疑康叔遗物。爵名之康,固有国起,即康叔亦然。其兄管叔、蔡叔、霍叔,其弟冉季,其上一字皆所封国名④,与康叔例同。康叔有子康伯,名髡,事周康王为大夫⑤。父号康叔,而子号康伯,昔人颇以同号为异⑥,实无足异。盖康叔徙封卫后,所遗之康,又转封其长子髡,以地为号,故曰康伯。犹召公奭封燕,其次子留周,代封于召也⑦。伯者昆季之长,非爵名之伯,彼时所封为侯,不为伯⑧。以伯推之,必有少弟称季。其先祖古公之长子称太伯,次曰虞仲,少曰季历。如只兄弟二人,长曰伯,次曰季。三人则长曰伯,次曰仲,少曰季。四人则仲下称叔,少仍曰季。五人则仲下称叔,六人七人以上从同,少皆曰季。无季不能称伯,故凡称伯者必有季,凡称叔者,必有伯有仲有季。文王十子,长子称伯为伯邑考,次子武王当称仲,管叔以下均称叔,周公也当从同,最少而封于冉者即称季,例证不可悉数也。迨后康叔卒,长子袭封卫侯⑨,初封之康国、亦当让出。彼有季弟,如周王再以康国续封之,循其旧称,正可号曰康季矣。

     康叔虽封于卫,仍为成王司寇⑩。长子为周大夫,他子也能服官王朝,宗亲世胄,后先蝉嫣。以前时康国之转封,知此时亦可转封。据《史记·三代世表》,康伯袭封卫侯,在周康王时,有弟封康,以必在是时。封康始号康季11,则为作器之天子,大抵为康王或昭王。彼为二王亲贵,既可膺此荣锡,而器铭书体亦康昭时合,此其一。康之所在,马融但谓圻内国名12,王肃及《世本》宋注、《史记》索隐沿之,不言何地。《路史·国名纪》云:“姓书,康叔故城,在颍川,”盖出何氏《姓苑》,颍川有邟县,见《说文》,乃汉所置13,邟康同音,因据为说。其地在今河南汝南县,周为戎蛮子地,战国为楚梁邑。是否武王肯以爱弟封此,已属可疑。即使能封,不为畿内国,与马、王诸说弗合。以古注求之,地距周京必不辽远,应在陕西一带。季若封此,可如乃父乃兄,以官王朝。身后葬周,以器殉葬,故出岐山。岐山出土周器甚多,大抵皆服官周京者,此其二。就各方面推验,铭文康季,殆即康叔之子,康伯之弟。虽史厥有间,不能定谳,其鳃理正可寻觅也。

     鼒字屡见经典,传世鼎铭极多,竟无此体。器铭鼎字,每一从贞作□,近人称鼒,谓才为卜误14,旧即疑之。从贞与鼎同音,即鼎异体。从才则古隶部,读若兹。《诗·周颂·丝衣篇》,鼒字明与紑俅基牛为韵,声读不同,安能混为一体。继见鼒鼎鼒字,为人名,上正从鼒。又见晚近出土之郑戎句父鼎铭曰:“自作(饲)□”,□从鼎□声,□即兹古文,《说文》谓□为鼒俗体。求其声读,□亦即鼒,惟与经典书体仍不合。今此器铭,字正从才作鼒,且出西周,知经典不误,而说□者自误。盖此鼒体,除一见于金文偏旁,数千百彝器中,仅有是名,与经典合,真一字千金矣。

     古器铭尊彝连署,尊与彝同,为礼器通称。此铭自署尊鼒,器必为鼒。然由此更生二义。《尔雅·释器》谓鼎“圜弇上谓之鼒”。《说文》谓“鼒,鼎之圆掩上者”。近人以弇上掩上为有盖,盖制后出,因谓《尔雅》成书亦晚。又谓器无自名为鼒者,疑秦汉人新语15。第二说,可以此器证其非是。至第一说,弇即掩,《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尔雅》郭注亦谓“鼒敛上而小口”。是所谓弇掩者,乃指鼎口稍敛,非谓有盖也。今传世圆鼎,出于西周后期者,皆口侈腹敛,入春秋后,亦多如此。出于西周中叶前者,皆口敛腹侈,制通殷商。疑此口敛之鼎,即《尔雅》、《说文》,所释之鼒。许说本于《尔雅》,《尔雅》不出一时一手,共著是语,殆曾见敛口之鼎,而自署鼒者,因据为说。若晚周秦汉之制,俗谓西瓜鼎者,虽亦敛上,然均有盖,与经不合。盖鼒只鼎之别名,同一敛口侈腹制作,此称鼒,颇多称鼎,鼒亦随同。郑戎句父□有流,周之方鼎,每自署□,亦作□,求其声类,疑亦即鼒。《善斋吉金录》有子□□之孙鼎,为晚周器,有盖,自署行甾。甾鼒同音,并疑为鼒,行制皆不相同。《尔雅》必以敛口者为鼒,当有所据。是器正为敛口,且自署鼒,足为佐证,此一事也。

     《诗·丝衣》毛传云“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此古文家言也。诗言“自堂徂基,自羊徂牛,乃鼎鼐及鼒”,《说苑》谓“自内及外,以小及大也”,是鼐小鼒大,《说苑》出于刘向,向治鲁诗,知鲁诗如此。故《说文》鼐下云:“鲁诗说,鼐小鼎”,此今文人家言也。同一鼒,而汉之古文家谓小鼎,今文家谓大鼎,后代说经者,又各一大小互争。此事与前说义例正同,鼎有大小,鼒亦随有大小。当时经师各据见闻之大小,而著录,并不拘一。是器重约300余斤,合于今文家大鼎之说。《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以诗《自羊徂牛》,参以刘氏以小及大之一义,则鼒为牛鼎。度此器制,正以牛鼎之属。然可执正今文经说之有据,并非古文经说无根,此二义也。

     综上二义,此器鼒字,不特有裨小学,即其制度,亦有裨经学。度当时殉葬,亦不一器有铭,或已同出,为人秘藏,或尚埋沉地下,皆不可知。冀他日尚能发露,综合比验,能证实吾语,或改定吾说,尚有待矣。

注释:

     1 详《观堂集林》古诸侯称王说。

     2 见《诗地理考》引《世本》,及《史记·卫世家》索隐引《世本》宋注。

     3 详《双剑誃吉金图录》。

     4 见《史记·管蔡世家》索隐及正义。

     5 见《史记·卫世家》索隐引《世本》及宋注。

     6 见《史记·卫世家》索隐。旧说康为谥号,非是,见孙氏《尚书古今注疏·康康诰》,及方氏《缀遗斋彝器考释·康侯鼎下》,彼时尚无谥号,近世且有定论矣。

     7 见《史记·燕召公世家》索隐。

     8 见《史记·卫世家》索隐,以伯为方伯,亦非。其父先后封侯,安能子在少时,即更为方伯哉。

     9 见《史记·卫世家》。

     10 见《史记·卫世家》。

     11 初只号季,如管夷吾之仲,汉高帝之季。

     12 见《尚书·康誥》正义。

     13 元始四年改名,今《汉书·地理志》不载。说详《说文》段注。

     14 见《金文编》。

     15 见《两周金文辞大系》。

  

     五、卫先生提供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西北有一陵,村中人传为“文王九子陵”,也就是卫康叔的陵墓”。我个人认为,因为它不符合西周陵墓“不封不树”的说法,只能备此一说。

  

上述意见,仅供参考。让你见笑了!

康庆山。2015.06.06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