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井姓网 > 井氏宗祠 井氏宗祠

少陵原的井勿幕之墓

时间:2021-2-03 来源:家谱馆井姓展区
少陵原的井勿幕之墓  

  井勿幕陕西少陵原广州大元帅府井岳秀  

  

  

2011年8月7日下午,无意间,我拜谒了少陵原的井勿幕之墓,向导乃贺光武兄。起因是我们去造访贺光武夫妇的母校西北大学新校区,新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原长安县)。出了宽敞、整洁的校园,光武兄知道我平素喜欢探访名人故居和寺庙古迹之类,就开车带我来到了事先我并不知晓的井勿幕先生之墓。也由此,让我认识了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井勿幕先生。他是陕西省最早的留日学生,也是陕西省最早的中国同盟会会员。

井勿幕,原名井泉,字文渊,1888年2月12日出生,陕西省蒲城县人(今属铜川市广阳镇井家原)。井勿幕的父亲名叫井永汲,字绠斋,因一目失明,人称“井瞎子”。“井瞎子”继承祖上巨富,平素乐善好施。

1877年,西北各省大饥荒,井永汲倡议放赈。当年蒲城县令因不能包办放赈,侵吞民款,就质问井永汲:

“你有多少钱?敢在蒲城县放赈!”

井永汲回答:“我没有百万之富,就不敢干这活(事)!”

从此,人送井永汲外号为“井百万”。后他果然独自出资数十万两银子,在蒲城设粥场多处,放赈三年,帮助百姓度过荒年,而井家也由此衰落。井勿幕四岁时,父亲就过世了。比井勿幕大十岁的兄长井岳秀(字崧生),对这个小弟特别爱护,一手抚养成人。因为他们井家弟兄纵论天下大事时,年幼的井勿幕对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指斥有力,且有理有据,连兄长井岳秀也自叹不如。井勿幕平日沉默寡言,遇大事策划,却能滔滔不绝,生平特别爱唱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和刺秦英雄荆轲的《易水歌》。

1903年12月,15岁的少年井勿幕在哥哥井岳秀的接济下,远渡重洋,留学日本。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同年冬,井勿幕由陕西同乡康心孚介绍加入同盟会,为中山先生所器重:“呼为后起之英。”当井勿幕向孙中山要求回陕组织同盟会支部时,中山先生却说:

“你这个17岁的小孩,能办成这样大的事吗?”

井勿幕慷慨陈词道:“我虽年少,但我哥哥井岳秀在陕熟人颇多,可以通过我哥联络各界人士。”

当时孙中山正想打开西北革命局面,见他态度坚决,又有井岳秀相助,遂任命井勿幕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回陕西开辟工作。

1905年冬,井勿幕带着孙中山给井岳秀的亲笔信,取道朝鲜及辽宁、河北、山西等省,途中视察各地情况和清廷虚实,渡黄河回陕。

1906年夏,井勿幕再赴日本,与赵世钰等在东京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一面学习制造炸弹,还担任文字宣传,更为孙中山所赏识。

1907年2月,井勿幕回国,亲自去南方会见了黄兴和秋瑾,了解革命形势。后第三次赴日本,向同盟会东京总部负责人吴玉章做了汇报。

1908年2月,井勿幕在东京参与创办《夏声》杂志,撰文宣传革命。在《夏声》杂志第3号上,以“侠魔”为笔名,发表长篇政论文章,题为《二十世纪新思潮》。向民众介绍共产主义:

“所谓共产主意(义),要其宗旨所归,在全废私有财产,为人民全体共有财产。协力一致,从事生产,天下一家。”

文中还高度赞扬社会主义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是:“晚照斜阳,行将就没而黑云蔽空......冲天之大浪来者,即此社会主义新思潮也。”

据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陕西省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08年10月,井勿幕回国,参加领导了陕西的反清学生运动。

1910年春,井勿幕奉同盟会总部令,在陕西组织起义,参与促成陕西同盟会和哥老会的联合。7月9日,井勿慕召集同盟会和会党负责人张伯英、胡景翼、李仲三、邹子良、张云山等三十余人,号称“三十六弟兄”,在西安大雁塔“歃血结盟”,共图大举。同年秋,井勿幕和吴玉章、熊克武、但懋辛由上海南下香港,参与筹划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后,井勿幕于5月回到陕西,与哥老会党人张云山、万炳南等密谋,准备再次起义。井勿幕气愤地总结:

“吾党精英,损失殆尽。若不迅图急进,将来更不易举。长江方面,已有密报,于夏秋之间进行,吾等应由西北发难,收南北呼应之效。”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井勿幕任陕西军政府北路安抚招讨使。

1912年,井勿幕被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委任为稽查局副局长,以陕西事务缠身未能到任。同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井勿幕任国民党陕西省副支部长。

1913年,井勿幕参加孙中山的“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失败后第四次前往日本。

1915年,井勿幕赴云南参加护国战争,任熊克武部参谋长。

1918年11月,井勿幕赴三原就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同年12月23日在陕西省兴平县,被靖国军第一路军郭坚部下李栋材营长等人杀害,年仅30岁。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1918年10月,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军长叶荃率部援陕,到达第一路军郭坚驻防的陕西凤翔县。11月中旬,井勿幕一行前往凤翔县慰劳叶部,当井勿幕返回三原途经陕西省兴平县时,忽然接到假冒的郭坚来信,约井勿幕于21日赴兴平县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23日那天,井勿幕只带八名护兵,自己坐轿车到达南仁堡后,被郭坚的差弁李新生偷偷从背后连开两枪,当场打死了井勿幕。李栋材见井勿幕中弹倒地,立即割下井的首级,带到西安向陈树藩表忠心。史载:

“李栋材者,陈(树藩)之部下,叶军至陇州,李以力不敌诈降,而潜以密章上陈氏,必欲以民党要人之首,表明其心。”

这边,井勿幕的无头尸身,由随行护兵安彦明用棉被包裹,背回泾阳。井勿幕的部下——泾阳驻军团长田玉洁几次赴西安与陈树藩交涉,其时井岳秀已为陕北镇守使,颇具实力,方才索回井勿幕的头颅,与其尸身一起草葬在井勿幕老家蒲城县。闻讯,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含泪握笔,呈文上报广州大元帅府,称颂井勿幕的事迹:

“名家龙虎,关中凤鸾,奔走南北者10余年,经营蜀、秦者可百余战。慨虎口之久居,已乌头之早白。淮阴入汉,旋登上将之坛;士会渡河,胥慰吾人之望。武侯之指挥未定,君叔之志俱歼。于11月21日被刺于兴平之南仁堡,莫归先轸之元,空洒平陵之泪。”

广州大元帅府决定由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为井勿幕立传。

1918年11月21日,井勿幕被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特赠陆军中将衔,明令嘉奖抚恤,并由章炳麟撰《井勿幕墓志铭》。

“井勿幕,字文渊,陕西蒲城人也。家世大侠。少与兄崧生习手臂,十二岁以家中落,走重庆依戚属居。稍长游日本,入大成、经纬诸学。同盟会起,密署陕西支部长。陕西光复自勿幕始也。时民党多少学子,勿幕归,独结田野奇材为用,亦与诸儒先相要,多应者。清宣统三年九月,同志谋起西安,以应武汉。......勿幕死,于右任如失左右手,陕西事遂大坏,西南援军亦以命令退矣。”

1929年,由国民党员焦子静、李桐轩、范紫东、孙蔚如等34人为井勿幕树碑,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撰文,毛昌杰书《井先生纪念碑》,立在西安市革命公园内。

1945年11月19日,井勿幕被国民政府追赠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衔。陕西军民为怀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勋,曾将井勿幕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在街南端城墙上凿开一门,名“勿幕门”(今小南门)。

1945年12月23日,井勿幕遇害27周年纪念日,南京政府派监察院长于右任专程回陕主持,将井勿幕灵柩由蒲城县迎至西安革命公园内,举行公祭。同时在三原县举行“三原各界公祭井勿幕先生纪念大会”。会毕,移灵柩于西安南郊少陵原、清凉寺东南。当时购地二十多亩,拨款100万元建墓园,树立墓碑,植柏树,在墓园路口建立蒋介石文、于右任书的“追赠陆军上将井勿幕先生之墓”的石碑坊,甚为壮观。少陵原最初是汉宣帝刘询的杜陵所在地,所以叫“杜陵原”。后来汉宣帝的许皇后葬在了杜陵南面,因陵寝较小,便称作“少陵”。古时候,少和小二字同义,故“杜陵原”又称作“少陵原”。

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少陵原上的井勿幕之墓得以重新修整。黑色墓碑用隶书写着:“一八八八—一九一八:井勿幕先生之墓,一九八一年重立。”

2008年12月,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对荒芜的墓地再次修葺,又立了一块纪念碑,上面同样用隶书写着:“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纪念碑。”

我所看见的,就是近年再次修葺过的井勿幕先生之墓。而在墓地之后,就是西安著名的“清凉寺”。“清凉寺”乃尼姑住持,规模不小。西安市政府正在据此修建气派的“清凉山公园”, 规划面积76.8公顷,井勿幕先生之墓乃重要的景点之一。只是,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打扰井勿幕先生九泉之下的安宁?

  

                                                       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