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江姓网 > 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

陶港镇江荣村江氏祠堂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江姓展区

环视宗祠内殿,只见24根朱漆柱子巍然而立,质朴典雅的古戏台上,一幅八仙过海图惟妙惟肖,前方内堂供奉着先祖神像,墙头悬挂旧式花鼓,端庄肃穆中显露出乡情民风。

江兴武说,南宋年间,江氏家族的福四公从江西丰新东琴乡迁至湖北兴邑上清江(今阳新枫林),后人因富招来灾祸,避难于大江南北,福四公的长孙江荣公便率家来此地开基立业,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了清末抗俄抗日名将,福四公二十世孙江自康。

  据《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和《阳新县志》记载:江自康,少负气节,家贫力学。1859年投清军鲍超部,经办皖南军务赏六品军功。1861年驻洋塘,记名提督衔总兵,参与镇压太平军,1865年因镇压广东嘉应州太平军,赏加总兵衔,赏加“强勇巴图鲁”。1867年,江自康率兵在湖北安陆大败捻军,赏加提督衔和“萨凌巴图鲁”名号,上谕加一品顶戴。1870年4月2日,同治帝赐江自康建威将军并三代正一品封典。1895年4月,因平壤血战有功,朝廷封赏江自康白银2500两,次年7月,因创伤发作不幸离世。

在乡间,还流传着更多关于江自康的传说逸事,如“少年放牛”、“挥旗克敌”、“沉冤昭雪”等,让世人了解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神勇将军。据说,江自康年幼时喜爱兵法,勤学诗书,可因父亲早逝家中困顿,饱尝生活艰辛,只好为地主放牛度日。一天,东家操办喜事,不仅不打赏江自康一点好吃的,还要他外出种豆。江自康年少气盛,抑制不住恶作剧的念头,干脆将豆种全部种在一个坑里,然后兴冲冲地回去报告。东家见江自康早早便干完了农活,十分惊讶,忙问:“怎么这么快?”他却不慌不忙回答:“我有神人相助,可以撒豆成兵,所以一会儿功夫就种完了。”东家半信半疑,第二日前去地里查看,不由大发雷霆,把江自康轰出了家门。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太平天国军队打到了江自康的家乡。面对满目疮痍,遍地废墟,江自康在山间晃悠,倍感惆怅,不想正遇见湘军在此经过。他感慨道:“人生贵如此,何事郁郁居于此?”于是怀着满腔豪情,带领族弟自林、自松、自柏、自春、自夏投入了湘军麾下。初到军营,江自康只是一名负责打旗的什长,每逢重大战役,他总能冲往前方,及时将军旗插于阵前,鼓舞了士气,赢得了时间,受赏六品军功。

1861年,湘军大举进攻洋塘,由于太平军兵多将广,防守严密,几番进攻均告失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天,正当江自康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撤退的命令下达了,太平军见湘军撤退,于是出城乘胜追击。这时烽火四起,喊声震天,江自康猛然醒来,还以为进攻又开始了,赶忙高举大旗,直奔敌营,兵士们见了也纷纷跟着一起冲锋陷阵。湘军首将见太平军离开老巢,大为欣喜,于是指挥部下分兵夹击,终于反败为胜,一举夺得洋塘。很快,捷报传到了曾国藩耳中,他喜出望外,上报朝廷为江自康请功,赏戴蓝翎,并提拔为中哨哨长。从此,江自康得到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俄国侵占我国疆土,江自康率军前往滦州抗击侵略,战功卓著获得褒奖。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军进攻朝鲜,攻陷京都,江自康连忙率军驰援,在牙山口击退日舰十艘,同年在元武门外北山与敌鏖战五日五夜,以少胜多,受赏黄马褂。经过连连激战,弹药殆尽,士兵伤亡惨重,江自康不顾自身伤情,沿路堵截日军,不想却遭直隶都督叶志超的诬陷,以“擅自撤兵”之罪被摘下了顶戴。蒙此冤屈,他毫无惧色,召集将士宣誓道:“来日再战,誓死报国!”不久,新任提督宋庆新查明实情,为江自康鸣冤昭雪,盛赞曰:“江门将,江门子,贞忠孝义世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