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华姓网 > 华氏宗祠 华氏宗祠

潜山华氏宗祠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华姓展区
简要介绍:华氏宗祠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后冲乡,祠堂是中国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华家祠堂原有华氏子孙修建,气势宏伟,为宫殿式的古建筑。乾隆为表彰华氏子孙孝义,曾赐御匾《忠孝义和》。祠堂内古迹众多,外三进,里七进,东西有厢房,古楼、古塔、青石桥、参天古树,宗祠大门高大威武,门前石鼓似斗,宗祠门前路面宽4米有余,用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民宅祠堂,店铺栉比相联,曲直有致,弯凸自然,所有建筑修龙雕凤,美不胜收。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华氏宗祠由来  

华氏宗祠又名“华家祠堂”,在中国电子地图上明确标有“华家祠堂后冲”。可惜在文革期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华家宗祠毁于一旦,如今当地华氏子孙为缅怀先人、激励后人,正在积极重建和修复华氏宗祠。

华氏渊源浅说  

姓,是指一个氏族的号,如姬、姜、子等等;平民和奴隶无姓。氏,是指姓的分支。战国以后,以氏为姓,氏姓混同,汉代通称为姓。

华氏有两个来源, 一出自夏禹的姒姓(大禹,姓姒, 号文命, 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另一则出自殷汤的子姓(除了华姓,源于子姓的还有向、乐、鱼氏)。

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是4400多年前的颛顼帝高阳氏(颛顼,公元前2513――2435年。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所立。因为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所以华氏祖先的渊源可以上溯到黄帝轩辕氏。

姒姓之华氏,夏朝便已出现,距今约有4100多年了。《姓氏考略》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西岳,就是五岳之一的华山。

子姓之华氏,是春秋时代宋国的名门世族。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春秋之宋国,在今商丘(河南)到铜山(江苏)一带,是微子(商纣之后)受封以奉汤祀之地。殷汤是子姓,宋戴公之孙华督自然就是子姓了。

  

姓氏来源  

华姓分支较多, 并非只有一个来源。明确可考的分支有三支: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出自殷汤的子姓。还有一支则出自后唐的李姓。 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4400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

源自姒姓的华姓,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当时,距离现在约为4100多年。《姓氏考略》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不过,也有人怀疑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究竟是谁在前谁在后姑且不管,华姓与华山有一定的渊源,是无人否认的。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姓,则有具体的资料可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可见,这一支华姓是因地得姓,在春秋时代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家族中很多人是宋国的公卿。华姓源自宋国已经是不争之论。不过,哪一个人开始以华为姓却有不同的看法。《古今姓氏书辨证》认为:正考父的儿子华督是第一个以华为姓的人。该书记载:华姓“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 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微子(商纣之后代),以奉汤祀的。殷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汤的后代,华姓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当时的宋国,大致拥有现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华姓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应该也在这儿,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关于第三支华姓,乃五代唐庄宗之后,庄宗因宠幸伶人而身死国灭,幸有遗子讳景宏,字道原,河南均州人氏,周显德年间命镇华山,迁西安太守,封梁英侯,赐西安郡,子孙遂以华为氏。可见,这支华姓才是真正得姓自华山。

此外,清代爱新觉罗氏豫亲王,后人有改姓华者。

四、郡望堂号:

汉置武陵郡,现湖南省常德市。 据《广韵》记载:宋正考父食邑于华,后以为氏。望出武陵、平原、沛国。 西安郡,乃后周皇帝所赐。 今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