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侯姓网 > 侯氏宗祠 侯氏宗祠

上海祠宇——侯氏“三忠祠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侯姓展区
上海祠宇——侯氏“三忠祠”

  

     宗族里建立祠宇(堂),为的是追思先祖恩泽,对后代子孙开展孝道教育,同时增进族人情谊。紫隄村虽无大族巨祠,然略具规模子孙代代相守的祠宇,也是可以值得一记的。秦氏宗祠 在秦家桥南,合享(供奉祭祀)宋元以来的列祖列宗。(明)万历年间,后裔秦可成因被官府的徭役逼得倾家荡产,无奈之下率领全家避难。临行前到宗祠里哭拜辞行,然后把列祖列宗的神主牌悉数投入火中烧毁。(清)康熙时,居住在嘉定城的秦氏裔孙秦立说:“那祠堂外墙门三间仍是宋代的遗迹。”我(汪永安)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专程从嘉定城到紫隄村考察祠堂,但依然见不到那些旧祠堂的影踪。 沈氏宗祠 在方亭里南岸,与沈氏义塾相并。沈辉祖以祭祀大场五代先祖:沈良遇、沈龙跃、沈梅溪、沈伯威、沈子重。(明)嘉靖年间宗祠毁于倭寇,后几次搬迁神主牌一直没有定所。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裔孙沈廷桂等重修宗祠于方亭浦北岸,萧王庙东边。沈复云《宗祠落成歌》:“……厥后值倭氛,一火嗟倾覆……”。

     侯氏宗祠:按照侯孔龄《八忆诗·序》说:祖先的祠堂在参政宅的东厢房,供历世神主牌,大参(侯尧封)题楹联:

     一代文明承上谷,百年清白自弘农。  

     按:弘农即杨弘农,过继给侯家当养子,故侯家后代也承认自己同是杨姓的后代。 自从侯震旸迁居到嘉定城,宗祠也移到城中。然而这旧祠堂后来成为贾人货场(集市贸易),春露秋霜很令人有岁时易过的感觉。侯孔龄曾作《忆宗祠》诗,后遗失了 [时在崇祯丙子年(1636)秋]。

     上谷东族宗祠: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裔孙侯峒曾请求族长侯艮旸以(曾祖)侯尧封宅的旧居重新设立宗祠,历经雍正、乾隆后,祀典渐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东族裔孙将蟠龙桥旁的旧关帝庙屋捐出来改为宗祠,神主牌迁入享受供奉。 疁城上谷宗祠 自明代太常(侯震旸)迁居嘉定城后,将仍贻堂东边的寿宁堂供奉列祖神主。至(清)康熙六十年(1721),嘉定县令刘昆溍(报经朝廷批准)题:奉敕建侯氏三忠祠。即以家祠改作专祀(侯)太常讳震旸、(侯)通政讳峒曾、壬午副榜(侯)讳岐曾,列于春秋丁祭后,戊日致奠。 按:这是由清朝县令亲笔书写的碑文,寥寥数字却意味深长。其文表明:奉康熙皇帝的圣旨,建立“侯氏三宗祠”,就是以原来供列祖的宗祠改作专门祭祀太常公侯震旸、通政使侯峒曾、副榜进士侯岐曾祖孙三位。从此以后遵照规定每年春秋的三月初三、七月半先进行宗族祭祀。过了五天(即三月初八日,七月二十日)举行公祭,由官府与百姓共同祭拜。 一座家祠由皇帝下令改为公祭的“三忠祠”已属皇恩浩荡,更为不易的是侯氏一门“忠”的不是清朝,而恰恰是清朝的死对头明朝。特别是侯峒曾、侯岐曾两兄弟坚决抗清血战到底。如今康熙皇帝以怨报德,追封侯氏为忠烈之门,不愧为一代帝王,当然也有出于收买人心的政治目的。

     上谷西族新建宗祠:

     在鹤龙桥西南方。(清)乾隆五十年(1785)由裔孙侯昌炳奉献自家的明志堂改建为宗祠。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落成。

     侯家角上谷祠:

     由太学生侯廷爵、侯士鹗等联络各支近属斥资建立,祭祀自其先祖侯南皋(名细)及以下的祖先,又列全族子孙的谱系。

     顾家宅顾氏宗祠(清)嘉庆初年,裔孙顾玉相、顾文璨、顾宗海集合族人捐资建造,以祭祀先祖顾国缙 [号秋宇,曾任(明)桂林副使]。清代时被朝廷赐称号“忠节”,其他先人也列祠中,又列全族子孙的谱系。 顾国缙,祖籍浦东,字寅美,号秋宇。父侯可大早亡,全赖母亲刘恭人抚养成人。他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授职昆山县教谕(正八品官),后升迁为南京国子监丞(正七品官)。(明)天启末年,担任江都府御史(正四品官)的刘志选拍九千岁魏忠贤马屁,倡议在江都兴建魏忠贤生祠(为活人建祠),非但要接受民众香火,竟然还要立在孔庙的东边!真是到达无以复加的地步。顾国缙奋起抗争:“谁敢自称圣人,即是千古罪人!我誓死不让建生祠!”魏忠贤的生祠没有建成,刘志选勃然大怒,便向魏忠贤诬告顾国缙是东林党领袖顾宪成的侄子,顾氏差一点遭到灭门之祸。幸亏魏忠贤被继位的熹宗皇帝(朱由校)开刀问斩,才逃过一劫。顾国缙因祸得福升迁为南京刑部郎中(正五品官),最后再度升为桂林副使(正四品官)。在任期间有捕获盗贼团伙的功劳,后因病告老还乡。他听说明朝灭亡悲痛不已,绝食而亡。(清)乾隆四十年(1775)被乾隆皇帝赐称号“忠节”,配祀南京忠义堂。现在他的分祠在顾家宅,祠中有遗像,他的后代子孙或族人迁居此村。 按:这位“顾大人”确实是位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硬头颈。很有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堪为表率。家乡能有这样的先辈,后人心中颇为自豪的。“顾大人”是家乡的一面镜子,虽古犹新。 小涞叶氏宗祠 在长寿桥西岸。裔孙叶植三建造,以祭祀始祖叶方育及以下祖先。 陈家巷陈氏宗祠 由裔孙陈思成独力建造。祠堂在陈宅的偏西,并专门拨出田地作祭田(以收获庄稼作为宗祠日常开支),祭祀先祖陈二仪及以下先人,陈列后世子孙谱系。 庄家泾诸氏宗祠 由裔孙太学士诸廷钧发动近房族人捐献财物建立宗祠,并划出田地供养宗祠,祭祀其先祖诸玉泉及供近亲家属牌位。 康家巷陈氏宗祠 由裔孙太学生陈克昌于(清)道光三年(1823)独自建造。在宅北周家巷东偏,祭祀其明代始迁祖陈永辉及以下先人。宗祠与祖坟相邻,可兼作守坟人的房子。 老陈家宅陈氏宗祠 在其宅南。(清)顺治年间被大火焚毁,殃及所有神主牌、谱牒。相传明代的陈白粮长也是陈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