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古姓网 > 古氏宗祠 古氏宗祠

湘赣古氏宗祠简介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古姓展区


     常闻君子治官室必先祖庙,敦族谊则重家乘。稽查吾族受姓古亶父,系出周姬,从邠迁岐,望出新平,为思安定,号曰:新安,迨至春秋时齐有冶子,汉有古初,魏有古弼,皆忠孝宰辅重臣,君称国宝,故又有国宝堂之称。吾祖云应公由唐末居山西河东调任洪州通判(今江西南昌)居官清廉,历代簪缨,传至六世祖全望公由赣入粤开基创业。倍见兴隆,至十世祖凤仪公尤显荣耀,官封朝典大夫,妣杨氏,诰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革次堇三巩,同甲同科同登进士,同授知府,同封大夫。宋哲宗皇帝御封“一母三进士,旷世罕奇闻”。

  今湘赣边十三县市古氏后裔皆自明末清初由粤迁徙而来的革巩二公后嗣。迄今三百余载,派衍甚繁,星罗棋布,散居四面八方,水流千溪万渠本系同源,树发万枝亿叶乃共同根。今查平江献钟乃得禧公后,宜春西坑乃德禧支致神公后,浏东板岗乃致缙公后,醴陵西乡乃端毅公后,赣万黄茅乃再思支纹龙公后,浏阳古家坳、禧和岭、戴家塅、斑鸠市为纹龙支孟懿公后,浏南大瑶枫林为再思支仕龙公后,赣万三兴乃仕龙支铃公之后,此皆革公系之。平江大口塅为朝真公后,浏东观音塘乃朝真支恒万公后,醴东白兔潭乃朝用支日旺公后,萍乡安源美建乃日升公后,醴东杨坑为原谅公后,上高墨山、宜春新坊同为均兴支授柬公后,赣宜枫林、小洞、新田、梅州洪江、分宜松山、安福、皆为得泉公之后。平江长寿街为彦辉公后,浏阳深坑冲为椿秀公后,赣万高车、萍乡荷尧、青山下埠、醴陵浔江皆为深泉公后,浏阳西乡太平桥为永安公后,浏东永和为荣辅公后。此皆巩公之后裔也。堇公后裔现居广东河源市,从斯源流班班可考,支分派别,井井有条。

  先辈广积厚德阴功,后裔获福人财鼎盛,诚思为人子者当以忠孝为先,报本酬源,敬宗收族非谱瞱宗祠功难及矣。今值政通人和,升平盛世,各姓宗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我湘赣十三县市古姓尚无一栋像样祠堂,何谈敬祖礼宗!为此在癸已仲夏由族贤均桃、古武、明生发出倡议召集各支族彦,共聚浏城,同叙宗族亲情,共商建祠大业,万物趁时而发,顺运而兴,大会热烈祥和,圆满成功,催人奋进。会议选举了以彰海为会长,古武、明生、有根、建军、英杰、桃林、继成、冰生、德云九人为副会长的联谊宗亲理事会,并由英杰兼任秘书长,建华、水根为副秘书长,明生兼任财务总监,均远任会计,同心协力,领导大家着手开始建祠大业。经理事会各地考察再三斟酌后,最后决定再山青水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浏东观音塘伟、允二公原祠址上兴建凤仪公祠。同年仲秋由本族风水师英杰宗亲亲自开盘选课,并经多方风水大师慧眼合鉴,确定祖祠癸山丁向兼丑未三分,选定癸已岁农历七月二十日已时动土兴工,八月初八辰时竖门大吉,聘请良工巧匠,精雕细琢,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历时九个月,筹委会联系广东、四川等地宗亲,收集各种建议,克服重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得到了湘赣边十三县市分会鼎力相助,尤其得到大瑶、戴家塅、深坑冲、萍乡、观音塘分会的大力支持,宗祠才如期竣工。吉选甲午岁五月十五日寅时敬迎祖宗香火升座正位,长发其祥。

  宗祠是祭祖敬宗垂教训导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展示家族文化的平台,让我们合族团结,万众一心,力求乡邻和睦,社会和谐,力争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并举,家族振兴与民族复兴同行,携手为实现小康社会共同构建和谐中国梦,幸福古氏梦而开拓进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