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毕姓网 > 毕氏宗祠 毕氏宗祠

英山毕昇纪念馆

时间:2021-1-31 来源:家谱馆毕姓展区

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南麓,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地灵人杰,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伟大发明家毕昇故里。英山县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毕昇纪念馆成立于1998年,两馆所合署办公,共有干部职工15人。全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39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馆藏文物5千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5件(套)。馆藏文物主要特色有:宋、明、清时期瓷器,特别是宋代瓷器占据馆藏文物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英山县不仅是吴楚文化、南北文化、佛道文化的交汇处,而且还是一块红色的革命根据地。馆藏的革命文物有300多件。全县革命旧址、名人故居10多处。

毕昇纪念馆建于1997年,仿宋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位于毕昇森林公园内。毕昇纪念馆的建筑格局,依山势而行,绿化与建筑同步。馆内布局,主体建筑居中,由办公室、接待室、展览室组成;辅助设施由亭、池、花坛、风景树、路面硬化、周围绿化,它是毕昇森林公园的园中之园。展厅分别展示文字的起源,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毕昇墓的发现、专家考证、确认和泥活字的制作过程等展览内容。毕昇纪念馆自2009年元月开始实施免费开放,每年接待观众6万多人次,与全县13所中小学、8个单位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每年开展流动展览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活动,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政策、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毕昇(约970-1051),湖北英山人,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刻版印刷术”。


毕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


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昇才发明了活字版。


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昇的活版印刷术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