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纪念祠
范公祠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范筑先纪念馆位于市区光岳楼北临,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范公祠是1941念4月聊城军民纪念为抗战捐躯的范筑先及抗战将士而建。范公祠原有正门、大殿、二殿、东西厢房、纪念塔等建筑,现仅存大门及纪念塔。纪念塔高15米 ,为四重檐六棱形砖塔,塔身四周有蒋介石、林森等名人题词和石匾多方。
塔后是范公祠正殿,殿内正中安放范筑先将军戎装塑像,两侧墙壁上绘有抗战壁画多幅。正殿前有石碑两通,一为范筑先将军传略碑,一为创修范公祠纪念塔记事碑。正殿前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室内墙壁上嵌有刻载抗战烈士名录的石碑多方。正殿后有“武圣祠”三间,内供关羽、岳飞、范筑先将军半身塑像。而今,范公祠殿堂已不见踪影,唯纪念塔仍完好无损。
纪念人物
范筑先,河北省馆陶县人。
抗日战争初期,民族英雄范筑先是国民党山东省第6区专员兼保安司令。
1937年10月,日军大举进攻山东。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带兵南撤,各地官员也纷纷南逃。地方社会陷入了无政府的混乱局面。范筑先不满国民党当局对日军侵略实行的不低抗政策,对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表示赞同。积极支持共产党提出的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团结合作,共同抗战的策略。坚定地和共产党人一起在鲁西北地区举起了联合抗战的大旗。
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是个顽固的反共分子。对范筑先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的做法十分不满,多次制造摩擦挑拨范筑先和共产党的关系,结果都受到了范筑先的驳斥。挑拨不成就破坏,沈鸿烈让省政府民政厅长、反共分子李树椿任鲁西区行辕主任,直接领导破坏共同抗战的活动。李树椿勾结范筑先司令部的参谋长、反共分子王金祥、副官赵鸿逵等顽固分子。收买纠集旧军官、会道门和土匪头子对合作抗日工作进行捣乱破坏活动。他们伏击杀害了游击支队副司令、共产党员王青云,政治部主任汪毅。策划会道门举行武装暴乱。李树椿以平息暴乱为明,诱使范筑先前往暴乱地区,企图借武装暴徒之手杀害范筑先。范因军务繁忙无法前往,委托韩专员前去宣抚。被暴徒错认为是范筑先而把他击成重伤。范筑先幸免于难。
这一切破坏活动暴露了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为代表的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的本质。
1938年11月14日晨,日军进攻聊城。范筑先安排好撤离工作后,正率部出城。李树椿乘汽车赶来,与范筑先大谈整编部队事宜。一直谈到下午。李树椿乘汽车离开后,日军火力就封锁了出城的道路。范筑先无法出城,就带领部下与日军血战。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攻破城门。范筑先和部下700余人壮烈牺牲。
1941年,人民群众为纪念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范筑先,在梁水镇修建了一座范筑先将军纪念祠堂“范公祠”。原有大殿、二殿、廊房、纪念塔等建筑。
纪念塔高15米,围径12.6米,为四重檐六棱形砖塔,塔身四周嵌有蒋介石、林森等名人题词石匾多方。塔后是范公祠正殿,殿内正中安放范筑先将军戎装塑像,两侧墙壁上绘有抗战内容的壁画多幅。正殿前有石碑两通,一为范筑先将军传略碑,一为创修范公祠纪念塔记事碑。正殿前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室内墙壁上嵌有刻载抗战烈士名录的石碑多方。正殿后有“武圣祠”三间,内供关羽、岳飞及范筑先将军半身塑像。1949年后,范公祠殿堂被毁,纪念塔至今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