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禹姓网 > 禹氏宗祠 禹氏宗祠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禹王庙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禹姓展区
禹王庙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禹王庙)

  

宁阳禹王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南岸,坐北朝南。

禹王庙原为河神庙,后为纪念大禹治水改建为禹王庙。[1]  

中文名称

禹王庙

地理位置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占地面积

16132平方米

著名景点

齐鲁第一柏、虬枝歧柏

  禹王庙

宁阳禹王庙位于伏山镇堽城坝村北,大汶河的南岸,座北朝南,占地16132平方米,沿中轴依次为大道、广场、庙门、神道、正殿、假山等建筑,东西两侧为掖门、东西两廊,石碑及古柏树十一株。 创建年代不祥,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秩祀》记载:“原名汶河神庙,在堽城坝,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员外郎张盛建坝,因立庙。”

正殿虹渚殿为穿堂式建筑,殿祀禹王,门额篆“风调雨顺”四字。

  

  

  

庙内立有龟趺螭首石碑两通,一通为明成

  

化十一年(1475年)“造堽城石堰记”碑,由明代科举考试中唯一连中三元官至兵、户、吏三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尚辂撰文,由明代四大家之首的文征明及名家祝允明的书法老师李应祯篆额书丹,另一通碑为明成化十三年 (1477年)“同立堽城堰记”碑,由户郭尚书万安撰文,布政使司樊辅书丹。

大殿西侧,原有石碑数通,今仅存城堰碑两通,东西相向而立。

  

通高约5.6米,宽近1.5米,厚0.5米。记载着明成化十年(1474年)城坝重建的原由、选址、用料及施工工艺等,指出该坝为古代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碑文记载:元宪宗七年(1257年),始筑城坝遏大汶河水南流,由河注入济宁,以利漕运。因坝为土筑,汛期常被冲毁,且淤积泥沙,河床升高,河道塞流。1267年,建石砌大闸,用铁砂磨吻合,以利控制水势,构筑坚固。明朝定都南京后,漕运停止,河道逐渐淤塞,堰坝毁坏。明成祖初年,迁都北京,恢复航运。于是改选河床为坚硬石质的今址,重新建坝。坝体用碎石和石灰灌注,次年竣工。这项工程在历史上为繁荣南北水路交通、灌溉鲁西南广袤的农田,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碑文阴刻,因长年风吹雨淋,很多字已模糊不清了。

  

  

 庙内今存古柏11株,其中有一株被称为大禹化身的直径达1.52米的古桧柏,号称“齐鲁第一柏”,还有一夭娇作龙形被誉为“虬枝歧柏”是宁阳八景之一,文人诗客多赋诗赞美。

  

该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